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慈悲心生起才是“靈魂”蘇醒的開始,才是自性打開的開始,也是永生的開始。
【第2句】:有二種不可得:一者得不可得,二者不得不可得。得不可得者,墮于斷滅;若不得不可得者,是為慧方便,不墮斷滅。(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三十二
【第3句】:【禪語人生】給自己一個方向,哪怕不能天荒地老。給自己一個信仰,何懼一路慌張。只要心有所向,萬事皆無法阻擋。
【第4句】:【經典佛語】在生活中真正能做到完全放的下,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當今的社會,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大都在繁忙中度過.越是這樣,我們才越要應該給自己一個云淡風清的歡喜心情.
【第5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本錢是尊嚴: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尊嚴,為此什么都可以犧牲,但是在犧牲折磨的最后關頭還是要保留最后的一點尊嚴,所以每一個人對自己做人的尊嚴,要重視它,要保有它。
【第6句】:【禪語人生】在家居士在修行中,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并且做到制心一處,時刻觀照身口意,這樣持之以恒,那么修行必然會有長足長進。
【第7句】:【禪心佛語】僧團是佛教的代表,如果大眾眼中的僧團真的發生了“身份改變”,這一改變將是“致命的”。
【第8句】:【佛心禪語】不論你多么勤奮,世俗的活動都沒有盡頭;但若你修持佛法,將迅速成就一切。不論它們看起來多么美好,輪回中的事物總是以災難終結;但修持佛法的果實,永遠不會衰敗。
【第9句】:【禪心佛語】牛被訓練調和得久了,便會馴服,一旦馴服了,鼻繩就成了多余的東西。心性修煉得圓熟安定了,縱使見了可以引起欲望的東西,也不會生起任何欲望,這時,一切的約束也都顯得多余了。
【第10句】:若不能忍一時之氣,心懷嗔恚仇恨,甚至加以報復,如此不但破壞過去的修持功德,更種下惡因惡緣;不只令人厭棄,日后也得不到他人的助緣。
【第11句】: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6經
【第12句】:佛說,保持平常心得快樂之福報。保持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面對人生中的坎坎坷坷、是是非非、悲歡離合,自能遠離煩惱與痛苦。
【第13句】:【精短禪語】學誠法師:破除執著要靠慧力——內心一種明利、決斷的力量。執著是指人內心對人和事膠著難離的狀態,不是指外在的行為。
【第14句】:星期日在社會上一般的機關行號是休息日,不僅是身體上的休息,還包括精神上的調息,這就是所謂的“星期日”。
【第15句】:【禪心佛語】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業障,開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頭去,截我飯碗,更不能顧。
【第16句】:【禪語人生】在生活中怎樣才能少走彎路呢?秘訣就是確立明確的目標,然后以最節省的途徑向目標邁進。目標既是成功的方向,更是成功的捷徑。
【第17句】:【禪語人生】這其實正是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故事,欲望就象是一條鎖鏈,一個牽著一個,永遠都不能滿足。
【第18句】:【圣經文案】218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圣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第19句】:人只有在生活的時空之中,當下接納自己,把生活本身當做目的,不要為了追求物欲而把生活變成手段,這樣才會發現生活的妙悅。——鄭石巖
【第20句】:同樣的人生,同樣的忙碌,卻有不同的心境。我們應該端正自我的見解,以正確的理智、思想,透視世間一切皆無常,不管人生是貧、是富,都能覺得安然自在,沒有得失心。
【第21句】:可惜今天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達,都只是借著凡夫心,運用世智辯聰加以創造發展,并沒有發揮清凈的智慧,因此難免造成善少、惡多的結果。
【第22句】:恒東法師:生活里不必執著于他人的評判。當有人對你施不敬的言語,請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煩惱,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心情,心如果亂了,一切就都亂了。想了再想,何必呢。
【第23句】:【禪語人生】這是我向你透露了一點進入了禪的悟境之后的心境,也是從小我而到無我的修行過程。
【第24句】:【圣經文案】243萬物是借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他造的。(約1:3)
【第25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心痛的感覺,不是失戀,而是我把心給你的時候,你卻在欺騙我。
【第26句】:【佛心禪語】年輕不知好歹,把寶貴的光陰混過了,老病到來,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變為死也苦,活也苦。這就是“早不預修,年晚多諸過咎。”
【第27句】:以成就大愿海故,心清凈;心清凈故身清凈;身清凈故身輕利;身清凈輕利故,得大神通無有退轉。《華嚴經》卷六十一,入法界品
【第28句】:【禪心佛語】男人煩惱時會約上朋友舉杯消愁,女人痛苦時會在朋友面前涕淚長流,只有在真誠朋友面前,我們才可以痛快哭,痛快笑,痛痛快快地訴說內心的煩惱。
【第29句】:【禪心佛語】人因俗事纏身,不覺生命一日日驟減;如在風中搖曳的燈火,隨時有熄滅的可能。
【第30句】:【佛心禪語】“我不妄加造作,百姓就會服從教化;我心靜如水,百姓就會正直誠信;我不獨斷獨行,百姓就會豐衣足食;我無私無欲,百姓就會質樸純真。”
【第31句】:【禪心佛語】生命不過是一口氣,寄托在一個多災多難的軀殼里,受著一切天時變化的支配。
【第32句】:求同存異,單打獨斗難成氣候:好共事不是簡單的好說話好脾氣,而是優勢互補、求同存異的生存策略與藝術。好共事,能夠與人和諧相處,建人與人合作的基礎,也是成就大事的必然選擇。
【第33句】:【禪心佛語】皈依的根本是信心,發心的根本是悲心,上師瑜伽的根本是恭敬心,解脫道的根本是出離心。
【第34句】:【禪心佛語】豁達是生存的藝術。能夠百折不撓,重新奮起是豁達,不畏譏諷、打擊、陷害,義無反顧走自己的路,是豁達;勇于承認別人的長處,善于發現和調整自己的短處,是豁達。
【第35句】: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是指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量地做、及時地做,’而且不求回報,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亦即所謂的“功德無量”。
【第36句】:【禪語人生】之前我們是順從煩惱、習氣的,聽他們的指揮。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能再聽從它們的,不能順從它們,而要以正知正見和智慧跟它們作戰,甚至要消滅它們。
【第37句】:如果一段感情讓你變成瘋子,那么就是愛錯了。如果一種愛情讓你變傻子,那就是愛對了。壞的愛情使人死去活來,而好的愛情只會讓人變的更優秀。不要愛到精疲力竭,而要愛到沒心沒肺。
【第38句】:九、萬法唯心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等。(古印度)馬鳴《大乘起信論》
【第39句】:【經典佛語】“覺悟人生”即是觀照在當下,破除煩惱;“奉獻人生”即是發心在當下,成就眾生。
【第40句】:如法布施有五種施,名為大施,何者為五?一者時施;二者道行之者;三者病人及看病人;四者說正法人;五者詣他國者。《大寶積經》卷-=。,廣博仙人會
【第41句】:時不待人,轉眼便是來生,何不趁身強力健,打教徹去,討教明白去。。若不向這里打教徹討教明白去,是爾自暴自棄,自甘陸沉,為下劣愚癡之漢。——《禪關策進》
【第42句】:【禪語人生】在人生中只有曲線前進的快樂,沒有直線上升的成功。只有珍惜今天,才會有美好的明天;只有把握住今天,才會有更輝煌的明天。
【第43句】:人生在世,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上,應該找尋一個正確的目標與方向。設若常常親近愚癡之人,則前途茫茫,方向也容易有所偏差;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謹慎深思。
【第44句】:每一朵花開的時間不過剎那,破顏為笑是佛祖為其指明的處世之道。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應該是人沉醉于山水花風中的的心境。無論桃花是指愛情,指女子,或是指禪心,都是一種無暇的靜然。
【第45句】:【佛心禪語】在骯臟、雜亂的家里,任誰都會覺得不自在。同樣的,當不善的念頭在我們內心生起,我們又怎能自在呢?
【第46句】:世間的愛情與婚姻,無外乎善緣與孽緣。也許前一世你們相遇過,他為你無償地付出,但并沒有感動你。也許前一世你們相約過,來世還要找到對方。
【第47句】:【佛心禪語】抱怨,是一種負能量,猶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于人無益,于己不利,于事無補。
【第48句】:【禪語人生】我們的幸福不能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上,因為外在不是我們主觀意愿可以決定的,是會變化的。
【第49句】: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正見》
【第50句】:漫長的光陰里,你不會只走過一個人的生命,也不會只有一個人走過你的生命。緣來時,猝不及防;緣去時,無力阻止。唯一能做的就是,遇見時,緊握手中珍惜;離別后,深藏心底銘記。
【第51句】:妄想并不是心之外的某種實在的東西,它如同覺照一樣,同是心的一種作用,只不過覺照是清凈的,妄想是染濁的而已。
【第52句】:地等和合,微塵之聚,若離于心,即無所得。《大乘密嚴經》卷中,顯示自作品諸有對色,皆識變現,非極微成。(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一
【第53句】:【禪語人生】一個貧窮的人,只要勤奮努力,終有飛黃騰達的時候。我們明白了因果的道理,無常的道理,就會懂得了如何設計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人生。
【第54句】:【禪心佛語】很多時候,一個人發現自己愛上一個人,都是在跟他分別的時候,突然一下見不到那個人了,才知道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對那個人產生了很強的依戀。
【第55句】:任修何佛為本尊,均需兼修西方凈土。因其他佛土,多賴自力,須修證至二地菩薩以上果位,方可隨愿自在往生。《諾那活佛文案》
【第56句】:【圣經文案】490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約壹4:20)
【第57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不爭,是人生至境。英國詩人蘭德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的確如此。
【第58句】:【禪心佛語】人生一世,總有一個追求,有一個盼望,有個讓自己珍視,讓自己向往,讓自己護衛,愿意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為之獻身的東西,這就是價值了。
【第59句】:恒唯法師:命運再給我們困難的時候,同時也給了我們一份堅強,既然知道生命是一場遠行,沒有艱難,那只是一種幻想,生命有多長,拿出命運中所有的高尚,雙腳去量。
【第60句】:【禪語人生】有些痛苦,像生、老、死,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減少這些痛苦在內心所引起的恐懼。
【第61句】:報恩田者,所謂父母、師長、和上。功德田者,從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貧窮田者,一切窮苦困厄之人。。眾僧三種:一報恩田,二功德田,三貧窮田。《優婆塞戒經》卷四,供養三寶品
【第62句】:【佛家禪語】我們現在擁有了很多東西,但會導致兩種不同結果。欲望的人會變得更加貪婪,有福報的人會變得更加慷慨。
【第63句】:慈就是愛,但不是污染的愛,而是清凈的愛。愛得心無掛礙、無煩惱,才是清凈之愛。清凈的愛是“予樂”,與我沒有親友關系、甚至從未見過面的人,我都要讓他快樂。
【第64句】:【禪語人生】我們修學佛法,首先要信仰三寶,要對三寶樹立不可動搖的信心。對三寶沒有信心,修行就不能入門,修行就沒有加持力,修行就沒有效果。
【第65句】:【禪心佛語】當你靜下心來的時候,你的慈悲和智慧油然而生,你的愛就像飽滿的稻穗,你只想給予,你的喜悅,就像騰飛的鴿子,溢滿虛空。
【第66句】:【禪心佛語】人生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態若安好,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第67句】:【禪語人生】像淺溪一樣終日不滿的人,是無法把握現在的,而像大河般浩蕩、沉穩又波瀾不驚的人,對自己的生活,必定充滿喜悅。
【第68句】:【禪心佛語】命運:心是一面鏡子,他不僅反映你的過去,而且照見你的現在,同時影射你的將來。
【第69句】:見他受苦心戰動,處在地獄不覺痛。為諸眾生受大苦,是故無勝無有量。《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獅子吼菩薩品
【第70句】:【禪心佛語】即使真正陷入人生的逆境,只要置個人得失于不顧,視榮辱毀譽如浮云,就能做到無私無畏,勇敢抗爭,從而戰勝困難,走出逆境。
【第71句】:【禪心佛語】人生就像一連串的選擇題,困擾我們的往往不是題目本身,而是因為選項太多。
【第72句】:【禪語人生】真有行持的人,十字街頭,酒肆淫坊,都是辦道處所,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如明鏡照萬象,不迎不拒,就與道相應。
【第73句】:【禪心佛語】人在最好的時光,總會犯上一些癡,一些傻。哪一段青春不荒唐,哪一場愛情不受傷。
【第74句】:【禪心佛語】今天特別把這四四一十六字提出來,貢獻給大家。安住當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靈光獨耀。這就是修習生活禪的基本次第。
【第75句】:【佛心禪語】慈航法師說:“一個好人,一生當中最耀眼的,是他那充滿仁慈的行動,雖然微不足道,默默無聞,也沒有人會記住。一切天性仁慈的人,總是熱心地做些不求報償的善事。”
【第76句】:除了健康,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除了思想,一切都是過眼云煙。讓身體完成它應該完成的使命,讓思想散射出它能夠散射的光芒,才是人生要事。
【第77句】:【禪語人生】我們的生命因為給予而延續,我們的生命因為給予而變得有意義。人的一生象是一堂課,學著生活,收獲給予,感悟給予。
【第78句】:英雄難過美人關,烈女偏遇纏磨郎。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用心事自無難易,行道人當有始終。有仇義解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
【第79句】:【佛心禪語】作為一個修行人,身口意里面的意很重要。磕頭、念經、持咒是修行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內心沒有生起煩惱,每個念頭都不是惡,這才是修行真正重要的意義。
【第80句】:【禪心佛語】因為沒有,從不擔心失去;因為想要,才會患得患失。其實,世界上沒有什么真正屬于你,我們也不過是個匆匆的過客,赤條條的來,終將一無所有的離開。
【第81句】:【禪語人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沒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所以,不要嬌慣自己,自己堅強才是人間正道。世上也沒有平白無故的福報讓你享用,多積福,才能多享福。
【第82句】:在現實生活中,你如果能存這樣的心:我今天努力地工作,是布施這個公司、是供養社會大眾,加薪與升遷非我所求,那是在行菩薩道。以菩薩的施舍心做工作,永遠不疲不厭,會越做越快樂。
【第83句】:【禪心佛語】道德用于為人處事,智慧用于明辯是非,禮儀用于接人待物,技巧用于買賣交易。
【第84句】:假使世間一切眾生都不知報恩,普度眾生的菩薩對他們也不會有任何嫌恨,而且不圖一絲回報,還會繼續幫助他們消除煩惱與痛苦。——布袋和尚
【第85句】:【羅狀元醒世詩其12】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為己謀。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第86句】:【禪語人生】勇敢,是鋒利的鋼斧,巖石也能劈開;怯懦,是卷刃的鈍刀,禾苗也難割斷。很難說什么是辦不到的事情,堅信一個信條:集中精力便會爭取最大效應。
【第87句】:【禪心佛語】地球提供給我們的物質財富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滿足每個人的貪欲。
【第88句】:做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行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你若不疑,人間不寒;你若不離,世界不遠;你若不恨,蒼天有暖;你若不語,四海升平。
【第89句】:如何圓滿成就做人與做事的功德呢?必須——心細、氣柔、愿大、志堅;如此,所作所為皆能順心遂愿。
【第90句】:修行的功夫層次千差萬別,方法也很多。可是如果少了“忍讓”和“消化掉”的功夫,那么即使獲取其他的法寶,也往往派不上用場。
【第91句】:【佛心禪語】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會美好,自己坦蕩才能感受生活喜悅,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壯觀。
【第92句】:學以奮為貴,事以恒為貴,識以博為貴,友以直為貴,誼以久為貴,鄰以睦為貴,昆以讓為貴,妯以諒為貴,體以健為貴,神以凝為貴,官以清為貴,政以廉為貴,家以和為貴,父以嚴為貴,母以慈為貴。
【第93句】:【佛心禪語】不要把過去的經歷當作包袱,要把所有的包袱都放下,不要計較是非得失。想讓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主觀愿望去發展,那是永遠不能兌現的癡心妄想。
【第94句】:不修無益苦行,于真諦法中,以勇猛心離邪思、邪行,行于正法,則心能安定平穩,精進不斷,法喜充滿,終至得到解脫。
【第95句】:【禪心佛語】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應當盡量少走“亡羊補牢”的痛苦之路,時刻將小事記掛于心,小心謹慎,則人生才會一帆風順。
【第96句】:【禪心佛語】慈心的反面即是嗔心,也是與善業相違背的。嗔心就像火,一旦燃燒,所有善法都會燒盡。因此嗔心如火這道理不可不知道。經典中也說,就算貪欲如山高,一剎那的嗔心也比之力量更大。
【第97句】:有很多事情,你自認為正確無比的,但實際愚不可及,固執就是其中的一樣。放下無謂的固執,冷靜地用開放的心胸去作正確的抉擇,每次正確無誤的選擇,將指引你走在永遠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第98句】:【心靈禪語】不要以為生命中有那些走不出的傷痛,來到這人間,就應當有足夠的喜悅和直面人生的勇氣,許多的煩惱會讓我們對生活產生許多的疑惑。家在何方,云攔霧遮。浮云散盡,家在眼前。
【第99句】:恒榮法師:煩由何來,惱從何生,生命是欣然還是悲傷、是光明還是蒼涼,就在于能夠承擔;就算其中包含許多言不由衷,重建一種內心的秩序,向前而且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