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爸爸和媽媽吵了嘴。爸爸說:“打盆說盆,打罐說罐,你不要扯得簸籮亂動彈;東一榔頭,西一斧子,光提那猴年馬月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媽媽說:“路走錯了能拐回來,話說錯了又拐不回來,我不說了行不行?”(河南·許昌)
【第2句】:【節約油,油滿罐;節約錢,錢滿串】(諺)串:也作貫,舊時錢制,干錢為一串。在油上節約,油罐常滿;在錢上節約,錢柜常有積蓄。 指節約是致富的條件。
【第3句】:【黃忠人老心不老】釋義:比喻人老志不衰。例句:好啊!咱說這年紀上了,再趕不上世道兒。誰知道又要組織群眾,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日本鬼子,你來吧!咱黃忠人老心不老!
【第4句】:鄰居二大娘傳閑話,被當事人知道了,兩家吵了起來。媽媽對我說:“屋里說話屋外聽,草叢里說話露水聽。沒有不透風的墻,蚱蜢過去還有個影兒呢!記住,為人要光明磊落,別在人前亂說人。”(河南·南陽)
【第5句】:【 狗改不了吃屎】本性難移,壞毛病改不了。成語:惡習難 改。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真是狗改不了吃屎,這樣 便宜他都不撿。”
【第6句】:自鳴鐘斷了發條——全身不活絡
【第7句】:【柴米夫妻,酒肉朋友】(諺)有柴有米,夫妻間才能安然度日;有酒有肉,朋友間自可你來我往。指人際關系,必須有物質條件作基礎才能建立。 也作“酒肉朋友,柴米夫妻”。
【第8句】:【吸煙】“吸煙”有害健康,現在全世界都在公共場所禁煙,有的國家還實行全面禁煙。那么,誰是吸煙的始作俑者呢?吸煙,起源于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在古代印第安人部落,吸煙是首領的特權,是一種高貴的象征。當時是用一種白蠟木做桿,大理石或紅塊滑石制成的卡梅特煙斗吸煙。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同時也發現了煙草。據說西班牙、葡萄牙的水手們把吸煙的習慣帶回歐洲。但在很長時間里,煙草在歐洲都不為人們接受。后來,英國女王召見英國爵士雷利,并觀看了他的吸煙表演。如此一來,吸煙很快在英國流行起來,逐漸遍及歐洲,乃至流傳世界各地。中國的古裝戲有酒無煙,中國人吸煙是受歐洲吸煙習慣的傳染。
【第9句】:糧庫里頭一粒米——有它不多,無它不少
【第10句】:【插起招軍旗,就有入伍兵】(諺)招軍旗:招募兵士的招幌。比喻事情只要有人號召,就有人聞風響應。 也作“插起招軍旗,自有吃糧人”。 吃糧:當兵的吃公家的糧餉。
【第11句】:【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釋義:能否相識(也指結婚),不在距離遠近,而在有無機緣。例句:宋江聽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第12句】:【得了便宜賣乖】得了好處,還說自己不想要。得,也說: 討。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真是名利雙收,得了便宜 賣了乖,再也沒有這么美的事了。”
【第13句】:【喝不喝先掂給你一壺】強令為難。《小說月報》(1980,2): “很明顯,這是在給隊長出難題。喝不喝先掂給你一壺。”
【第14句】:【半天里抹糨子——糊云】(歇)糨子:漿糊。糊云:諧“胡云”。指信口胡說。
【第15句】:蝗蟲打噴嚏——滿嘴莊稼氣
【第16句】:布機上的梭子——不打不走;直來直去;直進直出;直出直入;去了又來
【第17句】:【拆爛污】(慣)拆:排泄(大小便)。 爛污:稀屎。比喻把事情弄得無法收拾。
【第18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第19句】:【鳳凰不入烏鴉巢】(諺)鳳凰:傳說中的鳥中之王。烏鴉:鳥,全身羽毛黑色。鳳凰不會進入烏鴉的窩。比喻清白的人不去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家。
【第20句】:擠牙膏——點一點來
【第21句】:【洞庭湖的麻雀——見過大風浪的】(歇)洞庭湖: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比喻人見過世面,經歷過大的風浪。
【第22句】:【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指青春期少女的一種心態,希望自 己永遠年輕。類似的:年年小姐十八歲。王朔《編輯部的故 事》:“哪怕你真想照著那廣告里說的‘今年三十明年十八’ 出來,哥心里也有個準譜。”
【第23句】:【推開天窗說亮話】見“打開天窗說亮話”。
【第24句】:【—粒谷子千滴汗】糧食來之不易。類似的:十粒汗珠一 粒糧。古華《芙蓉鎮》:“而且和泥水、土地打交道,一天到晚 嘴巴都閉臭,身上的汗水干了又濕,濕了又干;真是一粒谷 子千滴汗啊。”
【第25句】: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在跳繩比賽中獲得了區運動會的第一名,老師號召我們大家向他學習時說:“體育鍛煉記心上,生龍活虎身體棒。”(河南·三門峽)
【第26句】:這幾天,我天天偷抹表姐的口紅,被媽媽發現了。媽媽說:“丑人多作怪,癩子找花戴。再打扮,也好不到哪兒去。”(安徽·天長)
【第27句】:【聾子不怕驚雷響】對后果沒有顧慮。張資平《梅嶺之 春》:“他們號稱學士又何曾有什么學問!普通科學程度還 夠不上,說什么高深學問!但他們回來居然說要辦大學了, 真是聾子不怕雷!”
【第28句】:【閉著眼睛說瞎話】(慣)指不顧事實地胡說。 也作“閉著眼睛胡說”。
【第29句】:【事有湊巧,物有偶然】(諺)湊巧:恰巧湊合到一處。偶然:意想不到的巧合。指天下事,往往有完全出入意料、恰巧湊合到一起的。 也作“物有偶然,事有湊巧”。
【第30句】:【不怕鬧的歡,就怕拉清單】拉清單,借代算總賬。指為非 作歹日后要被清算。孫犁《風云初記》:“不怕鬧的歡,就怕 拉清單,你說的對!”
【第31句】:爸爸有時飯吃得少,就怪媽媽飯做多了;有時吃得多,又怪媽媽飯做少了。媽媽生氣地說:“你的肚子是橡皮肚,緊的時候吃不了,松的時候又填不滿,叫我怎么估計呢?”(四川·西昌)
【第32句】:隔墻點燈——誰也不沾誰的光
【第33句】:離開人民找不到幸福,愛祖國才有好生活。
【第34句】:高二叔跑運輸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資做生意。高二嬸膽怯地說:“上次欠的債咱才剛還上,你心又癢癢了?你可別前腳出了螃蟹窩,后腳又踏進爛泥塘。悠著點吧!”(河北·石家莊)
【第35句】:老太太買肉——不要筋(緊)
【第36句】:【老虎掉進山澗里——傷人過重】(歇)山澗:山間的水溝。重:諧“眾”。指傷害的人太多。 也作“老虎掉在山澗里——傷人太重”。
【第37句】:【士別三日,刮目相待】(諺)刮目相待:拭亮眼睛,重新審視,重新評價。讀書人三天不見,就要另眼看待。指讀書人進步快,變化大,不可等閑視之。 也作“士三日不見,當刮目相待”。
【第38句】:姑姑來我們家,我想留她多住幾天。爺爺聽了說:“親戚常轉,不能常站。”(甘肅·臨澤)
【第39句】:【鐵煉成鋼,兵練成將】(諺)鐵經過千錘百煉就能鍛成好鋼,士兵經過千錘百煉就能成為好將領。指艱苦鍛煉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
【第40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釋義:七級浮屠:七層塔。救人性命,功德無量,比造七層塔禮佛還要好。浮屠:又作“浮圖”。例句:慧澄道:“夫人勿怪。這官人為夫人幾死,貧姑慈悲為本,設法夫人救他一命,勝造七級浮圖。”
【第41句】:媽媽愛說愛笑,瀟灑樂觀;爸爸終日悶悶不樂,寡言少語。一天,奶奶勸爸爸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常喜常樂,勝吃良藥;遇難不愁,健康長壽!”(新疆·拜城)
【第42句】:【放過的爆竹——聲勢已盡】(歇)本指爆竹已經失去聲響和勢焰,轉指人完全失去了聲威和氣勢。
【第43句】:【不到時候不開花】不到時候不結瓜需要等待條件成熟。 西戎《燈心絨》:“人常說:不到時候不開花,不到時候不結 瓜。社里經濟力量大了,該辦的事,一樣一樣就辦成了!”
【第44句】:井底的青蛙——見識淺:所見有限
【第45句】:【帶著鈴鐺去做賊】(慣)形容人愚蠢,需要保密的事卻大張旗鼓地宣傳,自己壞自己的事。
【第46句】:【擔水向河里賣】(慣)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
【第47句】:【嚼字眼】(慣)形容過分地斟酌字詞。
【第48句】:【豬八戒撞上羅剎女——甘拜下風】(歇)羅剎女:《西游記》中人物,即鐵扇公主,牛魔王的妻子。 《西游記》中描寫,唐僧取經途中受阻火焰山,向羅剎女借芭蕉扇滅火,羅剎女不借,打斗時,豬八戒不敵羅剎女。指心甘情愿地承認不如別人。
【第49句】:小松近來總是悶悶不樂的,他媽媽說:“他呀,好像別人借他的好大麥,還了他老鼠屎似的。”(四川·達縣)
【第50句】:【一根棍子吞到底】釋義:比喻橫下一條心,干到底。例句:拿我來講,那我是打定主意,一根棍子吞到底。反正苦瓜種下了,就剝開臉皮搞。
【第51句】:喝飽了黃連水——滿肚的苦
【第52句】:【打是疼,罵是愛】(諺)指對后代或部下嚴格管教才是真正的關心和愛護。也指夫妻之間的沖突常常是愛的表示。
【第53句】:電視里演的節目——天南地北都看到
【第54句】:【黑狗吃食,白狗擋災】(慣)吃食:這里指偷食。比喻懲罰錯了對象,冤枉了人。
【第55句】:【三年郎中妻,抵得半個醫】(諺)郎中:中醫醫生。指醫生的妻子經常見識醫生治病用藥,自然就懂得些藥性和醫理。也泛指長期經見事物,就會熟悉懂行。
【第56句】:【大年初一捉個兔子——有它也要過年,沒它也要過年】(歇)比喻有沒有某人或某物都不會影響事情的進展。
【第57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見“黃山歸來不看山”。
【第58句】:【燈不亮要人剔,人不明要人提】(諺)指油燈不亮,需要人剔去燈花;人一時糊涂,需要別人從旁提醒。
【第59句】:【 秋風掃落葉】形容來勢迅猛,迅速掃除。張孟良《兒女風 塵記》:“救濟院的傳染病還在流行,孩子們像秋風掃落葉一 樣接連著死去。”
【第60句】:我和媽媽趕集,街上有人叫我們在他家里吃飯,媽媽說了些客氣話就走了。路上,我問媽媽為什么不在他家吃飯,媽媽笑著說:“小饞貓,你懂個啥?這叫‘街上人,半張臉;叫吃飯,不拿碗’。”(河南·商城)
【第61句】:【有錢常記無錢日】(諺)指有錢時必須常常記取沒錢時的困苦,只有如此,才能厲行節約,才能保持人在清貧中的種種美德。
【第62句】:【擔遲不擔錯】(諺)寧可擔當拖延了時間的責任,也不要讓事情出差錯。指出差錯比拖延時間更干系重大。
【第63句】:課外活動時,整個校園都是學生在活動。一個下地干活的農民路過這里看見了,說:“你看,就跟魚泛池一樣。”(河南·新野)
【第64句】:大姐姐抱著個小孩兒,一位阿姨見了說:“啊,這是誰家的孩子啊,長得多粉!”(河南·鄭州)
【第65句】:【把吐出來的苦水再喝進去】(慣)比喻重新受苦受難。
【第66句】:【一個籬笆三棵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釋義:說明人需要別人幫助。例句:“俗話講,一個籬笆三棵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不是好漢,但我手下需要幾個得力的人。……”
【第67句】:每年春節,在省城工作的姑姑總要回來接奶奶去她那兒過年,可奶奶說什么也不去。這一次,我忍不住問奶奶為什么不去。奶奶摸著我的頭說:“金窩窩銀窩窩,不如自己的窮窩窩。我待在自己家,心里舒坦。”(河南·內鄉)
【第68句】:拖拉機追火箭——天差地遠
【第69句】:【武大郎捉奸——有心無力】(歇)指有心去做,但能力不行。
【第70句】:王大媽站在棉田里,望著得了枯萎病死去的棉花嘆道:“唉!這棉田里黃鼠狼打架都看得見,還指望什么好收成呢?”(江蘇·鎮江)
【第71句】:【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諺)秀才:明、清稱府、州、縣學的生員,后泛指讀書人。舊指讀書人閉門苦讀,足不出戶就可知道天下大事。 也作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第72句】:媽媽平時喜歡與人拉家常。一天,她出門辦事,臨走時爸爸囑咐她:“女同志不要站哪兒成井,坐哪兒成坑,做事要放槍收馬,利索點!”(安徽·霍邱)
【第73句】:月光下散步——形影不離;形影相隨
【第74句】:【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時間久了,情況容易衰敗或惡 化。明代《警世通言》:“人無干日好,花無百日紅!你一日 無錢,他翻了臉來,就不認得你。”
【第75句】:【紅皮蘿卜白心子】釋義:比喻假裝進步,表里不一。例句:誰他媽的要紅皮蘿卜白心子,可別怪我二光不講交情。
【第76句】:【拄棍要拄長,結伴要結強】(諺)指拄拐棍要拄長的,長的穩當;結伴當要結強的,強的可靠。
【第77句】:【菠菜煮豆腐,一清二白】釋義:比喻清楚明白,沒有差錯。也比喻彼此關系清白。例句:他們眼如鼠,心如虎。這些人,菠菜煮豆腐,一清二白,誰跟他打私交啊!
【第78句】:【騎驢的不知趕腳的苦】(諺)趕腳:趕馬趕驢的腳夫。騎在驢背上的人,體會不到隨在驢后趕腳的人跑路的辛苦。借指幸運者難以體會到厄運者的苦愁。
【第79句】:荒墳上耍大刀——嚇死鬼
【第80句】:白開水畫畫——清(輕)描淡寫
【第81句】:【 前怕狼,后怕虎】謂膽小怕事,顧慮重重。類似的:前頭 怕狐貍,后頭怕野貓。成語:瞻前顧后、畏首畏尾。韓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網》:“說話、辦事兒,不能總是前怕狼,后怕 虎!”
【第82句】:【上氣不接下氣】(慣)形容呼吸急促或喘不上氣來。 也作上氣兒接不著下氣兒。 上氣接不上下氣。
【第83句】:【膽小如鼠,心兇如狼】釋義:形容人膽小、心狠。例句:此地事無一定,書店也早已膽小如鼠,心兇如狼,非常難與商量。但稿子放在上海,究竟較易設法,勝于藏在北平箱子里。
【第84句】:天快黑了,王伯還想再拉一車糞。王大媽說:“東山日頭一大堆,有多少鴨子趕不到河里去啊?還是明天再拉吧!”(河南·郟縣)
【第85句】:鄰居家靠擺攤賣菜發了起來,爸爸說:“真是挑擔不如背菜籃,賣豬不如殺豬,看來要想賺錢,靠笨做還不行。”(江蘇·丹陽)
【第86句】:【刨土圪垃】(慣)土圪垃:土塊。 指以種地為生。
【第87句】:【肩膀頭子扛著一張嘴】(慣)指只知道吃。
【第88句】:水桶爛了底——兩頭空
【第89句】:【虎瘦雄心在】(諺)瘦:瘦弱。比喻志向高遠的人,縱然年老體弱或遭遇坎坷,銳氣不會減退。 也作“虎瘦雄心在,身死骨不倒”。
【第90句】:【指桑樹罵槐樹】(慣)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是罵那個人。
【第91句】:山豬嘴里的齙牙——包不住
【第92句】:八哥兒的嘴——跟著人說話
【第93句】:【千軍萬馬難過獨木橋】謂人多機會少,事情難辦。即所謂 瓶頸效應。《中國青年》(1981,23-24):“片面追求升學率 確實把中學生的路搞得越走越窄。正如有的同志說的:這 樣下去,簡直是驅趕著千軍萬馬去過獨木橋。”
【第94句】:【盜雖小人,智過君子】(諺)盜賊雖說是小人,但其機智程度,往往超出常人。指智謀的高下并不完全受社會文明層次的制約。
【第95句】:【不圖鍋巴吃,不在鍋邊轉】(諺)比喻不是為了某種利益,就不會有行動。
【第96句】:【賣后悔藥】(慣)比喻事后懊悔。
【第97句】:【寧吃對蝦一口,不吃雜魚半簍】(諺)對蝦:肉味鮮美,是我國的特產之一,市場上常成對出售,故稱。 寧可品嘗一口對蝦,也不吃成堆的雜魚。指食品寧可少而鮮,不要多而雜。
【第98句】:刨嘴吃刨花——沒個飽
【第99句】:【桑樹上脫枝柳樹上報】(慣)比喻把罪名加到不相干的人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