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活著,是因為關愛與求知。如果把關愛的范圍擴大,由己及人及眾生,那就是慈悲了。如果把求知的深度延展,由物及心,那就是智慧了。
【第2句】:【禪心佛語】人生的空虛不在于人的孤獨,而在于心的寂寞;人生的智慧不在于觀察,而在于分辨;人生的尋找不在于千山萬水,而在于咫尺之間;人生的境界不在于跟隨,而在于自我探求;人生的檔次不在于外在的包裝,而在于內在的品質;人生的成敗不在于環境的優劣,而在于你對人生的態度。
【第3句】:【~惜緣~】在晨鐘暮鼓中,初雪飄落,初雪消融,世間萬物大約都是這樣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吧。說:我想忘記。佛說】忘記并不等于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而不是刻意。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的擁有的更多。
【第4句】:人生是一趟單程車,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好好善待自己,珍惜今天,期待明天。那些走過的,錯過的,都不再回來;丟掉的,失去的,都不復擁有。所以我們不要走得太匆忙,該愛的要用心去愛;該留的,要真誠挽留;該感受的要充分感受,該珍惜的要好好珍惜。
【第5句】:【禪心佛語】對一個女性最有害的東西,就是怨恨和內疚。前者讓我們把惡毒的能量對準他人;后者則是掉轉槍口,把這種負面的情緒對準了自身。你可以憤怒,然后采取行動;你也可以懊悔,然后改善自我。但是請你放棄怨恨和內疚,它們除了讓女性丑陋以外,就是帶來疾病。
【第6句】:【一日禪心】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同行的人,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無論你博覽多少群書,依舊無法做到淡定從容。無論你多么深曉人間世事,依舊無法做到淡定從容。世間百態,必定要親自品嘗,才知其真味;漫漫塵路,必定要親力親為,才知曉它的長度與距離。
【第7句】:【禪語人生】一句無心的話可能引起一場爭斗,一句殘酷的話可能會毀壞一個人的生活,一句及時的話可能會平復波浪,一句充滿愛心的話可能會治逾別人的傷口。
【第8句】:【禪心佛語】共業推動著歷史及宇宙的流行運轉,這股巨大力量所形成的局面,即是眾生所共同承受的果報。普渡眾生的目的,在于以大眾的力量來轉回,所以我們要自利利他,有因緣就要度人學佛。
【第9句】:【禪心佛語】平常生活中盡量不要起嫉妒心、怨恨心、貪求心、吝嗇心、憤怒心、得意心,一旦有這類情緒出現,趕快念佛、觀呼吸、觀念頭的起伏。如果心能立刻靜下來,并且隨時隨地不起煩惱,就是開悟。
【第10句】:【禪心佛語】多一點微笑,許是愁緒離心遠了點,快樂離心便近了些。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因為微笑著,所以時時心暖。有時,看老樹畫畫的任何一幅作品,心也都是微笑著的。
【第11句】:【禪心佛語】順境和逆境是分別出來的。如果你執著了,心浮躁了,一切境遇都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安靜了,一切境況都是順境。放下不是放棄,輕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隨緣不是隨便,不執著不是不負責任。持一份豁達,懷一份包容,腳踏實地的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個腳步。
【第12句】:【禪心佛語】然迷悟更依真妄相持。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勞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而影滅。若無心妄照,則萬累都捐,若任運寂知,則眾圓起。
【第13句】:你生活的起點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你能到達哪里。心是身體最忠實的奴仆,盡管身體穿著華貴保暖的衣裳,心一恐懼,再保暖的衣裳也禁不住身體發抖;盡管眼前擺著美好的食物,心一警戒,再美好的食物也咽不下喉嚨;盡管旅舍陳設豪奢,心一憂急,再氣派的床褥也筑不成夢鄉。
【第14句】:就算全世界都是壞人,我們也要做個好人,因為在社會上精進,是不能沒有勇氣和堅持的。不管是出家眾或在家眾,都要記住永遠要保持對世界的尊重、關愛和信心,“不管這世界多昏暗,都要堅持做一盞明燈。”
【第15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原諒不了的人和事都原諒了;原本要死要活想擁有的東西,現在看淡了;以為最好的東西,原來只是自己一時的沖動和錯覺;以為最討厭的事情,也覺得不那么刺眼了。時間恍如流水,磨平了內心的棱角,糾正了那些偏執偏見,慢慢的,人就變得寧靜了,平和了。
【第16句】:這是普度“解倒懸”的由來。另一種說法是:佛的侍者阿難尊者,于七月某日修行打坐時,有一青面獠牙人出現眼前,告知其三日后將墮鬼道,面容丑陋。阿難請問佛陀因由,佛陀示其人生無常,修行不可只獨善其身,應歡喜與眾人結好緣;要仰仗眾多修行者的慈德,才能脫離鬼道。
【第17句】:【禪語人生】有些事情,你想記得的就會記得。有些事情,你想忘記的就會忘記,如果忘記不了,那就不要忘記了,因為忘記是不需要努力的。
【第18句】:活生生的往生(注),當下即是凈土。(注:死在宗教上來說,為新生命的再啟發;是舍掉舊的、更換新的,走向更好的天地,故日“往生”。)
【第19句】:【禪語人生】在我們周圍,總會有一些弱者。而對于弱者,我們往往報以憐憫之心。其實,弱者最需要的不是憐憫,而是平等。如果你想要幫助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平等地和他們交往。
【第20句】:他障不算可怕,自己內心的障礙才是最嚴重、最可怕的;外在的障礙不必畏懼,最應該謹慎的是內心的魔障;人心若有散亂疑惑,道自然就行不通了。
【第21句】:【禪語人生】真正的福報是你有過人的道徳品質和超人的綜合素質。道徳品質體現在危急時刻能擔當事情,素質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能善巧接人待物。
【第22句】:【禪語人生】希望六根不染六塵,如禪宗祖師所說的“無住生心”、“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凈土宗所說的“蓮出淤泥而不染”,都是一樣的道理。這個心跟蓮花一樣,臭水也不著,香水也不著,一塵不染。
【第23句】:【禪心佛語】煩惱使我受著極大的影響。我一年多沒有收到月俸,我和窮困掙扎;我在我的憂患中十分孤獨,而且我的憂患是多么多,比藝術使我操心得更厲害。
【第24句】:每天,都要含著笑意,來與宇宙時空的無情、與歲月生命的多變,共同運轉,那么在大化中,也會有江上明月,山間清風,岸邊垂柳那樣的美景,不斷地映現。一路上,讓我們與微笑的自己做拍檔,不要與煩惱的自己同住。讓我們不斷地與太陽賽跑!不斷穿過泥濘的田路,看著遠處的光明。
【第25句】:一個人,先得受傷才能明了,先得跌倒才開始成長,生活有時令人沮喪的,我們總是在意別人的言論,我們總是爭強好勝,其實那只是自己虛榮心太強。其實,人生就那么簡單,多點快樂,少點煩惱,累了就睡覺,醒了就微笑,閑了就發微博,做一個最單純的人,走一段最幸福的路。
【第26句】:【禪語人生】修安忍也有一個魔,稱為安忍煎熬魔,意思是不自然的強忍著。所謂安忍,是指遇到別人的傷害時,自然發自內心的一種慈悲為懷的安忍,并不是頑強的苦忍著。例如有人生了病,固執的不肯服藥,這即是錯誤的。安忍也不是任人踐踏之意,任人踐踏反而是給予他人造業的機會,這是不對的。
【第27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煩惱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品質,它有可能讓命運凋零,但是也可能創新一個命運,理解一句俗話,燈不挑不亮,也許生活在什么地方扎疼了你,還請不要埋怨,那是生活的偏愛。
【第28句】:在一段婚姻的磨合中,除了懂得妥協,除了懂得美麗的謊言,除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要懂得分辨什么是真正的關心,應該以何種方式愛對方。
【第29句】:【每日一禪語】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么能夠相信呢?”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墻角有一把錘子。”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墻角果然有一把錘子。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第30句】:【禪心佛語】佛學不分高低,對任何人都是一樣平等的,沒有厚此薄彼之分。只要能發心出家,只要能用心辦道,任何人都有開悟、解脫的可能。所以不要認為出了家就高人一等,那是錯誤的。沒有哪個人高人一等,佛法是平等的。
【第31句】:【家】來了就不走,賴著就不走。此為生,以此謀生。以謀一代,可以傳三代。如:作家,東家,買家,賣家,雜家,主家,仙家,佛家,道家,神學家,史學家,美食家,美術家,新玩家,世家,商家,獨家,大家,店家,方家,思想家,大當家,道德家,政治家,資本家,野心家。
【第32句】:落紅有情,囈語有聲,你是我的過客,我是你的倩影,不為相守,只為和詩。不為纏綿,只為遇見,不為情事,只為佛語。不為曖昧,只為回味。
【第33句】:愛一個人能和他一輩子在一起固然好;如果不能在一起,就心甘情愿地放手,遠遠地看著他幸福也是一種幸福。而婚姻是現實里將兩個相愛的人合法維系在一起的手段。這種關系需靠兩個相愛的人共同維系,一旦兩個人選擇了這種相守的方式,那就得一輩子為對方負責。
【第34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快樂,是一種心中的寧靜、喜樂、清明、慈悲的體驗,這種體驗不需要依靠外在的條件,達到這個境界,則疼痛也好,舒服也好,自己都可以快樂。
【第35句】:【禪心佛語】人世喧囂,名來利往;放下浮躁,心靜自安。人生難得一心靜,只有“寵辱不驚”,方能心態平和、怡然自得;只有“去留無意”,方能豁達樂觀、淡看風云。所謂“心靜”,就是要非絲非竹而自恬適,非煙非茗而自清芬,不眼熱權勢顯赫,不奢望金銀成堆,不祈求聲名鵲起,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
【第36句】:【禪語人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萬物都是自然而然,平等平常的。任何事物的發展也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人生沒有必要去怨天尤人,快樂就是這樣隨意、簡單。
【第37句】:佛說:“危難時,誰不想有人伸出溫暖、援助的手;你贈人玫瑰,必手留余香。”佛的本質是讓人行善,有時我們助人也并不是為了手留余香,只是不想欠下一筆道德債而已。如果你認識不到這一點的話,也就不可能領悟到“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諦。
【第38句】:【禪心佛語】路再遠,也有盡頭;苦再深,也會結束,只要不放棄,就有希望。只是在漫漫的長途中跋涉,在深深的痛苦中掙扎,我們常常為環境所迫,被困難所迷惑,放棄了希望,厭倦了生活,覺得路越走越窄,苦越來越深。其實,窄的不是路,是思想與感情,深的不是苦,是感受與心情,路邊是路,苦中有甜,看得是你自己。
【第39句】:一個具備這七種美好品質、并且臻至完美之人,將獲得如梵天所擁有的不可思議的智慧。一、布施帶來財富;二、美好的世界來自持戒;三、忍辱帶來美好;四、卓越的成就來自精進;五、禪定帶來寧靜;六、自由來自智慧;七、慈悲成就我們所有的愿望。
【第40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路上,我們都在奔跑,我們總在趕超一些人,也總在被一些人超越。人生的要義,一是欣賞沿途的風景,二是抵達遙遠的終點;人生的秘訣,尋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速度,莫因疾進而不堪重荷,莫因遲緩而空耗生命;人生的快樂,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得意,他人超越不失志。
【第41句】:【禪語人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其實,人與人之間并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于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他的心態。
【第42句】:夜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燈光!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犯難!哪怕有一盞燈,天就不會全黑;只要信心尚存,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第43句】:【靜的禪語】泥濘的路才能留下腳印,世上蕓蕓眾生莫不如此。那些一生碌碌無為的人,不經風不沐雨,沒有起也沒有伏,就像一雙腳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腳步抬起,什么也沒有留下;而那些經風沐雨的人,他們在苦難中跋涉不停,就像一雙腳行走在泥濘里,他們走遠了,但腳印卻印證著他們行走的價值。
【第44句】:【禪心佛語】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人說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說天皇是玉皇爺,管人的性,人要是動性耍脾氣,天就降災;地皇是閻皇爺,管人的命,人要是壞了良心,違背倫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皇王爺,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國法處罰。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為了叫人學好。
【第45句】:【禪心佛語】多一分真實,少一分虛偽;多一分善良,少一分惡劣;多一分快怡,少一分憂傷;多一分悠閑,少一分忙亂。這四多四少很重要,有了它們就活得心情舒暢。每個人完全可以自主地安排好生活,善待自己與別人這樣便會身心幸福。
【第46句】:我們的思想,就如這一只杯子。如果里面已經裝滿了水,智慧之水就不能再注到它的里面了。這個杯子中已經裝滿了的水,就是我們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勢。而要感悟禪的智慧,必須從這種思維定勢中走出來,清空歸零,打開自己,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獲。
【第47句】: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人。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人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佛遺教經》
【第48句】:【禪語人生】我們要見佛不用從外求。有的人就是“我要見佛”,到處求,從漢地跑遍,跑到藏地,又跑到印度,到處求佛。但你所看到的都是凡夫——即便對方是真佛,在你眼睛里也是凡夫。所以要從心上求,把你見佛的障礙都除掉之后,三十二相佛就在你面前。
【第49句】:【佛語悟道】流淌著的水不會經常是滿的,旺盛的火不可能永久燃燒,日出只是片刻就消失了,月滿時其實已經開始月缺了。尊榮豪貴也是變化流動的,不會總是如此。
上一篇:經典俗話-民間諺語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