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的理想是當個畫家,于是美院畢業后,他潛心鉆研國畫。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他一直沒能跨進家的門檻。
爸爸,我決定放棄畫畫了。那天楊陽走近書房,沮喪地對父親說。
你怎么會有這種想法?父親很驚異,當畫家不是你的夢想嗎?
我想辦個美術班,培養更多的苗子,讓他們去實現我的夢想。
你父親頓了頓,你既然改變了選擇,我還有什么好說的。
這之后,楊陽雖然一邊考慮著籌辦培訓班,但也不忘堅持每天去永靈公園習畫。
年輕人,好畫,好畫!
櫻花盛開時節,楊陽在忘我地畫著畫,一個洪亮的聲音在他身后響起。
老人家,見笑了。楊陽轉身,發現是一位老人。
后生可畏!老人一本正經,你對留白手法的運用相當獨到,可謂無畫處皆成妙境,如果再得大師點化,定成大器。
不敢當。楊陽情知遇到了貴人,拘謹中不忘謙虛,還請老前輩多多教誨。
教誨談不上,不過,我倒是有一些這方面的朋友,如果你不嫌棄,就每半個月畫幅畫給我,我請他們給你點評點評。
謝謝老前輩。楊陽稍加遲疑,敢問老人尊姓?
就叫我傅伯吧,傅抱石的傅。老人說著,握別了楊陽。
邂逅老人后,楊陽重新點燃起了畫家的夢想,他通過不懈的努力和他人的點化,多年后,終于夢想成真,成了有名的國畫大師,一些畫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不久的一天,楊陽應父親急招回到家里,看到客廳中一位熟悉的老人,為之一振。
這不是傅伯嗎?楊陽心想。
我們的大畫家回來了?想不到我們會在這里見面吧?
楊陽,你傅伯是我大學的同學。父親看著一臉疑惑的兒子,你過去那些畫,傅伯都送回了。
看著眼前的兩位老人和桌上的一堆畫,楊陽頓時眼眶濕潤,明白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