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因為家窮,大伯小時候只讀了兩年書。他常對我說:“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你可要好好學(xué)習(xí),不能再像我——睜眼瞎一個,拎起來不像粽子,捧起來不像糍粑的,干啥啥難啊!”(江蘇·儀征)
【第2句】:我家的雞不幸死了一只,媽媽很難過,可爸爸卻樂呵呵地說:“人倒霉,嘴走運,死了小雞吃一頓。”(安徽·安慶)
【第3句】:背著手爬泰山——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第4句】:【陳谷子爛芝麻】指陳舊,沒有價值。老舍《四世同堂》: “為怕祁老人提起陳谷子爛芝麻而忘了正事,他開門見山的 說明了來意。”
【第5句】:【打掉門牙往肚里咽】被人欺侮,無處伸冤,只好自己忍受。 成語:忍氣吞聲。清代《醒世姻緣傳》:“寵的那小荷香上頭 鋪臉,叫他像降賊的一般,打了牙往肚里咽。”
【第6句】:【千金難買一句話】(慣)形容人沉默寡言,不輕易說話。
【第7句】:【光棍眼,賽夾剪】(諺)光棍:聰明伶俐、深諳世故的人。夾剪:形狀像剪刀,用以夾取物件的工具。 指光棍有著非凡的眼力,能迅速識辨事物的本質(zhì)。
【第8句】:【吃柿子,揀軟的】捏柿子軟的不澀。謂欺侮老實人。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老楊!咱這回可得要看你的啦,看 看你是不是吃柿子揀軟的!”
【第9句】:隔墻點燈——誰也不沾誰的光
【第10句】:鱷魚的眼淚——可憐不得;假慈悲;掩蓋不了兇相
【第11句】:【狐貍再狡猾,總要露出尾巴】釋義:比喻偽裝終究要被識破而暴露出真相。例句:從現(xiàn)在掌握的情況看,刁金貴很可能是敵人有計劃潛伏下來的特務(wù)。魚沉得再深,總有個冒泡的時候,狐貍再狡猾,總要露出尾巴。他既要進行反革命活動,遲早要暴露反革命的嘴臉。
【第12句】:北極的冰川——頑固不化
【第13句】:【麻將】打麻將牌是我國一種群眾性的娛樂活動。“麻將”,也稱之為“麻雀”或“雀牌”,它究竟起源于何時,據(jù)專家考證,麻將的雛形應(yīng)該是明代盛行的馬吊牌,最先流行于江浙一帶。吳地方言,馬吊發(fā)言近似為馬鳥,雀又為鳥,所以演變?yōu)槁槿浮⒙閷ⅰjP(guān)于麻將是怎么來的,有多種不同的說法,這里只介紹一種主流說法。麻將既然又名麻雀,當(dāng)然與麻雀有關(guān)。一種說法認為麻將是由看守糧倉的小吏發(fā)明的,糧倉的一項重要任務(wù)就是防止雀患,捕雀就成為經(jīng)常的事務(wù)。倉官為鼓勵兵丁捕雀,就下發(fā)竹制籌牌記數(shù)酬勞,籌牌上刻有字,類似有價證券或獎券,可以用來作賭注定輸贏。后來,籌牌慢慢演變?yōu)橛螒蚬ぞ撸⒐潭ǔ尚停Q作麻將牌,即今天的麻將。麻將的玩法、術(shù)語等仍包含捕捉麻雀的成分,例如“筒、索、萬”。 “筒”的圖案是打鳥用的火槍的象形符號,幾筒表示幾具火槍;“索”即束,是用繩捆綁起來的鳥雀,“一索”圖案是一只鳥,“二索”以上圖案像竹節(jié),用來表示鳥雀的腳,官吏驗收時以鳥足數(shù)量計酬;“萬”即賞錢。此外,風(fēng)向影響準度,打槍時需考慮風(fēng)向,所以設(shè)“東南西北”風(fēng)。“中”即打中,受傷鳥出血涂上紅色表示擊中。“白”即白板,放空槍未擊中。“發(fā)”,即得賞錢發(fā)財。“碰”即“砰”,鳥槍聲。成牌之“和”應(yīng)為“鶻”,類似老鷹的一種猛禽,有了它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贏牌日“鶻(和)”。還有麻將中的“吃”、“杠”等術(shù)語無一不與捕捉麻雀有關(guān)。麻將雖好玩,但不要成癮,更不要賭錢,一旦沾賭,貽害無窮。
【第14句】:上午我在家看書,忘了媽媽吩咐我疊衣服的事。媽媽說:“你看你,真是一分鑿打一分眼。”(安徽·長豐)
【第15句】:爸爸買回一斤糖果,說是給媽媽吃的,我卻先吃了起來。媽媽見了說:“依了婆婆名,媳婦卻吃得牙齒疼。”(江蘇·海安)
【第16句】:【人家搬磚你搬坯,人家打狗你打雞】(慣)斥責(zé)人做事故意和別人不一樣。
【第17句】:【雞屁股拴線——扯蛋】(歇)扯:本指拉,轉(zhuǎn)指漫無邊際地閑談。 蛋:諧“淡”。指沒有根據(jù)地瞎說,或漫無邊際地閑聊。
【第18句】:【倒了八輩子霉】極言倒霉,糟透了。海外於梨華《尋》: “罵他是窮光蛋,嫁了他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 倒霉不挑好日子不順心的事情碰到一起。《小說月報》 (1980,9):“王老大來請假,真是倒霉不挑好日子,他哭笑不 得。”
【第19句】:懶散易生病,勤勞可健身。
【第20句】:【打退堂鼓】(慣)舊時官吏坐堂問事結(jié)束,擊鼓退堂。比喻做事中途退縮或改變主意。
【第21句】:【溫吞水退不得毛】殺豬,殺雞鴨,都需用開水退毛。此指 不果斷,不明朗。圖書:“溫吞水退不得毛,鈍刀子割不得 肉。態(tài)度曖昧,模棱兩可,吞吞吐吐,欲說不說,全是不行 的。”
【第22句】:【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第23句】:【人有前后眼,富貴一千年】(諺)前后眼:既能看清過去,也能遠瞻未來。指人做事倘能借鑒過去,遠瞻未來,不只看眼前利益,就能長久地享受富貴,無災(zāi)無禍。
【第24句】:【吃槍藥】(慣)比喻人火氣大,無端地沖人發(fā)脾氣。
【第25句】:【日食三餐,夜眠一覺,無量壽佛】(諺)指一天吃好三頓飯,夜里睡好一宿覺,吃好睡好,不操閑心,這便是健康長壽的要訣。 也作日食三餐,夜眠一宿,無量受福。 日圖三餐,夜圖一宿,白菜豆腐當(dāng)知足。
【第26句】:老鼠爬香爐——碰了一鼻子灰
【第27句】:【 沒三頓飽飯,有三頓飽氣】謂凈生氣,過不了好日子。西 戎《賴大嫂》:“唉,著實年歲大了,要是年輕二十年,我也得 和你離婚。跟上你,整天沒三頓飽飯,有三頓飽氣。”
【第28句】:【船到江心補漏遲】(諺)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補,已經(jīng)無濟于事。借指凡事必須預(yù)先防范,已經(jīng)造成的錯誤臨時補救便來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補漏遲,懸崖勒馬才收騎。 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馬到崖頭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29句】:【雪地里埋不住死人】(諺)雪地里埋死人,雪一消就顯露了出來。 比喻事實終究是事實,無論怎樣遮掩,瞞得一時,瞞不得長久。
【第30句】:【腳正不怕鞋歪】謂自己正派,不受壞的影響。周立波《暴 風(fēng)驟雨》:“走就走,誰還怕啥呀?你告我,架不住我沒有過 呀,腳正不怕鞋歪,走就走唄。”
【第31句】:【吃皇糧】(慣)皇糧:舊指朝廷發(fā)下的糧食。比喻吃公家的飯,靠工資生活。 也作“端公家飯碗子”。
【第32句】:【懶花貓吃死耗子】指做省力的事,不思進取。莫應(yīng)豐《將 軍吟》:“但范子愚認為那是懶花貓吃死耗子,沒有搞頭。”
【第33句】:【孫子有理打太公】做事不能看人的身份,而要看有理沒 理。高云覽《小城春秋》:“誰叫你不務(wù)正業(yè)啊!孫子有理打 太公!你做什么叔叔!還不給我滾!”
【第34句】:【自搭梯子自下臺】(慣)比喻給自己找借口擺脫窘境。
【第35句】:黃牛學(xué)馬叫——改不了聲調(diào)
【第36句】:【大伙心齊,泰山能移】(諺)泰山:我國五大名山之一,在山東省。 只要大家心齊,團結(jié)一致,就連泰山也能搬掉。指團結(jié)起來就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 也作“人心齊,泰山移”。
【第37句】:蓋房子請到箍桶匠——找錯了人
【第38句】:淘氣的小表弟把剛買的塑料管劃了一個大口子,結(jié)果挨了妗妗一頓揍。妗妗還說:“犯了錯就該打,打是親罵是恩,不打不罵是遠人。”(山西·太原)
【第39句】:【爛麻搓成繩,力能拉千斤】比喻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韓志君 等《籬笆·女人和狗》:“鍋里沒攪的,碗里沒舀的;爛麻搓成 繩,也能拉千斤。”
【第40句】:【 黃花菜涼了】拖延過久,失去時機。類似的:湯冷了,菜 涼了。成語:事過境遷。賈平凹《廢都》:“我早讓你去找院 長,后來才知道你沒有去,現(xiàn)在再不抓緊,黃花菜就涼了!”
【第41句】:【貪多嚼不爛】貪多力不勝任。清代《紅樓夢》:“那功課寧 可少些,一則貪多嚼不爛,二則身子也要保重。”
【第42句】:【添糧不如減口】(諺)過日子增添糧食,不如減少吃飯的人口合算。 指減少閑散的吃飯人口,是儉省節(jié)約最有效的措施。
【第43句】:【各師傅各傳授,各把戲各變手】(諺)把戲:雜技。一個師傅自有一套傳授技能的方式,一種把戲自有一套表演變幻的手法。指在技藝的傳授與表演上,各有各的路數(shù)。
【第44句】:近視眼捉螞蚱——瞎撲打
【第45句】:【山高有攀頭,路遠有奔頭】(諺)不要怕山高,山越高越有攀頭;不要嫌路遠,路越遠越有奔頭。指目標越是高遠,越能磨煉意志,成就大的事業(yè)。
【第46句】:【唐胖子掉在醋缸里——撅酸了】(歇)唐胖子:泛指游手好閑之徒。 撅酸:吃醋。指在男女關(guān)系上產(chǎn)生嫉妒心。
【第47句】:鄰居二哥高考落榜。“真是個驢不打不拉磨,人不打不成器。”大伯氣得一邊嚷嚷一邊要抄棍子打他。“一句鼓勵話,勝過十次打。”大嬸忙阻攔大伯,“條條道路能通羅馬,七十二行,行行陽光道,干別的也照樣會有出息的!”(湖南·瀏陽)
【第48句】:【水流船行岸不移】釋義:比喻任憑情勢多變,決心不動搖。例句:是困難啊!可是有句老話:“水流船行岸不移”,我們就得這么堅定,咬牙挺住。
【第49句】:放學(xué)后,我回到家,肚子很餓,平時最不愛吃饅頭的我,拿起一塊饅頭就吃起來。媽媽看著我笑笑說:“真是饑不擇食啊!”(河南·沈丘)
【第50句】:【付之東洋大海】(慣)比喻丟得遠遠的,不再理會。
【第51句】:【給個棗核兒舔】棗核兒不能吃,只能舔。謂用小利引誘。 申躍中《掛紅燈》:“可有些人,就錯打了定盤星。不知道人 家套鴿兒也得用個豆兒,釣魚鉤兒上要不放點食兒,魚也不 上鉤。人家給他個棗核兒舔,他就沒了脈了。”
【第52句】:不保溫的熱水瓶——沒有膽
【第53句】:近視眼打靶——目的不明
【第54句】:【朝山的不全是為了敬神】釋義:朝山:到山上的寺廟敬神。比喻在某種活動中人們會有不同的動機。例句:“事情可不簡單哪!這次革命可和土改有些不同。‘朝山的不是全為了敬神!一’
【第55句】:老蠶吐絲——自己封自己
【第56句】:【好心不得好報】(慣)指好心去幫助別人卻沒有得到好結(jié)果。 也作好人不得好報。 好心沒好報。
【第57句】:扁擔(dān)挑彩燈——兩頭美
【第58句】:【大膽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難行】鼓勵人做事要大膽。明代 《警世通言》:“大膽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難行。俺趙某一生 見義必為,萬夫不懼。”
【第59句】:閻王討債——催命鬼
【第60句】:鴨子吃糠殼——白歡喜;空歡喜;空喜一場
【第61句】:【山河易改,本性難移】釋義:移:改變。山河容易改造,人的本性卻很難改變。比喻多年形成的思想、習(xí)慣、作風(fēng)等不易改變。“易改”又作“好改”、“可改”。“本性”又作“秉性”、“稟性”、“狼性”。例句:高大泉說:“山河易改,剝削階級的本性難移。惡毒兇狠,不知羞恥,只認金錢不識人,就是他們的本性。”
【第62句】:【不行春風(fēng),難得秋雨】(諺)沒有和順的春風(fēng),就難得及時的秋雨。 比喻給別人以方便,也就會得到別人相應(yīng)的回報。 也作“不行清風(fēng),難下細雨”。
【第63句】:【卷鋪蓋】(慣)比喻被開除、辭職不干或收拾行李走人。 也作“卷鋪蓋卷兒”。
【第64句】:【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得了人家好處,不容易堅持 原則。張賢亮《河的子孫》:“不過,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 嘴軟。兩碗香噴噴的羊肉大米飯下肚,不給人家撂下些啥, 總覺得過意不去。”
【第65句】:老鼠見了貓——骨頭都軟了;落荒而逃
【第66句】:【有雞天也亮,沒雞天也明】釋義:比喻不管少了誰,事情照樣辦。例句:“你走,你走,走就走唄;一句話說到底:有雞天也亮,沒雞天也明!”
【第67句】:【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子】釋義:保密,連自家人都不能知道。例句:“你小聲些!這事兒可得保守秘密;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子,誰也不能給知道。”
【第68句】:【遠路無輕擔(dān)】任務(wù)雖輕,路程長,需要堅持,不可小視。 遠路,也說:百步。清代《何典》:“這里到鬼門關(guān),又不是三 腳兩步路;百步無輕擔(dān)的,怎好煩勞你?”
【第69句】:【撥開云霧見青天】(慣)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清除障礙,看到了希望。 也作“撥開烏云見青天”。
【第70句】:【燒香的趕起和尚來了】(慣)來廟里敬佛的香客,反倒要把和尚趕走。比喻做事違背情理。
【第71句】:【不站人前,不落人后】謂甘居中游,隨大溜。《川行隨想》: “你以后不會學(xué)奸點?不走人前,不落人后,比什么都強。”
【第72句】:【官大不壓鄉(xiāng)鄰】(諺)指官位再高,回到故鄉(xiāng)也不宜在鄉(xiāng)親面前擺官的架子,要官的威風(fēng)。 也作“官大青樹林,不壓鄉(xiāng)里”。
【第73句】:【不分青紅皂白】釋義:皂:黑色。不分是非,不論曲直。例句:“那‘小畜生’不分青紅皂白,就夾臉一嘴巴……”
【第74句】:【三請諸葛亮】劉備請諸葛亮出來輔佐他,曾三次到他的 住處(茅廬)拜訪。事見《三國演義》。借指難請,或禮賢下 士。成語:三顧茅廬。張孟良《兒女風(fēng)塵記》:“就是說討賬 比劉備三請諸葛亮還難!我要了多少次了,也沒討出個銅 子來呀!”
【第75句】:【賣完了小魚——光剩抓蝦】(歇)蝦:諧“瞎”。指事前無準備,事到臨頭急得手足無措。
【第76句】:一同學(xué)從前打架斗毆,無所不干;如今是助人為樂,勤奮向上。他爸爸高興地說:“大樓中的電梯能上能下,沙發(fā)中的彈簧可屈可伸。他開始走正路了啊!”(陜西·西安)
【第77句】:【裁衣不值緞子價】(諺)緞子:未裁剪的絲織品。指已經(jīng)裁剪或縫成的新衣,不如未裁剪的緞子值錢。也泛指凡經(jīng)改造的物品,都不及原物可貴。 也作“成衣不敵段兒價”。成衣:縫成的新衣。段兒:緞子。
【第78句】:【屋怕不穩(wěn),人怕忘本】(諺)房屋怕的是不堅固而倒塌,人怕的是忘記根本而失去人的本性。指為人要有良心,不得忘本。
【第79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預(yù)防意外事件發(fā)生。諶容《人到 中年》:“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任何意外的情況都是可 能發(fā)生的。”
【第80句】:一天,我站在樓梯口對媽媽說:“這樓梯真臟啊!”媽媽說:“說一尺,不如做一寸。那你就動手掃掃吧!”(湖北·漢川)
【第81句】:【爛泥搖樁,越搖越深】(諺)在爛泥里搖動木樁,越搖動木樁陷得越深。比喻做事陷入困境,越掙扎越陷得深,終至于不能自拔。
【第82句】:【雞一嘴,鴨一嘴】(慣)1斥責(zé)人在別人談話時亂插嘴。2比喻人多嘴雜,意見不統(tǒng)一。3比喻議論紛紛。
【第83句】:木魚兒改梆子——還是挨敲的貨;總是挨打
【第84句】:平時我在家里不愛勞動,有一次,我?guī)袜従蛹业膭⒛棠烫崃艘恍⊥八瑡寢屢娏诵χf:“你呀,真是內(nèi)懶外勤,喜壞外人。”(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85句】:【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諺)馬老實馴服,騎它的人就多;人忠厚軟弱,就有人來欺侮他。指人固然要善良,但不可軟弱,以免受欺侮。 也作馬善有人騎,人善有人欺。 馬善被人騎,人弱被人欺。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第86句】:【一鑊頭想刨出個金娃娃】釋義:比喻一下子就發(fā)大財,或取得巨大成績。例句:不說了,芒種心太高啊,一鑊頭想刨出個金娃娃!這馬占個人不說,還占一筆錢。
【第87句】:剖魚得珠——喜出望外
【第88句】:【一個鼻兒的罐子,豁著掄了】釋義:比喻不顧一切,與人相拼。例句:既然走到這步棋上了,就得一個鼻兒的罐子,豁著掄了;他成心要我死,我臨死也要皎他兩口!
【第89句】:【先生迷了路——在家也是閑】(歇)先生:民間對瞎子的戲稱。瞎子迷了路閑轉(zhuǎn)悠,坐在家里也是閑坐著,反正是一樣閑著不做事。比喻事情不值得花費心思去想去做。
【第90句】:【吃著碗里,看著鍋里】(慣)形容人貪得無厭。 也作吃著碗里,瞧著鍋里。 吃著碗里,盯著鍋里。 吃著碗里的,占著盆里的。
【第91句】:【 好人遭雷打】好心不得好報。類似的:好心挨雷打/變了 牛遭雷打。臺灣黃春明《鑼》:“人家說好心的挨雷打,一點 都不假。”
【第92句】:【擠破了門】(慣)形容人來得非常多。 也作“擠破了門框”。
【第93句】:【百尺高樓從地起】(諺)百尺高的樓房,也必須從平地建起。比喻任何大的事,都要從基礎(chǔ)抓起。
【第94句】:水面上看人——看倒了
【第95句】:【掏肚子涮腸】(慣)比喻竭力思索,絞盡腦汁。
【第96句】:搟面棍撈餃子——攪混一鍋湯
【第97句】:星期天,我去外婆的商店里玩,看見一位叔叔領(lǐng)著一位小姐姐在店前賣唱。外婆對那位叔叔說:“你應(yīng)該讓孩子上學(xué)。莊稼誤了是一季兒,孩子誤了是一輩兒。”(河南·許昌)
【第98句】:【 绱鞋不用錐子】針(真)好不用錐子,用針。針、真諧音, 表示贊揚。《人民日報》( 1981,10,24):“對此,農(nóng)民交口稱 譽:供銷社熱心方便群眾,是绱鞋不用錘子,真(針)好!”
【第99句】:口袋布做大衣——橫豎不夠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