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清明前,奶奶拿著瓜種和豆種到菜地去種。奶奶一邊種一邊說:“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2句】:長坂坡前的趙云——孤軍奮戰(zhàn)
【第3句】:隔山須動炮,臨陣快出車。
【第4句】:【和稀泥】(慣)比喻無原則地調(diào)解糾紛或解決矛盾。 也作“抹稀泥”。
【第5句】:鷹飛藍天,狐走夜道——各有各的路
【第6句】:我十歲生日那天,親戚們給我買了許多禮物。媽媽說:“真是人情不隔年,一錢還一錢?!保ńK·寶應)
【第7句】:【百靈鳥不忘樹,梅花鹿不忘山】(諺)指百靈鳥不忘它生活著的樹林,梅花鹿不忘它生活著的深山。 比喻人無論生活環(huán)境怎樣變化,都絕不可忘本。
【第8句】:【好鷹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獸】釋義:比喻行為要光明磊落,昧良心的事不做。例句:巴滿貢追上幾步,又氣又笑地攔住她:“你把話說明白呀!好鷹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獸,赫哲人辦事都在明處。”
【第9句】:爺爺見我有些學過的知識忘記了,說:“你真是把知識當車子,從左耳開進去,又從右耳開出來。”(廣西·容縣)
【第10句】:【生日吹蠟燭】孩子們過生日,生日蛋糕是少不了的,精明的蛋糕店老板又開始贈送生日蠟燭。生日那天,吃著蛋糕,又吹蠟燭,別提有多高興了。不過,過生日吹蠟燭的來歷恐怕孩子們不知道。過生日要吹滅插在蛋糕上的蠟燭,這一做法最早始于古希臘。古希臘的月亮女神阿耳特彌新的崇拜者們在慶祝月亮女神生日時,在圣壇上擺上插著蠟燭的甜蜜蛋糕。后來,古希臘人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插上燃燒著的蠟燭,并增加了吹蠟燭的內(nèi)容。他們相信,燃燒著的蠟燭具有隱秘神奇的力量,如果孩子們要求一個心愿,并且一口氣吹滅所有的蠟燭,他們便可以如愿以償。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漂洋過海,來到中國。
【第11句】:【饑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也不甜】見“餓咽糟糠甜似蜜,飽飫烹宰也無香”。
【第12句】:【父子無隔宿之仇】釋義:父子之間有隔閡會很快消除。例句:“‘父子無隔宿之仇’!你傷害我?guī)煾福以趺床粊砭人???/p>
【第13句】:財主家的狗——認富不認窮
【第14句】:【—鍬挖不出井來】做事要有步驟,不可能一蹴而就。類 似的:一斧子砍不倒大樹。周立波《暴風驟雨》:“隨便干啥, 都不能一下子就干好的。不是一撅就挖出個井來,得慢慢 挖,不能心急?!?/p>
【第15句】:【生看衣衫熟看人】(諺)指對于素不相識的人,只能從衣著外表上進行觀察;而熟人就不必這樣了。
【第16句】:【十里高山望平川——光景要往長處看】(歇)指過日子要往遠處著想。也指看問題目光要遠大。
【第17句】:【和顏悅色買人心】(諺)態(tài)度謙和,言談友善,就會得到別人的好感和支持。指待人和顏悅色是受人敬愛的重要條件。
【第18句】:【餓眼見瓜皮——不管好歹收攬下】(歇)譏諷人貪婪,不分好壞都要占有。
【第19句】:【小米加步槍】(慣)指較差的后勤供應和落后的武器裝備。
【第20句】:曹操用人——唯才是舉
【第21句】:火柴盒做棺材——成(盛)不了人
【第22句】:【勤生財,儉治家】(諺)勤苦就能創(chuàng)收,這是生財之道;儉省就會有積蓄,這是治家之方。指勤與儉是生財治家的法寶,兩者不可缺一。
【第23句】:我掃地的時候,總是不想彎腰。媽媽說:“看你的腰,直得像吃了扁擔一樣?!保◤V西·宣州)
【第24句】:【太歲頭上動土】“太歲頭上動土”比喻不畏權(quán)勢敢于觸犯強權(quán)的行為。源出兩支。一說“太歲”是古代天文學中假設(shè)的星名,與木星(歲星)運行的方向相反。舊時迷信,認為太歲是個兇惡的煞神,是“百神之統(tǒng)”。他“奉領(lǐng)諸神,統(tǒng)正方位,斡運時序?!碧珰q所經(jīng)過的方位為兇方。有一句諺語就是這樣說的:“太歲當頭坐,非實便是禍?!薄锻溜L錄》云:“術(shù)家以太歲為大將軍,動土遷移者必避其方?!币鉃榻ㄖw房時找準方位,避免與太歲沖突。于是民間就有了“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的說法。二說“太歲頭上動土”源于一個故事。唐朝末年,黃巢率領(lǐng)起義軍走潼關(guān)、入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quán)。這位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習慣流動作戰(zhàn),在皇宮里待不住,常常率領(lǐng)親兵親將百余人出長安觀察地形,研究作戰(zhàn)方案。一天,行至臨潼縣荊山原邊,被一座高大墳墓擋住去路,上前一看,原來是劉邦之父——漢太上皇陵,占據(jù)大片良田。黃巢心想,這個太上皇生前魚肉百姓,死后還霸占著這么多田地苦害百姓,擋我去路,實在可恨,便喚隨從借了一把鐵锨挖了起來,因用力過猛,锨把折了,于是,他又親自向農(nóng)夫借了一把大锨,登至墓頂,幾锨就把墓頂挖了個大坑。黃巢放聲大笑,朗吟了詩一首:“輾轉(zhuǎn)中原逐驚鹿,西進長安過齊都。吾輩豈是山野人,太歲頭上敢動土?!?吟罷,余怒未息,拖锨下原,競把原邊劃了一條深溝,人們叫它鐵锨溝。從此,“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就流傳下來。
【第25句】:【有鹿就無虎】(諺)指有鹿群的地方,周圍必定無虎,因為有虎的話,鹿會遠逃他處。
【第26句】:【手比腳丫子還笨】(慣)形容人的手非常笨拙,干不了細活。 也作“手都比腳丫子笨”。
【第27句】:【不蒸包子蒸(爭)口氣】(慣)蒸口氣:諧“爭口氣”。爭氣:要強,
【第28句】:【新婚三天沒大小】見“洞房三天沒大小”。
【第29句】:【 能舍錢一千,不教一招鮮】一招鮮,能夠盈利的獨有的技 術(shù)。謂一招鮮不能傳授給別人。李準《黃河東流去》:“原來 陳柱子有個規(guī)矩,就是能舍錢一千,不教一招鮮?!?/p>
【第30句】:【給臉上抹黑】見“往臉上抹黑”。
【第31句】:【橫插一杠子】橫加阻攔、干涉。浩然《艷陽天》:“馬連福 覺著,搞好這件事兒,又露臉,又得利,正在積極籌辦,想不 到蕭長春回來橫插一杠子來反對。”
【第32句】:鐵匠催徒弟——快打
【第33句】:【人心同一起,黃土變成金】見“大家齊了心,黃土變成金”。
【第34句】:打雷不下雨——光響(想)有啥用;虛張聲勢
【第35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釋義:空話說的次數(shù)多了沒人相信。例句:“諺語有云: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嘴筒子過分圓滑通達,反倒要暴露出說話人的本相?!?/p>
【第36句】:拳要打,字要寫。
【第37句】:楊白勞過年——躲躲閃閃
【第38句】:【巧媳婦做不出沒米的飯】沒有材料,手藝再高也不行;條 件不具備,能力再強也白搭。或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類 似的:巧姑娘繡不出無線的花。沙汀《淘金記》:“大家想吧, 錢沒有一個,是你們也不見得攪得轉(zhuǎn)呀!巧婦難為無米之 炊,就是這個道理!”
【第39句】:【出風頭】(慣)指出頭露面,顯示或炫耀自己的才能。
【第40句】:【 樹倒猢猻散】猢猻,猴子。比喻勢運衰敗,原有的人各自 走散。相關(guān)的:大樹一倒,猢猻亂跑。清代《紅樓夢》:“如今 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生悲,若應了那句 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詩書舊族了?”
【第41句】:石頭上繡花——難起頭
【第42句】:【是親必顧】(諺)指只要沾親帶故、關(guān)系親近,總不免要徇情顧面。 也作“是親都有一顧”。
【第43句】:【膽量是斗出來的,志氣是逼出來的】(諺)膽量是在斗爭中鍛煉出來的,志氣是由逆境逼出來的。指人的膽量和志氣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環(huán)境激勵的結(jié)果。
【第44句】:【人逢喜事情神爽】(諺)人遇到歡樂喜慶的事,精神就格外興奮振作。指喜事最能振奮精神。 也作人逢喜事情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人逢運至精神爽,月到秋來光彩新。
【第45句】:【鳳凰飛在梧桐樹】(慣)比喻英雄或有功之人,地位得到提升。也比喻漂亮的女子找到了好歸宿。 也作鳳凰飛在梧桐上。 鳳凰落在梧桐樹。
【第46句】:擺渡不成翻了舟一兩頭耽誤
【第47句】:绱鞋不用錐子——針(真)好:針(真)行
【第48句】:張大爺?shù)膬合眿D厲害極了,整天大吵大鬧,惹得全家終日雞犬不寧。張大爺來我家閑坐,嘆氣說:“俺家媳婦是那種‘打公罵婆,拖小叔下河’的人?!保ńK·射陽)
【第49句】:【米谷里免不了有秕糠,沙子里有時也有黃金】(諺)秕(bi):空的或不飽滿的顆粒。谷米中免不了夾雜著秕糠,沙子里也常會夾雜著金粒。指事物不可能完全純凈。也比喻對人不可一概而論。
【第50句】:耗子拉秤砣——自塞門路
【第51句】:瞎騾子駕轅——亂套了
【第52句】:【雷同】“雷同”現(xiàn)在指兩個東西極為相似。一般指抄襲現(xiàn)象。 “雷同”最早出處是《禮記》?!抖Y記·曲禮》上記載:“毋剿說,毋雷同?!睗h代鄭玄注:“雷之發(fā)生,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已,不當然也。”意思是說,打雷的時候,萬物同時都響應。人應該用自己的心去斷其是非,不要他人之說以為己語,像萬物聞聲而應那樣。所以,雷同還有“隨聲附和”的意思。《漢書·劉欲傳》:“或懷妒忌,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就是指隨聲附和。但,“隨聲附和”今已不取其義。后“雷同”引申為抄襲現(xiàn)象。
【第53句】:媽媽叫弟弟學做點家務(wù),弟弟很不情愿地撇著小嘴,媽媽看他懶洋洋的樣子說:“你呀,守著大河會無水喝,守著青山能沒柴燒。人不勞動不得富,要多學蜜蜂勤到老,莫學露水一會兒干??!”(廣西·都安)
【第54句】:【魚見餌不見鉤,人見利不見害】(諺)餌(er):誘魚上鉤的鉤頭肉。 魚只見香餌,不會想到因此喪命;人只見錢財,很少顧及背后的陷阱,指眼前的利益會誘發(fā)致命的災禍。
【第55句】:【進門欲問榮枯事,觀察容顏便得知】釋義:只要觀察對方的面容,就能知道對方的處境和心情。例句:俗話說:進門欲問榮枯事,觀察容顏便得知。姐姐是個疼兄憐弟的人,平時對待寶三恰似半個母親,衣食冷暖全部操心;若有個天災病痛的,她更是守著弟弟寸步不離。
【第56句】:【人前一句話,神前一爐香】(諺)在人面前說的一句話,好比敬神的一爐香。指說話不能隨便,要說到做到,說話得算數(shù)。
【第57句】:【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慣)形容本領(lǐng)過硬,勇猛非凡。
【第58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諺)尺比寸長,但要和丈比,它就短了;寸比尺短,但要和分比,它就長了。比喻人和事物的優(yōu)勢都不是絕對的,有所長,也就必定有所短。
【第59句】:哥哥初中畢業(yè)后,整天游手好閑,不肯找工作。奶奶批評他說:“陽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臘月喝北風!耕田有谷,養(yǎng)豬有肉,你得趁著年輕力壯,多干點活兒?!保◤V東·龍門)
【第60句】:【君子動口不動手】講道理,不打架?;蛘f:君子動口,小 人動手。魯迅《阿Q正傳》:“‘君子動口不動手!’阿Q歪著 頭說。王胡似乎不是君子,并不理會,一連給他碰了五下, 又用力一推,至于阿Q跌出六尺多遠,這才滿足的去了?!?/p>
【第61句】:【五音不全】“五音不全”形容人缺乏音樂天賦,唱歌不合律拍,常跑調(diào)?,F(xiàn)在,歌曲演唱需要掌握七個音符,才能演唱出悅耳動聽、千變?nèi)f化的各種音調(diào),我們熟知的音符有七個:1234567,何來五音不全呢?原來,七音符是樂譜中記錄聲音變化的符號,是從國外引進的。而五音的說法,則是中國古人的發(fā)明。自從人類發(fā)現(xiàn)聲音存在差異,便開始探求其中的規(guī)律。早在先秦,人們正經(jīng)提出了五音的說法,即宮、商、角、徵、羽。古人把五音與五臟相配,認為五音對應五臟器,所以聲音隨之變化,如脾對應宮音,它的聲音慢而緩;心對應徵音,其聲雄壯明快。后來,古人又增加了兩個音,即變徵、變宮兩音。變徵是角音與徵音之間的樂音,變宮則是羽音與宮音之間的樂音。
【第62句】:【打倒了長人,矮子露臉】(諺)長人:高個子的人。指高個子被打倒,低個子就顯露了出來。比喻才能出眾的人被打倒,不起眼的人才能出頭露面。
【第63句】:吃油條蘸大油——膩透了
【第64句】:【行家看門道,力把看熱鬧】(諺)行家:內(nèi)行高手。力把:不懂行業(yè)的生手。指內(nèi)行人能透過表象看透事物的實質(zhì),外行人只滿足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 也作外行看熱鬧,行家看門道。 內(nèi)行看功夫,外行看熱鬧。
【第65句】:【穿草鞋游西湖——忘了自己身份】(歇)譏諷人忘記了自己的卑賤地位,過高估計自己的身份。
【第66句】:【雞來迎雞,狗來迎狗】(慣)比喻沒主見、沒原則,對誰都奉承、迎合。
【第67句】:【 螞蟻啃骨頭】指聚集眾多的力量,完成巨大的任務(wù)。圖 書:“買主就這樣聯(lián)手壓倒賣主,小戶們就是這樣打敗大戶 的。事后有人感嘆說,這是螞蟻啃骨頭?!?/p>
【第68句】:離了小丑不成戲。
【第69句】:【膽大天下去得,膽小寸步難行】(諺)膽量大的人天底下任何地方都能闖,膽量小的人死守家門哪里也不能去。指膽大就會有作為,膽小不能有出息。 也作“膽大的漂洋過海,膽小的寸步難行”。
【第70句】:【當耳旁風】(慣)耳旁風:從耳旁吹過的風。比喻不把別人的勸告或囑咐放在心上。 也作“當耳邊風”。
【第71句】:【稍瓜打驢——去了半截】(歇)稍瓜:一種菜瓜,長而脆。本指用長而脆的菜瓜去打驢而斷成半截,轉(zhuǎn)指人走了一半,或情緒、財物等衰減了一半。
【第72句】:濕身滾進石灰堆——難得脫身
【第73句】:【焦了尾巴梢子】(慣)焦:干枯,轉(zhuǎn)指斷絕。尾巴梢子:比喻子孫。 譏諷人斷子絕孫。 也作“焦尾巴”。
【第74句】:飛機上放廣播——想(響)得遠
【第75句】:屬駱駝的——馱重不馱輕
【第76句】:媽媽叫我去買饃,我不去,后來挨了罵才去的。媽媽見我把饃買了回來,樂呵呵地說:“你這是‘鞭子也打了,磨子也曳了’?!保兾鳌ひh)
【第77句】:【寧愿站著死,不愿跪著生】不能茍且偷生。成語:寧死不 屈。《萬山紅遍》題記:“寧愿站著死,不愿跪著生!于是人 們又像祖先那樣,不顧過去失敗的教訓,一次又一次揭竿而 起,作殊死的斗爭?!?/p>
【第78句】:【不說不笑不熱鬧】指空閑時有說有笑,心情愉快?!恶R烽 小說選》:“不說不笑不熱鬧,那兩個年輕人整天忙工作,讓 他們也歇一歇,喘一喘?!?/p>
【第79句】:肚子里吞搟面杖——直腸子
【第80句】:【一不做,二不休】做事下狠心,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 茅盾《子夜》:“到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 了!”
【第81句】:【狗咬狗——兩嘴毛】(歇)本指雙方都咬下對方一嘴的毛,轉(zhuǎn)喻壞人互相爭斗,都沒有好結(jié)果。
【第82句】:【三兩棉花四張弓——細細地彈】(歇)弓:彈棉花用的繃弓兒。彈:諧“談”。指詳細地談?wù)劇?/p>
【第83句】:【狗臨死,還要跳起來咬兩口】釋義:比喻要做最后的掙扎。例句:他們斷我的財路,我也不是好惹的!狗臨死,還要跳起來咬兩口,我就不如一條狗不成!
【第84句】:石灰拌白糖——分不清
【第85句】:放學回到家里,爸爸說中午吃剩米飯,我說我不愛吃。奶奶說:“剩米飯好吃。俗話說,‘頭鍋餃子二鍋面,米炒三遍金不換’?!保ê幽稀つ详枺?/p>
【第86句】:【慷慨捐生易,從容就死難】(諺)捐生:獻出生命。一時毫不猶豫地選擇為正義獻出生命容易,在長時間考驗下仍從容自若地面對死亡而不改節(jié)就比較難。指“從容就死”比“慷慨捐生”需要更大的決心和更堅定的信念。 也作慷慨殺身易,從容就死難。 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
【第87句】:晚飯后,媽媽從外邊走進屋說:“前院老張家那小子剛才讓公安局抓走了!”奶奶意味深長地說:“腳上的泡,自個走的?!保ê邶埥す枮I)
【第88句】:我是跟姥姥長大的,現(xiàn)在我跟爸爸、媽媽住在一起。一次去姥姥家,姥姥對我說:“今晚別回你家了,在我家睡吧!”我說:“我要回我家睡,不在這里睡。”姥姥說:“你真是一只喂不熟的狗?!保兾鳌の靼玻?/p>
【第89句】:【起頭容易結(jié)梢難】釋義:比喻事情要完滿結(jié)束不容易。例句:那員外攔住道:“老師,放心住幾日。常言道:起頭容易結(jié)梢難。只等我做過了圓滿,方敢送程?!?/p>
【第90句】:【鷺鷥不吃鷺鷥?nèi)狻酷屃x:同類不相傷。例句:“悟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來就出去,顯得沒有方情。常言道:‘鷺鷥不吃鷺鷥?nèi)狻?。他師既不在,攪亂他做什?”
【第91句】:媽媽每年買鴨,專挑麻鴨買,我問為什么,媽媽說:“你不懂,黑一百,麻一萬,白赤塘鴨少下蛋?!保ê幽稀び莱牵?/p>
【第92句】:【隔層肚皮隔垛墻】(諺)隔著一層肚皮,就像隔著一堵墻一樣,有著極大的隔閡。舊指婦女對待非親生兒女會百般歧視,加以虐待。 也作隔重肚皮隔重山。 隔層肚皮隔層山。
【第93句】:媽媽每天從早忙到晚,把里里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條。爸爸風趣地說:“你是兩眼一睜,忙到黑燈,真是個稱職的‘內(nèi)當家’呀!”(河南·淅川)
【第94句】:賣孩子唱大戲——慶的什么功
【第95句】:【不磨不難不成人】(諺)不經(jīng)受磨難,就很難成為有用的人才。指磨難是成就人才的有效途徑。
【第96句】:【舍不得香餌,就釣不來金蟾】(諺)金蟾(chan):俗稱金蛤蟆。指要想釣上金蛤蟆,就要舍得下香餌。比喻舍不得下大本錢,就得不到大利益。
【第97句】:【屬黃花魚的——溜邊】(歇)黃花魚:學名黃魚,分大黃魚和小黃魚,在深海過冬,春天向沿岸洄游,產(chǎn)卵后在近海覓食。本指黃花魚喜歡在海邊游動,轉(zhuǎn)指人靠著邊兒行走,或遇事回避矛盾,躲在一旁。 也作“黃花魚——溜邊兒”。
【第98句】:郵包上吊笤帚——威信掃地
【第99句】:【 撥開烏云見青天】由昏暗轉(zhuǎn)為晴朗。指情況好轉(zhuǎn),也指 醒悟明白。浩然《艷陽天》:“我保險,把押著的人一放,馬上 就撥開烏云見青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