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水清不養魚】條件太嚴格,會適得其反。語出《漢書》,原 句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或說:水越清,魚越 少。姚雪垠《李自成》:“也有些弟兄不是老八隊的老底子, 紀律就差些。有不少人勸我睜只眼,合只眼,說是水清不養 魚。”
【第2句】:【 絕戶生個敗家子】謂要他和不要他,均不好辦,無可奈 何。李曉明等《平原槍聲》:“他對劉中正就像是絕戶頭生了 個敗家子,留著吧,不成器;去了吧,可就這一個。”
【第3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少年時期不努力學習,沒有 本領,年老了悲傷也來不及了。老舍《桃李春風》:“少年不 努力,老大徒悲傷。你必須乘著年輕,打好根底!”
【第4句】:【渾身是口不能言,遍體排牙說不得】(慣)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滿身是牙也無法辯解。指遭受冤屈,無法說清楚。 也作渾身有口不能言,遍體排牙說不得。 渾身是口也說不清。
【第5句】:【提傀儡兒上戲場——少一口氣兒】(歇)傀儡兒:木偶戲里的木頭人。本指傀儡是死的,沒有氣兒;轉指人缺少志氣,沒有出息。
【第6句】: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7句】:閻王的爺爺——老鬼
【第8句】:【鐵板釘鋼釘——硬到家】(歇)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形容人性格極其剛強或態度十分強硬。
【第9句】:【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諺)更(geng):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個更次,每更兩小時。人在歡快中會覺得時間過得快,在寂寞無聊中會覺得時間過得慢。指時間過得快慢和人的情緒有關。 也作歡樂嫌夜短,愁苦恨更長。 寂寞恨更長,歡娛嫌夜短。
【第10句】:【良言難勸該死鬼】(諺)好話勸不轉非死不可的鬼。指對那些死心塌地不肯回頭的人,用多少好話也都沒有用,只能任其自然。 也作良言勸不醒該死的鬼。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第11句】:【捉大頭】(慣)比喻捉弄、哄騙老實人。也比喻哄別人花冤枉錢。 也作“抓大頭”。
【第12句】:【千里相送,歸于一別】(諺)送客到千里遠,最終也還是要分手的。 指送行只表情意,不必遠送。勸止送行者的常語。 也作千里送君,終須一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第13句】:五歲的小妹妹最愛吃花生。去年春天,我們在菜地里種了一片花生,小妹妹三天兩頭去看,總嫌花生結果慢。奶奶笑著說:“夏天青,秋天黃,不到季節上不了場。你這不是白著急嗎?”(河南·淇縣)
【第14句】:【海深不為深,友情第一深】釋義:比喻友情比海深。例句:錢萬利說:“海深不為深,友情第一深嘛!為人虛虛假假的不夠朋友,咱一見面,我就知你這人很實在。”
【第15句】:【鳥貴有翼,人貴有志】(諺)翼:翅膀。指鳥兒可貴的是有翅膀,可以自由飛翔;人可貴的是有志氣有智慧,能夠創建事業。
【第16句】:【重陽濕漉漉,穰草千錢束】釋義:漉漉:水漸漸滲下的樣子。穰草:田禾秸稈。謂重陽這天雨淋淋,一束秸稈值干錢。謂遭災年柴草昂貴。例句:重九日晴,則冬至、元旦、上元、清明四日皆睛;雨則皆雨,又主灶荒。……“重陽濕漉漉,穰草千錢束。”
【第17句】:鴨子吃田螺——眼朝上;眼向上看:不知滋味
【第18句】:【兒子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好】釋義: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好,人家的太太好。例句:“當然哪!”媽媽羞顏歡笑:“男人都一樣,兒子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好!”
【第19句】:【云往東,一場空;云往西,馬濺泥;云往南,水潭潭;云往北,好曬麥】(諺)指從云的走向上可判斷是否有雨:云往東走,無雨;云往西走,馬足濺泥;云往南走,暴雨來臨;云往北走,天晴。
【第20句】:一天早上,我起床遲了,顧不得吃早飯背起書包就往學校跑。中午放學回家,端起飯碗就吃。我對奶奶說:“今天的米飯做得真香。”奶奶笑著說:“不是今天的飯香,是肚饑好下麥仁湯。”(湖北·鐘祥)
【第21句】:扁擔騰空——誹謗(飛棒)
【第22句】:【無事不登三寶殿】(諺)三寶殿:佛殿,借指前往拜訪的人家。指專程來訪,總有緊要的事情。
【第23句】:【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釋義:雞狗的叫聲都能聽到,人們卻直到老死也不互相來往。這是老子的話,《老子》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現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單位之間,地區之間互不聯系,互不通氣。例句:黨委各委員之間要把彼此知道的情況互相通知、互相交流。這對于取得共同的語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這樣做,而是像老子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結果彼此之間就缺乏共同的語言。
【第24句】:【窮嫌富不愛】(慣)形容東西沒有價值,誰都不喜歡。 也作“窮嫌富不要”。
【第25句】:【臨死拉個墊背的】謂連累別人,或不能饒恕仇人。或說: 自己該死,別拉著別人墊背。梁斌《紅旗譜》:“咱滿有理的 事,這輩子翻不過案來,死的時候也得拉他墊背,我就是這 個脾氣!”
【第26句】:【鼻子長,礙了嘴】拉不開情面,不好說話。劉澍德《橋》: “不錯,他開了工錢,可是別人割地開七千,他給大家開五 千,鼻子長,礙了嘴,大家誰也不好意思爭。”
【第27句】:我整理了幾篇日記,讓姐姐幫我寄給報社寄去。誰知姐姐瞅了一眼說:“不行,不行,哪有你這種日記,東拉被子西扯氈,誰看啊!”我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陜西·成陽)
【第28句】:【桃李】“桃李”現在常用喻指學生。“桃李”本是兩種果樹,是誰把它們“移栽”到一起呢?“桃李”合用最早見于《詩經》,《詩經》中有“華如桃李”的詩句,不過,它還不是比喻學生。“桃李”一詞用于比喻學生,則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魏國有個大臣叫子質,他得勢的時候,曾培養和保舉過不少人,后來因得罪了魏文侯,他曾經幫助過的人沒有一個給他幫助的,他便獨自一人跑到北方去了。在北方,子質遇到一個叫子簡的人,就向他抱怨,埋怨自己培養保舉的人在自己有難時,怕被連累不肯為自己說句公道話。子質感到很傷心。子簡聽后笑著說:“春天種下桃樹和李樹,夏天可以在樹下休息納涼,秋天還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種下的是蒺藜(一種帶刺的蔓生植物),不僅不能利用它的種子,秋天長出的刺還會刺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要像種樹一樣,應該先選準對象,然后再加以培養。” 從此,人們就把培養人才比作“樹人”,把學生比作“桃李”。如唐代狄仁杰推薦了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后來皆為名臣,時人對狄仁杰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桃李”指代學生,流傳至今。
【第29句】:【拾到雞毛當令箭】見“拿了雞毛當令箭”。
【第30句】:【膠粘著胯】(慣)譏諷人走不動或行動遲緩。
【第31句】:【不鉆不穴,不道不知】(諺)物體不鉆就穿不出洞,意思不說就領會不清。指心意要表述清楚,不把話說清就容易引起誤會。 也作“不鉆不透,不說不知”。
【第32句】:【交人交心,澆樹澆根】釋義:交朋友要真誠。例句:“交人交心,澆樹澆根,人不能不講良心,也不能不識抬舉。”
【第33句】:【刀尖上過日子】(慣)形容在極其危險的環境中生活。 也作“在刀子刃上過日月”。
【第34句】:【到哪條河邊,喝哪條河的水】釋義:處在什么情況,采取什么樣的辦法。例句:馬國彪只好打斷她的哭聲,嬉皮笑臉地說:“翠花,到哪條河邊,喝哪條河的水。”
【第35句】:【紅娘】現常把為未婚男女牽線搭橋的介紹人稱為“紅娘”。這一稱謂源于元代劇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成于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茍慧生。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講述了一個優美的愛情故事:唐貞元年間,書生張君瑞進京趕考,與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識于蒲州東十里的普救寺,兩人一見鐘情,情愫暗生。由于老夫人從中作梗,一對情人苦苦相思。鶯鶯的丫環紅娘十分機靈,見小姐每日愁眉不展,便想辦法為他們穿針引線,傳遞情書,并將小姐的情況告訴張生。后來,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于不顧禮法束縛,和張生私訂終身。但是,老夫人知道此事后,要棒打鴛鴦,拆散他們倆。又是機智的紅娘勇敢地站出來,抓住老夫人的弱點加以要挾,使老夫人不得不承認既成事實,使得一對情侶終成眷屬。劇本是死的,只有搬上舞臺才能演活,才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演活紅娘的是京劇表演藝術大師荀慧生,他改編創作并成功演出了《紅娘》一劇,成為茍派的重要代表劇目。荀派傳人宋長榮被譽為“活紅娘”。
【第36句】:我由于貪玩沒有做完作業,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批評我說:“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還是努力學習吧!”(河南·淅川)
【第37句】:【核桃棗子一塊數】(慣)比喻不管好壞一樣對待。
【第38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第39句】:【拿孩子喂狼】(慣)比喻討好仇人,把好處拱手相讓。
【第40句】:【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韓信,淮陰人,西漢劉邦手下的將 領。有一次劉邦問他能夠指揮多少軍隊作戰,他回答說: “臣多多而益善耳。”借指越多越好。《續孽海花》:“不要注 重在一人,我們應當乘時事危急,組織團體,集合人才。如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第41句】:【仕無中人,不如歸田】見“官無中人,不如歸田”。
【第42句】:草鞋上拴珍珠——不值得
【第43句】:【廟里豬頭——有主】(歇)指女子已經有了婆家。也指東西已經有了主人。
【第44句】:【 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做不了具體事情。句末的文、武,亦 可換成表示其他職業的詞。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只有伯明一個兒子,卻極不長進,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只 有一樣長處,出來見了人,那周旋揖讓,是很在行的。”
【第45句】:罐子里養個王八——沒出息;出息不大
【第46句】:【有法兒開臺,無法兒收場】(慣)開臺:戲曲開演。比喻有辦法挑起事端,卻沒本事控制局面。
【第47句】:【鋸開大口兒】敞開口,不加限制。浩然《艷陽天》:“我是 不見兔子不撒鷹;沒個底碼兒在手里,我就是找著李鄉長, 也不能鋸開大口兒呀!”
【第48句】:【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慣)指人下落不明。
【第49句】:【見貧休笑富休夸,誰是長貧久富家】(諺)見窮家別笑他窮,見富家也別夸他富;因為窮不會常窮,富也不會久富。指窮富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可嫌貧愛富。 也作“窮休笑,富休夸,沒有長貧久富家”。
【第50句】:【水甕里捉鱉,手到擒來】釋義:比喻捕捉的對象絕對跑不了,輕易就能捉到。“擒“又作“拿”。例句:觀音保說:“到那時,不管他是金銀財寶,還是人命血案,我們就會是水甕里捉鱉,手到擒來。”
【第51句】:【名堂】人們對搞花樣、名目或故弄玄虛的人,喜歡說他們搞名堂。那么,“名堂”一詞是怎么來的呢?“名堂”由“明堂”演化而來。原來,上古帝王舉行盛典的場所稱“明堂”。漢武帝、武則天都提出要造選明堂。據說,武則天建成了明堂,被她的一個男寵一把火燒了。河北農村也有“立明堂”的習俗,不過用途與皇帝所建的明堂截然不同。遇到親人客死異鄉,尸骨無存,其親屬就在墳地內建一假墳,內埋死者牌位,叫“立明堂”。不論是建造假墳頭,還是掩埋死者牌位,都有一套迷信程序,都會有神秘色彩,故俗語常說:“搞什么鬼名堂!”即由此而來。“明”、“名”同音,如今便演化為“名堂”了。
【第52句】:【閻王好作,小鬼難當】指頭領清閑,手下人勞累。老舍《我 這一輩子》:“巡警一天到晚在街面上,不論怎樣抹稀泥,多 少能說會道,見機而作,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既不給官面 上惹麻煩,又讓大家都過得去;真的假的吧,這總得算點本 事。而作警官的呢,就連這點本事似乎也不必有。閻王好 作,小鬼難當,誠然!”
【第53句】:【深山出俊鷂,十字街頭出餓殍】(諺)鷂(ya。):-種猛禽,捕食鼠類等。殍(pia。):餓死倒地的尸體。 深山野林里會出俊美的人才,繁華鬧市里會有無力生存的人。指人才不擇地而生。 也作深山出俊鳥。 深林出俊鳥,山溝出鳳凰。 深山出俊鳥,大海出珍奇。
【第54句】:將帥無謀,累死三軍。
【第55句】:【沒骨頭的傘——支撐不開】(歇)本指張不開傘,轉喻人軟弱,打不開或支撐不了局面。
【第56句】:毒蛇脫皮——惡性不改
【第57句】:【土里滾,泥里爬】(慣)指整天在莊稼地里受苦受累地干農活兒。
【第58句】:【 外甥打燈籠,照舅】舅、舊,同音借用,指情況沒有變化,還 是老樣子。浩然《艷陽天》:“會不會批評批評,檢討檢討,往 后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呢?”
【第59句】:大伯家的小姐姐能說會道,姑姑家的小表弟卻不善表達。奶奶笑著對我說:“你小姐姐說起話來有梗就能添出個葉,有苗就能說出朵花;你小弟可差遠了,他是茶壺里煮餃子,肚子里有貨嘴里卻吐不出。”(黑龍江·哈爾濱)
【第60句】:【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釋義:比喻互不相干,各走各的路。你好你的,我不稀罕。例句:“蕭支書,反正我把話說給你了,今年土地不分紅,我的困難解決不了,解決不了我就單干,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第61句】:菜刀切藕——片片有眼
【第62句】:生孩子不叫生孩子——下(嚇)人
【第63句】:【登鼻子上臉】(慣)比喻越來越放肆。 也作踩著鼻子上臉。 踏著鼻子上臉。
【第64句】:【蒼蠅碰巴掌】(慣)比喻自找倒霉。
【第65句】:【春光一刻值干金】釋義:形容春天時光極寶貴。例句:時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別耽誤時間了,你是領頭的,你提個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第66句】:【 掰不開鑷子夾得緊,松不開】多指忙不過來。相關的: 掰不開蒜。浩然《山水情》:“就是眼下的活兒正緊得掰不開 鑷子,出去太多的人,社員有意見,我在班子里也不好說 話。”
【第67句】:【頭醋不釅徹底薄】(諺)釅:液汁味道濃烈。釀造的醋如果頭茬酸味不濃,那二茬、三茬的醋味肯定很淡。比喻事情如果起點低,往后就定然高不了。 也作頭醋不酸,到底兒薄。 頭醋不酸,二醋不辣。 頭醋不酸,徹底皆薄。
【第68句】:【天下人管天下事】(諺)人世間的事情,就該由人世間的人去管。指對社會上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人人都有權過問,有權管理。
【第69句】:【矮子里選將軍】(慣)比喻在能力較差的人中間挑選相對出色的。 也作矮子隊里選將軍。 矮子里拔將軍。
【第70句】:【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釋義:比喻母親疼愛兒女。例句:正像俗話說的: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少有少疼,多有多疼;就算最不待見的那個也十指連心!
【第71句】:【小子不吃十年閑飯】見“男孩子不吃十年閑飯”。
【第72句】:豺狼露出笑臉——多加小心
【第73句】:撐著陽傘戴涼帽——多此一舉
【第74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雖是外來語,但已經普及化,甚至成了人們的口頭禪,在遇到險情時,便無自主地喊一句“阿彌陀佛”。那么,阿彌陀佛是怎么來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阿彌陀佛”是梵文的音譯,是大乘教佛名。“阿”是沒有之意,“彌陀”是無限量的意思。“佛”是極聰明人的意思。阿彌陀佛是一位佛的名號,這個佛的壽命無窮無盡,永遠不老,年歲無限。同時,他身上的光明也是無限的,照耀起來可以達到無窮無盡的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會見到他的光明,所以又稱作“無量壽佛”或“無量光佛”。將“南無”和“阿彌陀佛”連在一起,用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向阿彌陀佛致敬!”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負責管理這個人人向往的地方。他在佛教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在許多寺院佛殿中,阿彌陀佛與佛祖、藥師并列而坐,即佛經常說的“三尊”,由此可見阿彌陀佛的地位之高。阿彌陀佛出家前也和佛祖一樣,是一位令人羨慕的王子,自愿拋棄尊榮地位,投身于佛教事業,以普度眾生為己任,為此他一心學佛,進步很快,脫穎而出。據《阿彌陀經》說,如果誰能念他的名號,且心中不亂,不染雜念,長此以往會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消除人生中的一切罪障。平時多念“阿彌陀佛”能消災免難,可獲如意吉祥。如遇有急難,只要誠心念幾句“阿彌陀佛”,佛力就會助佑,逢兇化吉,遇難呈祥。所以,無論是佛家,還是俗人,“阿彌陀佛”總是掛在嘴邊。
【第75句】:【求人者常畏人,受人求者常驕人】(諺)求人的人常有一種畏怯的心理,接受人求助的人總有一種傲慢的心理。指求人幫忙和答應幫別人忙,心態迥然不同。
【第76句】:【老馬嘶風——英心未退】(歇)老馬面對烈風仍嘶鳴,馳騁千里之心不減當年。指老年人雄心未衰。
【第77句】:【上山捉虎,下海擒龍】(慣)比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也作上山擒虎,下海捉龍。 上山打猛虎,下海擒蛟龍。
【第78句】:木偶談戀愛——呆頭呆腦
【第79句】:【桃三杏四,梅子十二】(諺)指各種果樹從栽培到結果實,時間有長有短,桃三年,杏四年,梅子十二年。 也作桃三杏四梨五年。 桃三杏四梨五年,棗子當年便還錢。
【第80句】:六月里的雷陣雨——來得猛,去得快
【第81句】:【打虎不倒被虎咬】(諺)比喻制伏不了強敵,定會遭到強敵的反撲,后患無窮。 也作打虎不著,反被虎傷。 打虎不死,遺患無窮。 打虎不死反傷人。
【第82句】:【里外不是人】(慣)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第83句】:【心欲專,鑿石穿】(諺)欲:要。 只要心意專一,不難把大石鑿透。 指心專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第84句】:蘆葦塞在竹筒里——空對空
【第85句】:【揭債還債,窟窿常在】(諺)揭:借債。窟窿:原指洞,借指經濟上的虧空。借來新債,歸還舊債,這債務是永遠歸還不清的。指“揭債還債”的辦法不可取。
【第86句】:【錢無耳,可暗使】(諺)錢沒有耳朵,但使用起來卻很聽話,什么事情它都能辦成。舊指錢財魔力無窮,可以暗中運動,能役鬼,能通神。 也作錢無耳,可使鬼。 錢無耳,鬼可使。
【第87句】:三個手指頭撿田螺——十拿九穩
【第88句】:【涼了半截】(慣)1指因受到打擊或失望而感到灰心喪氣。2因某種原因而事情辦不成。 也作涼了大半截。 冷了半截。
【第89句】:【家看女,村看男,露貧顯富是孩子的臉】(諺)指家庭是否和睦、興旺,從女人身上可以看出;村莊是否有生氣,從男人的精神面貌上可以看出;家道是貧是富,從孩子的面顏上可以看出。
【第90句】:晚上,特別悶熱,我們一家人到院子的葡萄架下乘涼。突然,從南邊天空閃出一道電光,并傳來隆隆的雷聲。媽媽說:“東閃太陽西閃雨,南北閃來擋不住。看來要大雨傾盆了。”(廣西·賓陽)
【第91句】:【疏秧大肉,疏禾大谷】(諺)疏:稀疏。秧苗稀了,能使稻米豐滿;禾苗稀了,能使谷穗碩大。指種莊稼,禾苗宜稀不宜稠,稀田的產量勝過稠田。
【第92句】:【趙錢孫李】“張王李趙遍地劉”是中國的五大姓氏,為什么《百家姓》不把他們列在篇首,而讓“趙錢孫李”開篇呢? “趙”姓在《百家姓》中為什么居于第一位?關于這個問題,宋人王明清已經作出了考證。他認為,《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問題,和編輯者及其所處時代有關。《百家姓》出自五代十國吳越國的一個儒者之手,之所以將“趙”排在第一位,是因為當時吳越國是宋的附屬國,奉宋為正朔,而“趙”姓是宋朝的“國姓”,故將趙列為第一姓。“趙”姓之后的“錢孫李”及“周吳鄭王”排序也是類似的原因:吳越國的國王姓錢,其正妃姓孫,李是南唐國姓,“周吳鄭王”四姓都是吳越開國者錢镠寵妃們的姓氏。
【第93句】:【無可無不可】(慣)1指沒有什么絕對可以,也沒有什么絕對不可以。2指對事情沒有主見或拿不定主意。3指不固執己見,怎么都行。 4形容高興得不知怎樣才好。 也作“無可不可”。
【第94句】:【說嘴郎中無好藥】(諺)說嘴:自我夸耀。郎中:稱中醫醫生。指喜歡自我吹噓的醫生,往往沒有治病的本事。也泛指愛自夸的人,總沒有多少真才實學。 也作“說嘴大夫沒好藥”。
【第95句】:【披著羊皮的狼】兇惡者偽裝成溫順者。香港阮朗《香港 風情》:“碧姬是瞎了眼睛,連披著羊皮的狼——她都愛!”
【第96句】:爺爺三天兩頭讓奶奶給他做玉米面餑餑吃。我問爺爺:“您怎么那么愛吃玉米面餑餑?”爺爺笑著說:“魚生火,肉生痰,玉米‘面餑餑保平安。你看,爺爺已經七十多歲,身體還這樣硬棒!”(河北·豐寧)
【第97句】:【夾著尾巴】(慣)1形容狼狽逃跑的樣子。2比喻隱瞞錯誤。3形容隱藏張狂本性。
【第98句】:【日飼貓,夜飼狗】(諺)飼:喂。 貓要白天喂,夜里不喂,貓會捕食老鼠;狗要晚上喂,喂飽了,才能巡夜防守。指喂貓喂狗,要在時間上注重功效。 也作“朝喂貓,夜喂狗”。
【第99句】:【兩眼一抹黑】(慣)1比喻新到一個地方,什么人也不認識,什么情況也不了解。2指沒文化,不識字。 也作兩眼一麻黑。 兩眼墨黑。 睜眼一抹黑。
上一篇:最實用勵志文案,直擊人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