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吃柿子揀軟的捏】(慣)比喻專找軟弱的欺負。 也作“吃柿子揀軟的”。
【第2句】:枯坐損身,運動長勁。
【第3句】:【什么蟲啃什么木頭】(諺)不同的木頭,只有不同的蟲子才能啃得動。比喻哪一行的人就吃哪一行的飯。也比喻什么樣的人就專有什么樣的人制伏他。 也作什么蟲兒鑿什么木頭。 什么蟲愛拱什么木頭。
【第4句】:弟弟學電腦回來,驕傲地說會打字了。爸爸叫他表演一下,見他的指法并不熟練,就語重心長地說:“舟小不能闖大海,船大才能漂遠洋,正所謂寧做螞蟻腿,勿學麻雀嘴。你不要太驕傲了!”(廣東·龍門)
【第5句】:帶刺的鮮花——好看又扎手
【第6句】:大木匠鋸板——推來推去
【第7句】:雙手舉過頭——超額
【第8句】:丟了西瓜撿芝麻——因小失大
【第9句】:【出水才見兩腿泥】釋義:比喻事情到最后才能看出結(jié)果。例句:“我不服他這個,走著瞧,出水才看兩腿泥哩!”
【第10句】:【小雞不撒尿——必有個道道兒】(歇)不撒尿:雞的尿是和屎一塊兒排出的。道道兒:本指通道,轉(zhuǎn)指道理。指發(fā)生某種情況一定有個原因。
【第11句】:【糞桶改水桶——臭氣還在】(歇)責罵或譏諷人身上的壞毛病、壞習氣還沒有改掉。
【第12句】:【大廟不收,小廟不留】(慣)形容孤苦無依,無人收留。 也作“大廟不收,小廟不要”。
【第13句】:我在四處尋找我的鋼筆。媽媽問我:“什么丟了,打破了腦袋地找?”(湖南·保靖)
【第14句】:烏龜跟著兔子跑——望塵莫及
【第15句】:媽媽見姨媽提來了滿滿一籃子青菜,覺得太多,不好意思收下。姨媽卻說:“三斗田螺四斗殼,剝光了皮也不算多。”(江西·峽江)
【第16句】:【陰陽不可信,信了一肚悶】(諺)陰陽:算命、占卜、星相等迷信活動。指占卜、算命等迷信不可相信,信了令人氣悶不舒、心緒難寧。
【第17句】:爸爸見小紅的本子上有錯題,總是責備來責備去。一次,小紅實在忍不住了,就氣呼呼地說:“你就是見到紅棗當火(炭)吹。”(安徽·廬江)
【第18句】:我家本來已經(jīng)開了文具店,爸爸又要開鐵貨店。奶奶嘮叨說:“你啊,牛角越長越彎,生意越做越貪。”(山東·單縣)
【第19句】:【但得方便地,何處不為人】(諺)只要有對人行方便的條件和環(huán)境,就要努力做出有益于人們的事情。 指人要有熱心公益、助人為樂的精神。
【第20句】:【戲臺上出大恭——唱不成】(歇)出大恭:排泄大便。本指唱不成戲,轉(zhuǎn)指辦不成事情。
【第21句】:黃山哥沒征得父母的同意,就獨自進城打工去了,奶奶去寬慰發(fā)愁的黃山娘:“山高擋不住南飛雁,墻高擋不住北面風。你就讓他闖闖吧!”(陜西·永壽)
【第22句】:妹妹的嘴巴不饒人,總愛滔滔不絕地為自己辯護,有時把媽媽氣得哭笑不得:“你這妮子,翻著是鑼,扣上是鼓,什么都是你的對了?”(廣東·化州)
【第23句】:半天云里扭秧歌——空歡喜
【第24句】:【吃香的,喝辣的】(慣)指吃得好、喝得好,享受富足的生活。 也作“吃香喝辣”。
【第25句】:地里的竹筍——有鉆勁
【第26句】:十指頭生瘡——毒手
【第27句】:曹營的關(guān)老爺——人在曹營心在漢
【第28句】:葵花的盤子一老轉(zhuǎn)向
【第29句】:【叫化子賣米——沒幾升】(歇)升:諧“聲”。指沒說幾句話。
【第30句】:【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諺)如果想戒酒卻又下不了決心,最好的辦法是用清醒的眼光,去看看醉酒者醉后的丑態(tài)。指酒醉后的丑態(tài)令人作嘔。
【第31句】:出洞老鼠見了貓——縮回去
【第32句】:爸爸很忙,但他答應(yīng)星期天帶我去爬山,我真有點不敢相信。爸爸認真地說:“鹽值錢,醬值錢,說句空話不值錢。說到就要做到!”(河南·社旗)
【第33句】:【唱戲的腿,說書的嘴】(諺)指舞臺演員憑的是腿功,說書藝人憑的是嘴功。泛指各個行業(yè)的把式,都以本行業(yè)的特技見長。
【第34句】:【 廢鐵煉成鋼】把無用的人變?yōu)橛杏玫娜恕!督夥艆^(qū)短篇 小說選》:“咱們怎樣也不能忘記共產(chǎn)黨,她把廢鐵煉成鋼 了。”
【第35句】:吃過午飯,爸爸便急著去學校開會,誰知剛騎車出去又回來了,原來是自行車沒氣了。爸爸給自行車打足了氣后蹬著車便走,哪料到一不留神摔了一跤,把衣服又給弄臟了。媽媽說:“這真是不是驢不拉,就是磨不轉(zhuǎn)。”(河南·武陟)
【第36句】:扒著軟梯上飛機——高攀
【第37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釋義:年輕時不努力上進,到了年老時悲傷后悔也來不及了。例句:“你要趁著年青多學,多學點知識,爭取在事業(yè)上有點成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時寸候不努力,將來后悔就晚了。”
【第38句】:【三只手】“三只手”是小偷的代稱。這一稱呼怎樣來的呢? “三只手”是個外來詞。古羅馬有位劇作家叫普圖斯,據(jù)說它寫過一百多部喜劇,如《一壇金子》、《孿生兄弟》等。這些作品曾在羅馬舞臺上風行一時,風格幽默,情節(jié)生動。“三只手”便和《一壇金子》有關(guān)。劇中的老爸吝嗇鬼尤克里奧丟了一壇金子,他懷疑是家里的奴才拿了,便要奴才伸出手來給他看有沒有拿黃金。看了一只,沒有,又看一只,還是沒有,最后要奴才給他看“第三只手”。從此“三只手”便成了小偷的代稱。
【第39句】:大簍灑香油,滿地拾芝麻——得不償失
【第40句】:【家貧不是貧,路貧貧煞人】(諺)在家過的貧困日子還容易對付,出門在外的貧困,才真正叫人為難。 也作家貧猶自可,路貧愁煞人。 家貧不是貧,路貧愁煞人。
【第41句】:【擺架子】“擺架子”形容有的人特別是領(lǐng)導愛裝腔作勢,高人一等,擺威風,目中無人。 “擺架子”一詞源于我國古代民間的一項游戲,后傳到日本成為該國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相撲”。相撲比賽是在兩位體重各達幾百斤大胖子之間進行,比賽開始時,兩個大胖子不穿衣服,用布條遮住羞部,叉開雙腳,碩大的兩臂擺來擺去,彎著腰昂著頭,彼此虎視眈眈。因為相撲運動員擺架勢嚇人,我國古書中就借它來比喻裝腔作勢、擺架勢顯威風的人,一直流傳至今。
【第42句】:【鍋里無米白添柴】(諺)比喻缺乏關(guān)鍵的條件,一切都是徒勞。
【第43句】:【樹大招風】(諺)樹木高大了,就容易招來大風。常比喻名聲大或權(quán)勢重了,就容易招來非難、嫉妒與仇恨。 也作樹大招風,官大招禍。 樹大招風,錢多惹事。 樹大招風,名高招忌。
【第44句】:不要虛胖,但求實壯。
【第45句】:【鴨子死了嘴還硬】嘴硬,兼指嘴上不認輸。成語:強詞奪 理。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鴨子死了嘴也硬。妹妹,不 管什么事,你若不占上風,你是不肯甘休的。”
【第46句】:應(yīng)聲蟲——隨聲附和
【第47句】:【下毒手】(慣)指使出殺人或傷害人的狠毒手段。
【第48句】:【 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過分yipinjuzi.com,反而害了自己。成語:弄巧 成拙。王蒙《失態(tài)的季節(jié)》:“我們當時就議論,錢文前途是 遠大的,只是方向的問題,方向?qū)α耍斎挥斆饔昧耍?向不對,那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第49句】:【破麻袋繡花——底子差】見“麻布袋上繡花——底子太差”。
【第50句】:老牛筋——難啃
【第51句】:真戲假做,假戲真做。
【第52句】:【山高皇帝遠】(諺)指在遠隔千山萬水的偏遠地方,中央的權(quán)力難以達到,任憑地方勢力各自為政,難以制約。也指邪惡橫行,百姓無處鳴冤。 也作“天高皇帝遠”。
【第53句】:【斑鳩嫌樹斑鳩起】釋義:斑鳩討厭樹,只能斑鳩飛起,而樹不動。比喻客人與主人之間有了矛盾,只能是客人離開。例句:誰不愿遵守軍紀,請不要留在我的大旗下邊,斑鳩嫌樹斑鳩起,任諸位遠走高飛,我決不相留。
【第54句】:鴨腳上掛銅鈴——響當當;當當響
【第55句】:【出門一把鎖,進門一把火】見“進門一把火,出門一把鎖”。
【第56句】:【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釋義:遇到怪異之事,不理會它,它自己就會消失。例句:“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不用砍他,隨他去就是了。
【第57句】:【從來好事多風險,自古瓜兒苦后甜】釋義:美好的事總要經(jīng)歷許多風險。例句:有句俗話說,“從來好事多風險,自古瓜兒苦后甜”,辛鎮(zhèn)也不是避風谷,田家鳳投入了另一個斗爭的旋渦。
【第58句】:【銀樣蠟槍頭】釋義:比喻中看不中用。例句:便都笑那些老爺們、大哥們平日作威作福,橫行霸道,如今也不過虎頭蛇尾,銀樣蠟槍頭,奈他們不何。
【第59句】:【一窩狐貍不嫌騷】(諺)騷:同“臊”,臊臭氣味。同窩的狐貍,誰也不嫌誰臊臭。比喻壞人與壞人臭味相投,互不嫌棄。
【第60句】:小寡婦生孩子一有老底兒
【第61句】:【斷線鷂子——再也不來】(歇)鷂子:紙鷂,即風箏。比喻人一走再也不回來。
【第62句】:【寧惱遠親,不惱近鄰】(諺)寧可惹惱遠方的親戚,也不惹惱緊挨的鄰居。指在人際關(guān)系中,經(jīng)常打交道的左鄰右舍,比遠居的親戚重要得多。
【第63句】:【屙到人頭上拿尿洗】(慣)比喻欺人太甚。
【第64句】:老母豬吃芍藥———肚花(花:點子)
【第65句】:最快的馬也追不上春風,最能干的英雄也離不開群眾。
【第66句】:【亂點鴛鴦譜】(慣)《醒世恒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中描寫,喬太守不了解情況,憑自己的主觀錯判了三對姻緣,歪打正著,成全了三對美滿夫妻。比喻胡亂為人搭配婚姻。也指不根據(jù)情況瞎安排事情。 也作“亂點鴛鴦”。
【第67句】:【十個指頭咬著都疼】(諺)比喻骨肉情深,無論傷著哪一個,都一樣心疼。 也作十個指頭咬咬哪個都疼。 十個指頭扎了哪一個都是一樣疼。
【第68句】:【酒后吐真言】人喝醉了酒,往往忘卻顧慮,說出真話。或 說:酒后見真情。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孔生旺看他說 話有些醉意,馬上想起古人說的‘酒后吐真言’的話來,因又 問道:今兒到底為什么事這么不舒服?”
【第69句】:【吃了狐貍心】釋義:形容人十分狡猾。例句:馬英笑了笑說:“他說我吃了豹子膽,我看他倒是吃了狐貍心了,把鬼子捉弄得昏三倒四。”
【第70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諺)春宵:春天的夜晚,比喻男歡女愛的夜晚。 指男女歡會的夜晚或新婚之夜十分寶貴,不可虛度。
【第71句】:【平地一聲雷】(慣)比喻突然發(fā)生一件震動人心的大事。 也作平地一聲驚雷。 平地起雷。
【第72句】:為老不正.帶壞兒孫。
【第73句】:【麥子上場,小孩兒沒娘】(諺)割倒的麥子堆到場里,急攤急碾,婦女們都忙著麥場上的事,小孩兒也就沒娘照料。指麥子上場,是收麥過程中最緊張、最忙迫的時候。
【第74句】:【老人家】“老人家”一詞,是對老年人和長輩的尊稱。但它并非是漢語的土產(chǎn),而是外來語的意譯。據(jù)《宗教詞典》載,“老人家”一詞,是解放前中國伊斯蘭門宦對教徒的一種尊稱,是阿拉伯文“穆爾西德”一詞的意譯。它源于“道路”(指修煉過程),意為“引路的人”,指伊斯蘭教蘇非派某些教團的宗教導師,負責接受和指導新參加教團的信教人。十三世紀后期,伊斯蘭教隨著部分中亞西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遷居傳人中國,并發(fā)生語言的融合。從此“穆爾西德”被譯為“老人家”,出現(xiàn)在元代及以后的漢語和文學作品中。此譯一出,便同中華民族的愛老敬老傳統(tǒng)美德相契合,便在國人中很快流行起來。
【第75句】:墻上畫的美人兒——你愛她不愛
【第76句】:【癡心女子負心漢】(諺)癡心:愛戀忠誠不變。負心漢:見新忘舊的男子。指在男女婚戀問題上,往往女子堅貞不移,男子違盟背約。 也作癡心女子,反面男兒。 癡心女子薄情郎。 癡心女兒負義郎。
【第77句】:【萬年歷】在歷法中,大家都知道有一個“萬年歷”可推算出前、后若干年的具體日期。由于前后跨度時間長,人們稱之為“萬年歷”。其實,這是對“萬年歷”一詞來源的誤解。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jié)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jié)令定準的打算,但苦于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蔭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fā)了他,他設(shè)計了一個測日影計時間的日晷,測定一天的時間。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fā)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fā)現(xiàn)每隔360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云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國君,對祖乙講了日月運行的道理。于是,祖乙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希望能創(chuàng)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天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知道萬年創(chuàng)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xiàn)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jié)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jié)吧。”據(jù)說這就是春節(jié)的來歷。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jīng)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頭銀發(fā)。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jù)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原來,《萬年歷》是以創(chuàng)立者的名字命名的。
【第78句】:近幾年,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整天大魚大肉,還真吃得讓人發(fā)膩。這不,奶奶采來榆錢兒,給我們蒸榆錢吃。我說:“奶奶,真好吃。”奶奶說:“二月清明榆不老,到了三月老了榆。想吃,我明天再蒸。”(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79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語別看有“四知”,其實只有兩知,即除你我二人知道外別人誰也不知。現(xiàn)在多用在見不得人、拿不到桌面上的私人交易。此語源自東漢。東漢楊震是個頗得稱贊的清官。他做過荊州刺史。后調(diào)任為東萊太守。當他去東萊上任的時候,路過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他在荊州刺史任內(nèi)薦舉的官員,聽說楊震到來,晚上悄悄去拜見,并帶黃金十斤作為見面禮。王密送這樣的重禮,一是對楊震過去的舉薦表示感謝,二是通過賄賂這位老上司請以后多加關(guān)照。可楊震當場拒絕了這份禮物。王密以為楊震假裝客氣,便道:“幕夜無人知者。”楊震當即生氣了,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說不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帶著禮物打道回府。然而,這樣驚天動地的反腐之語,卻被人們反其義用之,成為訂立攻守同盟的常用語了。
【第80句】:老鼠肉祭神——上不了臺面
【第81句】:獨臂做餃子———手包辦
【第82句】:【閹豬割耳朵——兩頭受罪】見“劁豬割耳朵——兩頭受罪”。
【第83句】:【借東風】(慣)相傳曹操率重兵要攻打東吳,劉備與孫權(quán)決定聯(lián)合抗曹,在赤壁之戰(zhàn)中,諸葛亮巧借東風,采用火攻,使曹兵大敗。比喻憑借某種有利的條件和時機。
【第84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釋義:分分合合是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比喻形勢總有變化。例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紛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紛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tǒng)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第85句】:【鳳凰飛在梧桐樹】(慣)比喻英雄或有功之人,地位得到提升。也比喻漂亮的女子找到了好歸宿。 也作鳳凰飛在梧桐上。 鳳凰落在梧桐樹。
【第86句】:【上西天】(慣)西天:佛教徒指極樂世界。 也作“升西天”。
【第87句】:【滾湯潑老鼠,一窩都是死】釋義:比喻全部被消滅或無法存活。“潑”又作“泡”。例句:行者道:“我若打他啊,只消把這棍子往池中一攪,就叫做‘滾湯潑老鼠,一窩兒都是死。’可憐!可憐!”
【第88句】:【怪由心作】(諺)怪異妖魔的景象,都是由人的主觀幻覺產(chǎn)生的。 指人只要心懷坦蕩,光明正大,就不會見神見鬼。
【第89句】:【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釋義:壞事很容易被人們知道。例句: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不大的工夫,寇家的丑事就傳遍了全胡同。
【第90句】:過生日那天,爸爸給我十元錢,讓我自己買禮物。我跑到新華書店花十元錢買了一本注音《三國演義》。回到家,我問奶奶貴不貴,奶奶笑著說:“能買吃虧物,不買便宜嘴。”(河南·鄧州)
【第91句】:【走后門】(慣)比喻利用私人關(guān)系或行賄等不正當手段達到個人目的。
【第92句】:深山藏大樹——棟梁之才
【第93句】:【見錢眼就鉆】(慣)比喻利用各科機會撈取錢財。
【第94句】:一條船上的旅客——風雨同舟
【第95句】:溫度計掉在冰箱里——直線下降
【第96句】:【三個鼻孔,多出一口】氣意即多嘴多舌,沒有必要說話。 劉云若《紅杏出墻記》:“我這是三個鼻孔,多出一口氣。本 來礙不著咱們,管他呢。”
【第97句】:自行車胎拔氣門嘴——松了氣
【第98句】:【人急辦不了好事,貓急逮不到耗子】(諺)人性急就辦不好事情,貓性急就逮不住老鼠。指做事必須克服急躁情緒,要有耐心。
【第99句】:【笑臉聚得天邊客】(諺)天邊客:遠方來的顧客。指商場中態(tài)度和善,笑容相迎,就能招徠各方的顧客。
上一篇:超經(jīng)典民間俗語經(jīng)典歇后語,點擊率超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