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煢花:
你好!
請原諒我沒有和你打招呼,就跑到工地。我們出發的時候,你還在睡覺,所以我沒有吵醒你。你托老鄉帶的話,我已經知道了,謝謝你的掛念。
你問我吃的什么。現在我剛剛在農戶家里吃完飯。吃的是缽飯。你不可能曉得缽飯是什么吧?因為我們家里都是大土灶燒的柴火飯。這缽飯,就是我們每個“挖河”的人,每人用自己的缽,裝上米,把米洗干凈,加上水,一起交給隊長。隊長登記后給伙食員,由他們負責為我們蒸飯。農戶家里有個木頭做的大蒸籠一樣的東西,我們幾十個人的缽就放在里面了。灶臺下面燒煤。等缽飯熟了的時候,我們隊長,就讓我們去領飯。缽飯非常好吃。不瞞你說,我一餐可以吃兩大缽飯。菜是什么呢?是咸菜,就是咸百花菜咸瓜皮咸黃瓜咸豇豆什么的,也都很好吃,很對我的胃口。
你問我們干活累不累,當然累。但是要知道,倒水河這“水袋子”不修好,我們年年發水災,那日子就沒法子過了。今天上午,我們隊長還傳達了領導關心倒水河的事情,領導說要“苦戰兩年,解決倒水問題”,我們聽了很振奮。
你問我住在哪里,我住在農戶家里,還有一些同志,住在工棚里。工棚是我們和當地群眾一起做的,我們用泥巴和草要子裹在一起做墻,工棚上面是稻草頂子。床鋪,就是大通鋪。雖然條件很艱苦,但是我們毫無怨言。
我在工地上主要負責拉土,我們用板車拉。工地上,人山人海,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我們板車隊進行比賽,在“‘碼古’硬,沒有我們的骨頭硬,石頭堅,沒有我們斗志堅……”的口號聲中,你追我趕,干得熱火朝天。
我們盼望著,這條倒水河的滔滔流水,按照我們的意志,在指定的地點流入長江,不再危害農田。
好了,我們要熄燈睡覺了,在睡覺前,我總是把你送給我的笛子看幾遍,再放回枕頭邊。現在太忙,沒有時間吹歌,等我挖好了倒水河,就回來好好吹一支曲子給你聽聽。
習明發1970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