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打得落花流水】形容慘敗。明代《好逑傳》:“鐵公子按捺 不下,便放開手,東一拳,西一腳,將眾人打得落花流水。”
【第2句】:【魚水盆內捻蒼蠅】(慣)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
【第3句】:瘋狗咬月亮——狂妄
【第4句】:【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友好不是單方面的,要雙方相 互真誠相待。成語:將心比心。張恨水《啼笑因緣》:“從今 以后,我才知道人心換人心這句話是假的,不過是金子換人 心罷了。”
【第5句】:【財連于命】(諺)錢財和人的生命相連。指錢財等同于生命,對人非常重要。 也作財命兩相當。 錢財通性命。
【第6句】:【 新來乍到,摸不著】鍋灶原指新媳婦剛到婆家,尚未上灶 做飯。借指剛來,不了解情況,不熟悉。陳登科《風雷》:“我 們這里有句俗話:新來乍到,摸不著鍋灶。你要多住幾天才 能了解。”
【第7句】:【孫猴子鉆到鐵扇公主肚皮里——來個里頭踢蹬】(歇)鐵扇公主:《西游記》人物,又名羅剎女,牛魔王之妻,因兒子紅孩兒曾被孫悟空降伏,懷恨在心。
【第8句】:【說得出,做得到】說話做事有決心,厲害。成語:雷厲風 行。臺灣瓊瑤《人在天涯》:“朱丹荔說得出,做得到,當天, 她就住進了一家女子公寓。”
【第9句】:【拉長線兒】(慣)比喻作長遠打算或安排。
【第10句】:【瓜熟要落蒂,兒大要自立】(諺)蒂(di):瓜果等與莖、枝相連的部分。瓜熟了,瓜蒂就自然脫落;兒長大了,就必須自我獨立。指兒女長大成人,就不可再依靠父母生活。
【第11句】:媽媽和爸爸兩人相處得很好,從來不當著我的面吵架。有一天爸爸把菜燒焦了,媽媽很著急,當著我的面又不好意思吵爸爸,就瞪大兩只眼睛看著爸爸。爸爸也不著急,笑著對我說:“看,你媽媽又想讓我吃兩個大雞蛋了。”爸爸這么一說,把媽媽逗樂了。(河南·安陽)
【第12句】:【心頭不似口頭】(慣)心里想的跟嘴里說的不一樣。指人說一套做一套,要兩面手法。
【第13句】:背地里罵知縣——沒用處;無用;沒得用
【第14句】:【 自己看卷子,自己中狀元】自己吹捧自己,自加頭銜。類 似的:自畫臉譜自封官。香港唐人《金陵春夢》:“是啊,自己 看卷子,自己中狀元,這一句妙極了。稍加引申,也就是自 己關起門,自己做皇帝!”
【第15句】:【牽牛要牽牛鼻子】釋義:做事要抓住關鍵。例句:“牽牛要牽牛鼻子,……先從他李春山頭上戳開!”
【第16句】:套馬桿子鉤月亮——差的遠;想頭不低:心高妄想(內蒙古)
【第17句】:【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釋義:受人一點點好處,要多多地報答。例句:人家對我們的恩情……哪管是一點好處,都不能忘記的。老人常講:“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啊!”
【第18句】:爸爸見小紅的本子上有錯題,總是責備來責備去。一次,小紅實在忍不住了,就氣呼呼地說:“你就是見到紅棗當火(炭)吹。”(安徽·廬江)
【第19句】:爸爸加班很晚才回來,我連忙給他倒了一杯茶。爸爸卻說:“肚里沒本兒,難下清水兒。還是讓我先吃飯吧。”(河南·滎陽)
【第20句】:【接神容易送神難】見“請神容易送神難”。
【第21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見“人上有人,天上有天”。
【第22句】:【羹里來的飯里去】(慣)比喻哪里來的還回到哪里去。
【第23句】:【 吃了空心湯團】受騙,希望落空。張春帆《九尾龜》:“等 到銀錢到了他的手中,就是你吃了他的空心湯團,你也沒有 什么法兒。”
【第24句】:頭上長禿瘡——頂壞;壞到頂了
【第25句】:二分錢買了一籃子——不是好貨
【第26句】:【跑掉了兔子殺狗吃】(慣)比喻有了錯誤遷怒于他人。
【第27句】:我偷花了家里五元錢,爸爸知道了問我,我支支吾吾。爺爺在一旁說:“大膽說吧,別鯉魚喝水,吞吞吐吐的。”(山西·平陸)
【第28句】:【話不要說死,路不要走絕】意即情況是變化的,做事要考 慮后果,留有余地。劉彥林《春風得意》:“別急,別急,話不 要說死,路不要走絕,咱們再研究研究。”
【第29句】:【牛套馬,累死倆】一快一慢,謂無法協(xié)調。周立波《暴風 驟雨》:“我養(yǎng)活的是牛,走得慢。又不能跟馬擱在一起套 車,牛套馬,累死倆。”
【第30句】:【六六大順】“六”字,在當今社會大時興,結婚選擇帶六的日子,買高層住宅要選十六層,電話號碼要選帶六的號,汽車牌照帶六的拍賣時身價倍增,就連喝酒時的酒令也有“哥倆好,六六六”。為什么人們鐘情于六呢?為什么是“六六大順”而不是“七七大順”、“八八大順”呢?這里有四種說法。 1.在中國北方一些地區(qū),對“六”有如此一些說法,因為六月六日前后農忙結束,正處于農閑階段,是探親的最佳時段。這一天,女兒要回娘家,也被稱為“回娘家節(jié)”。如果晴天,在這一天很多人家都會把大紅大綠的衣服被褥拿出來洗曬,到處呈現一派祥和之氣。因為再過幾天就要進入伏天,洗了衣服被褥就不容易曬干,容易發(fā)霉,這天洗曬衣服被褥能去除霉(晦)氣,人們圖個吉利,所以選擇六月六日去做這些事情,當然六六心情大順。 2.“六六大順”來自《易經》,《易經》中“六”代表陰爻(“九”代表陽爻),六六即六條陰爻,是為坤卦,效法大地,厚德載物,功德圓滿,自然大順。因此有了“六六大順”的說法。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左傳》云: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稱為“六順”,這使六成為吉祥和順的代名詞。 4.“六”與“溜”、“順溜”諧音,兩個六就是特別溜。如最近上演的一部影視劇——《我的名字叫順溜》,可見“順溜”深人人心。
【第31句】:【嚴將出強兵,嚴婆出巧媳】(諺)將領嚴了,就能帶出強兵;婆婆嚴了,就能帶出巧媳婦。指嚴格的要求能出有用的人才。
【第32句】:【在一棵樹上吊死】(慣)形容人心眼兒死,不知變通。 也作在一根樹枝上吊死。 一棵樹上吊死。
【第33句】:半夜里漲水——沒人見
【第34句】:冰凍三尺——不是一天的工夫
【第35句】:【 山高遮不住太陽】指真實情況掩蓋不住,或超越不過。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不怕,有理不在高言,山高遮不住 太陽。”
【第36句】:【自己腳桿瘸,怪路不平】(慣)比喻自己有缺點錯誤,卻責怪別人不對。
【第37句】:叔叔要進城去做生意,爺爺不放心,再三叮嚀叔叔:“多做生意少占本兒,一年多打幾個滾兒;三分毛利吃飽飯,七分毛利餓死人。”(山西·平陸)
【第38句】:【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見“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第39句】:扯鈴扯到半空中——空響(想)
【第40句】:【能站著,也能蹲下】(慣)比喻人能屈能伸。
【第41句】:【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借東西要守信用。明代《西游記》: “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第42句】:【羊皮膏藥——不靈】(歇)舊時民間認為狗皮膏藥療效好,羊皮膏藥不管用。指不靈驗,不起作用。
【第43句】:【釘是釘,鉚是鉚】(慣)“丁是丁,卯是卯”。
【第44句】:中午,到了做飯的時候,爺爺讓三叔去挖些紅薯,三叔不想去。爺爺說:“你呀你,你是干活撓撓頭,吃飯愛加油。”(河南·泌陽)
【第45句】:航空公司開業(yè)——有機可乘
【第46句】:【哪根指頭也是自己的肉】釋義:都是自己的兒女,都一樣心疼。例句:“哪一根指頭也是自己的肉,當老人的自然用不著偏誰為誰!”
【第47句】:媽媽跟爸爸打賭,說第二天準會下雨。我勸媽媽小心點兒,媽媽很有把握地說:“沒有那么大的腳,就不穿那么大的鞋。”(廣東·韶關)
【第48句】:【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見“大家齊了心,黃土變成金”。
【第49句】:閻王爺照鏡子一鬼樣子;鬼相
【第50句】:小叔看我每次訂本子都找他要釘,就說:“你真是吃慣了嘴,跑慣了腿。這條路,看來是讓你跑順了。”(河北·承德)
【第51句】:蒼蠅頭上頂綠豆殼——什么人戴什么帽
【第52句】:【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見“入山擒虎易,叉手告人難”。
【第53句】:黃病鬼開藥鋪——自產自銷
【第54句】:腳跟拴石頭——進退兩難
【第55句】:隔山摘李子一難得
【第56句】:【愛叫的麻雀不長肉】(諺)比喻輕浮而不務實的人,不會有什么作為。
【第57句】:【糞坑里的攪屎棍——聞不得,舞不得】(歇)聞:諧“文”。舞:諧“武”。指既不能文,又不能武,哪一個行當都干不了。
【第58句】:【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原指人窮失去志氣,也指遇到困難 灰心喪氣。浩然《艷陽天》:“好吧,我是人窮志短,馬瘦毛 長,不能不張嘴了。你家有多余的,多少先勻一點給我,我 們一家老小好度命。”
【第59句】:【大蟲惡殺不吃兒】(諺)惡殺:特別兇惡。指老虎縱然十分兇惡,也絕不肯吃自己生的崽子。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出于天性。 也作“虎毒不食子”。
【第60句】:【老虎不嫌黃羊瘦】(諺)比喻東西只要還有一點用處,就要抓住不放。也指強者對弱者的掠取,是不計多寡肥瘦的。
【第61句】:【別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釋義:別人求自己容易,自己求別人困難。例句:桂遷恐怕又說,慌忙道:“足下來意,我已悉知,不必多言,恐他人間之,為吾之羞也。”說罷,先立起身來,施還只得告辭道:“暫別臺顏,來日再來奉候。”桂遷送至門外,舉手而退。正是:別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第62句】:【廚師的高帽】廚師戴白色的高帽是世界通行的習俗,顯得清潔衛(wèi)生、別致。它源自希臘。最初,它只是一種作為區(qū)別他人的一種標志,沒有行業(yè)色彩。中世紀的希臘,戰(zhàn)亂頻繁,城里人往往逃人修道院避難。據說有一次幾個著名的廚師逃進修道院,他們換上黑衣黑帽,打扮得跟修道士一樣。日子一長,他們覺得應該把自己與修道士區(qū)別開來,于是將修道士戴的黑色高帽改為白色。從此,廚師們戴的白色高帽便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
【第63句】:【進了三寶殿,都是燒香人】佛、法(佛經)、僧(弟子),為佛 教三寶。三寶殿,佛廟,謂聚會的人目的一致,都是自己 人。汪幸福《浪跡臺灣島》:“進了三寶殿,都是燒香人,莫說 那些話。”
【第64句】:【綠色軍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服是草綠色的,老百姓稱之為“軍綠”。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學人民解放軍的背景下,軍綠是絕對流行色,特別是學生。那么,綠色軍裝是怎么形成的呢?發(fā)明綠軍裝的是19世紀南非的布爾人。1899年,英國軍隊大舉入侵南非,與荷蘭移民的后裔布爾人爆發(fā)了英布戰(zhàn)爭。當時,布爾人兵力很少,與英軍人數比例僅為1:5,在與擁有優(yōu)勢兵力兵器的英軍初戰(zhàn)中,布爾人損失慘重。后來布爾人發(fā)現,在其作戰(zhàn)區(qū)域地面植被多為綠色,行軍打仗穿綠色衣服不易暴露目標。而英軍穿的是紅色軍裝,目標特別明顯,極易成為被打擊的活靶子。于是,布爾人便馬上將自己的軍裝改為草綠色,甚至把武器也涂成綠色。這樣一來,布爾人利用綠色偽裝常常神出鬼沒地接近英軍,并突然發(fā)起進攻,使英軍防不勝防,損失極為慘重。當時在南非作戰(zhàn)的15萬英軍中,先后就有9萬多人死于布爾人的突襲戰(zhàn)和狙擊手的射殺中,創(chuàng)造了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英軍在南非戰(zhàn)場的慘痛失敗震驚了世界,戰(zhàn)后大多數國家的軍隊紛紛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將軍裝顏色改為綠色或偏綠色,并一直延續(xù)至今。
【第65句】:【墻上的泥坯——去了一層又一層】(歇)泥坯:抹在建筑物表面的泥層,掉了一層可以再涂一層,舊時歧視婦女,把妻子比作“泥坯”。 指妻子死了一個又再娶一個。
【第66句】:【三分吃藥,七分調理】(諺)調理:調養(yǎng)與護理。要治好病,三分憑藥治,七分靠調理。指對病人來說,調理比藥物治療更重要。 也作三分醫(yī)治,七分調養(yǎng)。 三分治病七分養(yǎng)。 三分藥,七分養(yǎng)。
【第67句】:【倆山字兒摞一塊兒——請出】見“兩個山字落在一塊兒——請出”。
【第68句】:弟弟常說大話,媽媽說:“你這個孩子真不自量,黃鱔哪能扯得跟蛇一樣長呢?”(廣西·崇左)
【第69句】:【鳳凰落架不如雞】(諺)指鳳凰如果倒了架子,還比不上雞。比喻失去優(yōu)越地位的上流人物,境況還比不上普通人。
【第70句】:【咬菜根】(慣)比喻過清苦的日子。
【第71句】:【愛花花結果,愛柳柳成蔭】(諺)關愛花,花就會結出果實;關愛柳,柳就會長出綠蔭。比喻在哪方面花心思較多,就會在哪方面得到回報。
【第72句】:【 兵在精而不在多】原指軍隊的訓練,泛指要重視質量。 姚雪垠《李自成》:“自古常言:兵在精而不在多。兵不精,多 有什么用?”
【第73句】:【價高招遠客】(諺)遠客:遠處的客商。只要肯出高價,路途再遠,也會有客商把貨送上門來。指只要舍得出高價,就不愁買不到缺貨。也借指只要舍得出高額酬金,就不愁引不來人才。
【第74句】:【炒魷魚】(慣)魷魚在油鍋里一炒便會卷起來,很像卷好的鋪蓋。比喻被解雇或辭職,卷鋪蓋走人。
【第75句】:【窮人有三門富親戚不算窮,富人有三門窮親戚不算富】(諺)窮人家如果有幾家富親戚經常周濟他們,也就算不得真窮;富人家如果有幾家窮親戚經常拖累他們,也就算不得真富。
【第76句】:【賒三不敵見二】(諺)賒:賒欠,未當場結清貨款。見:同“現”。賒賣三文,不如現得二文。指寧可少得現錢,也不要不牢靠的欠賬。 也作賒得不如現得。 賒三千不如現八百。
【第77句】:【駱駝擱在橋板上——兩頭無著落】(歇)兩頭:本指駱駝的頭和尾,轉指雙方、兩方面。著落:本指落在地上,轉指落實。指兩頭都落空,或兩方面都不落實。
【第78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原為佛教偈語。修行已經很高,還 需要追求更高境界。借指不能滿足已有成績,要繼續(xù)進步。 《傅雷家書》:“再加一個月的琢磨,自然會百尺竿頭,更進一 步。”
【第79句】:【牙齒打掉朝肚里悶】見“打落牙齒向肚中咽”。
【第80句】:【吃官飯】(慣)指在政府部門或事業(yè)單位工作,靠工資生活。
【第81句】:【有明白兒子,不如有明白媳婦】(諺)有個明理孝順的兒子,不如有個賢惠的兒媳婦。舊指男主外,女主內,在料理家務、照顧老人生活方面,兒好不如媳婦好更實際。
【第82句】:【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釋義:順應發(fā)展趨勢的就昌盛,違抗發(fā)展趨勢的就滅亡,比喻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例句:古人語:“順頁天者昌,逆天者亡。”你若還是不改正,我可就沒辦法了。
【第83句】:【貓哭耗子假慈悲】偽裝好人,假仁假義。劉云若《紅杏出 墻記》:“你不用貓哭耗子假慈悲,有了男人還要什么姐姐。”
【第84句】:【去個蒼蠅,來個臭蟲】(慣)比喻來的和走了的是一丘之貉,都不是好人。
【第85句】:【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釋義:不打沒母親的孩子,不罵賠禮道歉的人。例句: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賠禮人偷眼看她說話的效果,發(fā)現家喜嫂雖然沒有用言語回答她,但喬蘭弟從她烈性的面孔上看到圓滿的答案。
【第86句】:蚊子說成大象——夸大其詞
【第87句】:【 好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好話可以公開說,用不著私下 嘀咕。王蒙《活動變人形》:“我和我娘、姐,誰也不背誰。好 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
【第88句】:表妹是姑媽家的獨生女兒,被視為掌上明珠。她在我家住了幾天,特別淘氣,全家人都得事事讓著她。奶奶也無奈地說:“人家是十畝地里的一棵苗,挨著鋤頭不敢刨啊!”(山西·壺關)
【第89句】:【燈不撥不亮,話不說不明】(諺:話不說清楚,聽話的人心里就不明白;這和油燈必須撥動燈芯才能燃亮是一個理。指講話必須把道理講清講透。 也作燈不挑不明,鼓不打不響。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辯:辯論。
【第90句】:【頭枕著烙餅挨餓】見“枕著烙餅挨餓”。
【第91句】:【冬蟲夏草】“冬蟲夏草”是味名貴的中草藥。它的名字聽起來挺古怪,它到底是蟲還是草?1723年,法國人巴拉南在中國發(fā)現了冬蟲夏草,把它介紹給了世界。1842年,真菌學家伯克利初步弄清楚了這個怪東西的真面目,發(fā)現它是一種叫蟲草菌的子囊菌寄生在蝙蝠蛾的幼蟲上形成的。蝙蝠蛾在冬天到來時,把蟲卵產在土里,一個月以后就差不多孵化成一條條胖胖的幼蟲。這時候,早在一旁等候多時的一種叫蟲草的真菌便使勁往幼蟲的體內鉆,開始專門吸取幼蟲體內的營養(yǎng)。于是,整個冬天,幼蟲體內都有這種寄生菌大量繁殖,使幼蟲體內充滿菌絲。等到第二年的5—7月,幼蟲早已死亡,這種寄生菌就迫不及待地鉆了出來,在蟲體頂部長出了3~5厘米,甚至10厘米的“草”,這“草”粗0.4—0.7厘米。這時候的蟲體像三眼老蠶,外表深黃色,粗糙,背部有不少皺紋,腹部還有8對足,其中中部的4對足最為明顯。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冬天看它是蟲,夏天看它是草,人們也因此給它起了個“冬蟲夏草”的怪名字。冬蟲變草雖然可以說是蟲和草的結合體,卻既不屬于蟲,也不屬于草,它是一種菌藻類生物,大多分布在中國青海、四川、云南、貴州、甘肅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區(qū)。冬蟲夏草除含有對人體非常有益的蟲草酸外,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以及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所以它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最近由于商家炒作,身價躥升,直逼黃金。
【第92句】:【翻手是雨,合手是云】(慣)比喻玩弄權術,反復無常。 也作翻手為云覆手雨。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第93句】:【低頭不見抬頭見】見“抬頭不見低頭見”。
【第94句】:燈草搓繩——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95句】:【山小雀翻筋斗——賣弄花屁股】見“啄木鳥翻跟頭——賣弄花屁股”。
【第96句】:唐僧上西天——心取經
【第97句】:【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一心只為得利,不管別人恥 笑。明代《石點頭》:“因為這些榜樣,所以見了錢財,性命不 顧,縱然被人恥笑鄙薄,也略無慚色。笑罵由他笑罵,好官 我自為之,這兩句便是行實。”
【第98句】:【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釋義:比喻小人物辦不了大事。例句:他指著鼻子罵歪嘴子是“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誤了太君的軍機,應該軍法從事。”
【第99句】:【會家不難,難家不會】見“難家不會,會家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