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個平凡的男人,在西南一個小城市做“棒棒”。
他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應該說,他是幸福的,他也一直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份幸福,直到有一天,他帶著女兒去郊外游玩,女兒的手不小心被割破了,血流不止。送到醫院,才被告知,女兒患的是淋巴性白血病。
他被噩耗嚇壞了,好半天才從恐懼中平靜下來。
醫生建議他盡快做配型檢查,然而結果讓所有人失望,他和女兒的白細胞相互抵抗。醫生仔細核對了資料庫里的幾萬份骨髓記錄,也沒有發現合適的。
都說男人無淚,面對診斷結果,他卻流淚了,徹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他趕去醫院,告訴女兒那個珍藏了16年的秘密:她不是自己親生的。剛生下來不久,她得了重病,被遺棄在垃圾堆旁,是他撿到的,并幾乎耗盡了他所有的積蓄。她才轉危為安。
他說要出趟遠門,去尋找她的親生父母。他雖然想到了種種結果,但女兒鎮靜的表現還是出乎他的意料。女兒只是告訴他,這么多年來她早就懷疑自己不是他親生的,但能做他的女兒,她這輩子并不后悔。
經過多方打聽,他得知女兒的親生父母就在攀枝花,然而當他風塵仆仆地趕到,卻得知他的親生父母5年前就在車禍中去世了。
這無疑宣判了女兒的死刑。
他拖著疲憊的身體返回醫院,女兒在聽到結果后哭了,她大聲喊爸,她喊一聲,他就答應一聲。也不知喊了多少聲,才止住,她抱著父親說:“多想一輩子陪伴在你身邊。一天喊你一聲爸啊。只是女兒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就讓我這些日子把一輩子喊完,好嗎?”他含著淚點點頭。
化療是極其殘酷的,她的頭發開始大把脫落,為了鼓舞女兒的斗志,他每天守在女兒的病床面前,給她講自強不息的故事,在他的鼓舞下,女兒臉上露出了好久不見的笑容。
為了尋找合適的髓源,他每天都會抽空上網查詢,一天,他在一個論壇上看到了一封來自美國母親的求助信,得病的也是一個被遺棄的中國女孩,患的也是和女兒相同的病。信的末尾還留下了聯系方式。
望著日益憔悴的女兒,他幾乎不假猶豫地把自己的骨髓配型記錄通過電子郵箱發了過去。三個小時過后,他接到了一個越洋電話,對方想邀請到他到美國做進一步檢查。但在了解到他也有一個得病的女兒之后,對方被這種自己女兒身患絕癥還在牽掛著別人安危的大愛深深感動了。
三天后,女兒的病床旁多了一對陌生的母女。配型報告很快出來了,他和對方女兒的骨髓完全吻合。移植手術很快進行,那個來自于美國的中國女孩得救了,在離開時,她激動地說:“中國爸爸,是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你的愛不會白白付出,我相信你的女兒一定能找到適合的骨髓。”
女兒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好幾次都陷入了深度昏迷中,但他和女兒一直沒有放棄,只要有十萬之一存活的概率,他們也會不松手,不放棄。
美國母親在回國后立即寫了封求助信放在網絡上,信的最后說:一個普通的中國父親,在女兒身患絕癥最需要關懷和體貼的時候,心里還惦記著一個陌生的女孩,這是怎樣一種至深的父愛啊,這樣的父親,我們又怎么能白白看著他的女兒死去呢?文章迅速在網絡上傳播。網友都被這個父親的博愛所感動,紛紛加入救助行列中。
三天后,美國母親打來越洋電話,說他們在英國一家醫院找到了與之匹配的骨髓,捐髓的,也是一名中國人,而且他也表示愿意來中國做手術。
女兒的手術在醫院的安排下順利進行。望著手術結束后甜蜜入睡的女兒,他緊緊握著美國母女和捐髓者的手,再次留下了感激的淚水。
后來有人問他:“如果你的女兒不治身亡,你后悔你的選擇嗎?”他搖搖頭說:“作為一名父親,我深深了解每一對父母的心態,雖然救的不是我的女兒,我也毫不猶豫。”
兩個年輕女孩現在都活潑如初,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但我想,是因為有大愛,有一顆甘于奉獻的心。才會有奇跡發生,用愛去坦然面對災難,用愛去裝點社會,整個世界都會聯合起來幫你的忙。
上一篇:父愛,一首我沒讀懂的詩
下一篇:多說一句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