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高考2卷語文答案及解析篇一
材料一:
“互聯網時代下老師還能干些什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科技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傳統授課模式被顛覆,網課成為社會化學習的寵兒。互聯網確實激發了教學的潛力。一方面,數字校園建設以及“互聯網十教育”大平臺等擴展了課程資源;另一方面,互聯網也使教師可以通過更有效地“充電”,來提升備課、上課質量和互動交流頻率,讓精準教學成為現實。例如,有教師在化學課上借助互聯網ai技術,把分子構型以3d的形式展示出來,大大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然而,隨著互聯網教育的過度擴張,最近幾年,輿論場上卻出現了“教師夕陽論”“課堂無用論”的論調。比如,有人認為既然學生能夠在網絡平臺上選擇課程,甚至定制課程,那么我們就不需要教師了。還有人直言,未來網課將代替課堂,虛擬主持人將代替教師。這種對教師職業產生的質疑體現了人們對互聯網時代教師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的迷茫。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定位比較固定,教學主要的路徑體現為“書本一課堂一學生一作業”的流程。然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打破了這種模式。一方面,全國幾乎所有網民都利用手機上網,傳統模式難以適應互聯網時代下學生獲取知識的習慣;另一方面,教育公平的需求難以被滿足,比如偏遠鄉村和教育相對落后地區的優質教學資源匱乏問題。所以,在互聯網的加持下,教師的角色逐漸發生轉變:一是從學習資源的提供者變成了資源的整合者;二是從課堂的管理者變成了課堂的組織者;三是從知識的傳播者變為知識的啟發者、學習的引導者。新角色的轉變并不意味著教師價值的降低。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在線學習使我們認識到,很多學生由于網絡自主性的增加,容易下意識地只關注令自己心理舒適的內容,而忽略學科本身的邏輯。同時,由于網上資源良莠不齊,許多不適合青少年的內容影響學生的自律性甚至價值觀。如果沒有教師的啟發指導,學生就像闖入玩具店的孩子,驚喜、好奇、迷茫而難有收獲。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給教學理念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德為先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全面發展,而不是成為考試機器人。
所以,教師依然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很難培養出高水平的創新人才,也很難產生高水平的創新成果。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要研究真問題,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善于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要堅定信念,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人才需求、教育形態,乃至教育理念。目前,我國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服務能力還不夠強,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與應用水平還不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基本具備但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尚顯不足,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不夠,高端研究和實踐人才依然短缺。在此背景下,我國需要繼續支持“互聯網十教育”計劃,借助互聯網技術給教師提供更大的平臺,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促進教育公平。同時,我們也需要注重教師的角色和價值,發揚互聯網時代下的新教育理念,助推教育強國建設。
(摘編自聶書江《做互聯網時代的“大先生”》)
材料二:
教育,民族之命脈;先生,教育之魂魄。“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今日之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夢之隊”的筑夢人。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千千萬萬個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大先生”要胸懷“國之大者”。“大先生”之大,首在胸懷,要自覺以強烈的家國情懷觀照教育職業,將其升華為國家民族復興的事業,把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始終銘記于心,甘當人梯、甘當學生發展鋪路石。
“大先生”要心中有愛。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只有具備仁愛之心,以情動人、育人、化人,才能走進學生心里,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培養出更多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大先生”要“桶中有水”。古語云,“學不可以已”,意思是說學習是終身的、無止境的。作為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還要“長流水”。教書育人,扎實的知識功底是基礎。作為教師,知識更新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緊扣時代脈搏,在自己的學科領域精耕細作、精雕細琢,堅持不懈、久久為功。
成就“大先生”,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氛圍及風氣。紀檢監察機關應主動作為,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落實教育評價改革、破除“五唯”、凈化學術生態等方面加強監督,對學術不正之風和教育領域腐敗問題堅決查處,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營造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教書育人新風正氣,為更多教師做“大先生”創造良好氛圍,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摘編自樂兵《做“大先生”育時代新人》)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互聯網激發了教學潛力,有助于擴展課程資源、實現精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b.近幾年社會輿論的諸多質疑,使得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都產生了迷茫。
c.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學路徑、教師角色、教學理念都有所變化。
d.教師是打造“夢之隊”的筑夢人,學生要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離不開教師的辛勤付出。
2.根據材料內容,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互聯網加持下的教師,逐漸成為學習資源的整合者、課堂的組織者、知識的傳播者和學習的引導者。
b.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教師還不具備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
c.教育關系著民族的命脈,培育學生就是培育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
d.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就要有奉獻精神、犧牲精神,舍小家顧大家,牢記使命,彰顯擔當。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作為“大先生”例證的一項是(?????)
a.麗江華平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25年如一日,身患重病仍堅守教育第一線,幫助20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孩求知求學、走出大山。
b.從“不想留”到“不想走”的90后特崗女教師閆子軒,扎根在河南封丘縣艱苦的鄉村,把知識和達觀的生活態度傳遞給鄉村孩子。
c.著名實業家邵逸夫一生共捐贈內地教育超45億港幣,捐建項目超6000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圖書館、教學樓、科技樓等遍布全國。
d.新聞史學家方漢奇老師,70歲開始學電腦,84歲開始玩微博,近90歲玩微信,至今仍站在講臺上,與90后、00后交流順暢無代溝。
4.請簡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如何成就“大先生”。
【答案】1.b
2.c
3.c
4.①文章開篇引用社會熱點問題,點明互聯網背景下授課模式的變化以及互聯網對教學潛力的激發。
②然后論述了互聯網給教師角色、教學理念帶來的變化和挑戰。
③接著肯定教師的價值,提出教師要成為“大先生”的觀點和具體要求。
④最后論述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教育的不足之處及解決途徑。
5.①從國家層面,繼續支持“互聯網十教育”計劃,借助互聯網技術給教師提供更大的平臺。
②教師自身而言,要胸懷“國之大者”、心中有愛、“桶中有水”,緊扣時代脈搏,精耕細作、堅持不懈。
③紀檢監察機關主動作為,為教師做“大先生”創造良好氛圍,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解析】
1.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
b.“使得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都產生了迷茫”錯誤。由原文“這種對教師職業產生的質疑體現了人們對互聯網時代教師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的迷茫”可知,不是教師自己產生了迷茫。
故選b。
2.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
a.“知識的傳播者”錯誤。由原文“從知識的傳播者變為知識的啟發者和學習的引導者”可知,互聯網加持下的教師,逐漸成為學習資源的整合者、課堂的組織者、知識的啟發者和學習的引導者。
b.“還不具備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錯誤。由原文“教師······信心化教學創新能力尚且不足”可知,是目前我國教師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尚且不足,而不是“不具備”。
d.“犧牲精神,舍小家顧大家”錯誤。由原文“‘大先生’要胸懷‘國之大者’”“‘大先生’要心中有愛”可知,原文并沒有提到教師成為“大先生”要具有“犧牲精神,舍小家顧大家”。
故選c。
3.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兩則材料都特指教師要成為“大先生”,而邵逸夫是著名的實業家、慈善家,他沒有從事教師職業。
故選c。
4.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和第二段說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科技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傳統授課模式被顛覆,網課成為社會化學習的寵兒,所以開篇就引用了社會熱點問題來說明互聯網背景下授課模式的變化以及互聯網對教學潛力的激發。
第三段是說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的定位,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打破了這種傳統的模式。所以,在互聯網的加持下,教師的角色逐漸發生轉變。并且列舉了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學習使我們認識到很多的不足。第四段是說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給教學理念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所以這一部分是在論述互聯網給教師角色、教學理念帶來的變化和挑戰。
第五段肯定教師依然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并且說到教師要成為“大先生”以及成為“大先生”需要具備的條件。所以這一段肯定教師的價值,提出教師要成為“大先生”的觀點和具體要求。
最后一段說到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人才需求、教育形態,乃至教育理念。但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教育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于是給出了解決的圖景。所以最后論述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教育的不足之處及解決途徑。
5.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
由原文“在此背景下,我國需要繼續支持“互聯網十教育”計劃,借助互聯網技術給教師提供更大的平臺,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促進教育公平”可知,想要成就“大先生”, 從國家層面來說,要繼續支持“互聯網十教育”計劃,借助互聯網技術給教師提供更大的平臺。
由原文“‘大先生’要胸懷‘國之大者’”“‘ 大先生’要心中有愛”“ ‘大先生’要‘桶中有水’”“緊扣時代脈搏,在自己的學科領域精耕細作、精雕細琢,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可知,想要成就“大先生”,就教師自身而言,要胸懷“國之大者”、心中有愛、“桶中有水”,緊扣時代脈搏,精耕細作、堅持不懈。
由原文“成就‘大先生’,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氛圍及風氣。紀檢監察機關應主動作為,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落實教育評價改革、破除‘五唯’、凈化學術生態等方面加強監督,對學術不正之風和教育領域腐敗問題堅決查處,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營造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教書育人新風正氣,為更多教師做‘大先生’創造良好氛圍,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可知,想要成就“大先生”,紀檢監察機關主動作為,為教師做“大先生”創造良好氛圍,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勇擔歷史重任
上一篇:2023年寫給父母的感謝信300字 寫給父母的感謝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