【第1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第2句】:【抱著葫蘆不開瓢】(慣)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中間細,表面光滑,像上下兩個球連在一起,可將其剖開做成瓢等。比喻就是不肯開口講話。
【第3句】:【軟刀子割頭不覺死】(諺)指使陰謀、設圈套去暗害人,會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死去。 也作軟刀殺人不見血。 軟刀子割頭不覺疼。
【第4句】:【殺人見血,鏟草除根】
【第5句】:【拿得起,放得下】
【第6句】:【當炮灰】(慣)炮灰:比喻為參加非正義戰爭而送死的士兵。指為參加非正義戰爭而去當兵送死。
【第7句】:【風不搖,樹不動】
【第8句】:【腦門上長瘤子——額外負擔】(歇)額外:本指額頭外面,轉指超出規定的數量或范圍。指規定數額以外的負擔。
【第9句】:【冤有頭,債有主】
【第10句】:【壓不住定盤星】(慣)定盤星:秤桿上的第一顆星,為秤錘和秤盤成平衡狀態時的懸點。比喻鎮不住人。
【第11句】:【雨天背蓑衣——越背越重】(歇)蓑衣:一種披在身上的雨具,用草或棕制成,易浸水。本指蓑衣遭雨淋后會越來越重,轉以形容負擔越來越重。
【第12句】:【草字出了格,神仙認不得】(諺)胡亂潦草的字就算仙人也不認得。 指草書是書法的一體,也有規格,不能任意潦草。
【第13句】:【小孩嘴里掏實話】見“孩子嘴里討實話”。
【第14句】:【爛泥搖樁,越搖越深】
【第15句】:【蜜月不空房】(諺)蜜月:結婚一個月當中。民間習俗,在蜜月里,夫妻須每夜都團聚,不許讓洞房空著。指蜜月中的新婚夫婦不能分離。
【第16句】:【掛在壁上的團魚——四腳無靠】(歇)團魚:鱉。比喻人陷入困境,難以擺脫。
【第17句】:【財大通神,勢大壓人】
【第18句】:【里外不是人】(慣)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第19句】:【不管兔子怎么叫,該種豆子還得種豆子】
【第20句】:【三畝棉花三畝稻——晴也好,落也好】
【第21句】:【快馬難追鮮魚價,宰相管不了水產行】
【第22句】:【錢財入手非容易,失處方知得處難】
【第23句】:【磚錢不買瓦】(慣)買磚的錢不用來買瓦。形容人做事不靈活,不知變通。
【第24句】:【斗虎爭狼,苦殺小獐】
【第25句】:【~碗豆腐,豆腐一碗】
【第26句】:【交情是交情,買賣是買賣】
【第27句】:【一鎬頭刨出個金窖】(慣)比喻一下子獲得大量錢財。
【第28句】:【寧惱遠親,不惱近鄰】(諺)寧可惹惱遠方的親戚,也不惹惱緊挨的鄰居。指在人際關系中,經常打交道的左鄰右舍,比遠居的親戚重要得多。
【第29句】:【乖氣致戾,和氣致祥】
【第30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諺)指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謀慮,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第31句】:【長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第32句】:【只揀有頭發的抓】(慣)比喻專門挑能夠撈到好處的事做。
【第33句】:【賢臣擇主而佐,良禽相木而棲】
【第34句】:【一步高,一步低】見“高一腳,低一腳”。
【第35句】:【酒能成事,酒能敗事】
【第36句】:【春光一刻值干金】 釋義:形容春天時光極寶貴。 例句:時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別耽誤時間了,你是領頭的,你提個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第37句】:【山溝里的毛驢,走不慣平川地】
【第38句】:【打攔頭雷】(慣)比喻竭力阻止。
【第39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40句】:【常抱的娃娃不會走】(諺)比喻對年輕人不敢大膽任用,只會妨害他們的成長。
【第41句】:【千招會,不如一招熟】
【第42句】:【進在手里,吃在肚里】(慣)指生活比較拮據,收入多少,花掉多少,沒有節余。
【第43句】:【外頭吹牛,里頭漏油】(慣)比喻內部問題已很嚴重,卻還在外面吹牛皮說大話。
【第44句】:【臉紅脖子粗】(慣)形容人激動或發怒的樣子。 也作“臉紅脖子脹”。
【第45句】:【上眼皮只看見下眼皮】(慣)形容目光短淺,胸無大志。
【第46句】:【伏天吃西瓜,藥物不用抓】(諺)伏天: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熱的時節。熱天吃西瓜,可以解暑去病。 指西瓜不僅能消暑解渴,而且有益于健康。
【第47句】:【鉆錢眼】(慣)錢眼:舊時銅錢當中的方形小孔。比喻人過于貪財,千方百計在錢上打主意。
【第48句】:【二齒鉤撓癢癢——是把硬手】(歇)二齒鉤:一種頭端有兩個齒的鉤子。比喻人是強手、能手。常含贊揚意味。
【第49句】:【擔水向河里賣】(慣)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
【第50句】:【老虎嘴里拔牙】 釋義:比喻環境危險。 例句:“你這一去,是到老虎嘴里拔牙,可得多加小心,千萬別有個閃失?!?/p>
【第51句】:【病無良藥,自解自樂】
【第52句】:【樹老焦梢,人老貓腰】
【第53句】:【一輩子不剃頭,也不過是個連毛僧】(慣)指不過如此,沒什么大不了。
【第54句】:【砸明火】(慣)明火:點著火把。 指公然搶劫。
【第55句】:【逢橋須下馬,過渡莫爭先】
【第56句】:【好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見“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第57句】:【踩一頭兒撬一頭兒】(慣)撬:這里同“翹”,向上仰起。踩下這一頭,那一頭又翹起來了。比喻壓制住這個人,那個人又鬧起事來。
【第58句】:【睡下去一個人,站起來一條身】(慣)指沒家沒口,只有單身一人。
【第59句】:【平地起風波】(慣)比喻無端生出是非。
【第60句】:【魯班門前掄斧——不知天高地厚】(歇)指缺乏自知之明,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本事。常含譏諷意味。
【第61句】:【出門碰到劈面雨,行船遇到頂頭風】
【第62句】:【這個一榔頭,那個一錘子】
【第63句】:【僧不僧,俗不俗】(慣)俗:俗人,一般人。既不像和尚,也不像俗人。形容不倫不類,不像個樣子。
【第64句】:【糖大蒜——又甜又辣】(歇)形容人嘴上甜美,手段毒辣。
【第65句】:【沒有嚴師,難出高徒】
【第66句】:【輕敵者必敗】(諺)指輕視對手,必定會招致失敗。
【第67句】:【寧跟明白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說句話】
【第68句】:【逃出了黑店,又搭上了賊船】(慣)黑店:壞人開的殺人劫貨的客店。比喻逃脫了一個災難,又遇上了另一個災難。
【第69句】:【去個蒼蠅,來個臭蟲】
【第70句】:【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
【第71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第72句】:【雁飛不到處,人被名利牽】
【第73句】:【土地老爺住深山——自在沒香火】(歇)比喻人受冷落,無人理睬。
【第74句】:【耗子鉆到煙囪里——兩眼墨黑】(歇)本指老鼠兩眼被煙塵熏得墨黑,轉喻人看不清事物,不了解情況。
【第75句】:【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慣)比喻說話做事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使自己難堪。
【第76句】:【美食不中飽人餐】(諺)中:適合。指人在飽食之后,對再美好可口的食物也沒食欲。比喻道理雖好,當人不需要時,也就不會接受。
【第77句】:【祧三杏四梨五年,棗子當年就賣錢】
【第78句】:【說時遲,那時快】(慣)形容非常迅速、快捷,說話的功夫事情已經發生了。 也作“說時遲,那時疾”。
【第79句】:【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慣)指人們三人、五人自由結成團伙。 也作三一群,五一伙。 三個一群,五個一堆。 三個一組,五個一伙。
【第80句】:【張跟斗,豎直立】(慣)豎直立:做倒立。翻跟頭,做倒立。比喻瞎折騰。
【第81句】:【干姜有棗——越老越好】(歇)干、有:沒有實際意義,為增加音節的助詞。本指姜越老越辣,棗越老越甜;轉指人越老越有經驗,辦事越老到。
【第82句】:【施恩不望報,望報不施恩】
【第83句】:【離了紅蘿卜,照樣辦酒席】(諺)辦筵席,紅蘿卜是可有可無的一味菜蔬。比喻離開某些無關緊要的人物,事情照樣辦得好。
【第84句】:【鄉有鄉規,民有民俗】
【第85句】:【惡狗怕揍,惡人怕斗】
【第86句】:【半天云頭掛口袋——裝風】(歇)風:諧“瘋”。指裝瘋賣傻。 也作“半天云里吊口袋——裝瘋”。
【第87句】:【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
【第88句】:【信譽值千金】見“干金易求,信譽難得”。
【第89句】:【稍瓜打驢——去了半截】(歇)稍瓜:一種菜瓜,長而脆。本指用長而脆的菜瓜去打驢而斷成半截,轉指人走了一半,或情緒、財物等衰減了一半。
【第90句】:【廳上一呼,階下百諾】
【第91句】:【話不傳六耳】(諺)六耳:一人兩耳,六耳是三個人。指機密的話只可你知我知,不可傳到第三者的耳里。
【第92句】:【口服千句,不如心應一聲】
【第93句】:【針無兩頭利】(諺)針不能兩頭都是有鋒芒的。比喻同時把兩件事都做好,是不可能的。 也作“針沒兩頭快”。
【第94句】:【誰為為之,孰令聽之】(諺)誰為:為誰,替誰。孰令:令孰,讓誰。我將替誰做事呢?讓誰來聽信我呢?指人沒了知己,做事就失去了意義。
【第95句】:【急出來的主意,逼出來的禍】
【第96句】:【受人滴水之恩,應以涌泉相報】見“得人點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第97句】:【依樣畫葫蘆】(慣)照著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比喻單純模仿,不加改變。 也作依本畫葫蘆。 依葫蘆畫瓢。 照葫蘆畫瓢。
【第98句】:【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佐】
【第99句】:【出氣多,進氣少】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發朋友圈點贊率超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