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學榜樣5心得體會200字篇一
觀看了《榜樣5》專題節目,我們都明白了中國能打贏這場戰“疫”,就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榜樣5》里的“英雄”們一樣,他們的付出和艱辛,我們都看在眼中,銘記心中。
2023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雄壯的《向祖國英雄致敬》樂曲聲中,習近平總書記為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一一頒授勛章獎章,并同他們親切握手、表示祝賀。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更為可悲”。從白衣執甲的醫護人員到大愛無疆的志愿者,從緊急攻關的科研人員到堅守崗位的公安干警、基層干部、社區工作者……在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上,在最危險的時刻,他們克服了自身重重困難和心理恐懼,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逆向而行,勇擔使命、勇挑重擔,挺身而出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正是這一次的挺身而出,賦予了他們英雄的氣質和高貴。
醫務工作者: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新冠疫情暴發后,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紛紛主動請戰馳援武漢,一個個紅手印、一份份請戰書,令人動容、感人至深。白衣執甲赴荊楚,不滅病毒終不還。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統一部署,各地援鄂醫療團隊逆向而行,奔赴湖北武漢及湖北省其他疫區最前線。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大愛譜寫抗疫贊歌,奮戰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他們的地方,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白衣執甲,終凱旋。正是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巨大犧牲,才使得抗疫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黨員干部:解放軍指戰員、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下沉干部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14億同胞、9000余萬戰士群策群力、同舟共濟,匯聚成抗疫阻擊戰“硬核力量”,在危難之際沖鋒陷陣,在危急關頭扶危渡厄,踐行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在防控疫情這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除了醫務工作者的付出和犧牲外,人民子弟兵、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下沉干部……一個個共產黨員挺身而出、沖鋒在前,不懼風險、團結奮戰,共赴國難、共克時艱,全力以赴、扎實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形成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強大力量,充分彰顯了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偉力,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武漢、鄂州、仙桃、枝江……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封一座城,護一國人。1月23日,武漢封城,緊接著鄂州、仙桃、枝江、潛江、黃岡、赤壁、荊門、咸寧、黃石(含大冶市、陽新縣)、當陽、恩施、孝感、宜昌、荊州、隨州、十堰、襄陽等相繼宣布封城。處于疫情重災區的湖北,采取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有過的“封城”舉措,及時、有力遏制了疫情的進一步擴散,為各地防控疫情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為全國抗疫大局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封城,但沒有陷入一片混亂和一片死寂, 爭分奪秒地的抗擊疫情,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封城,但沒有斬斷聯系,84歲的鐘南山院士掛帥出征逆行武漢,“一省包一市”各地援鄂醫療團隊逆向而行,奔赴疫區最前線,各種生活物資、醫療物資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地送往湖北、武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關心幫助下,在湖北人民艱苦卓絕的努力奮戰下,湖北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壓倒性勝利。
3月12日,十堰、荊州有序恢復城區公共交通,之后仙桃、咸寧、宜昌、鄂州等逐步解封,恢復公共交通,推進復工復查。4月8日,武漢重啟,自此,湖北省“封城”市縣實現全部解封。封一座城,護一國人。湖北人民、武漢人民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湖北人民和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
同時,也請記住他們:真誠奉獻、不辭辛勞的志愿者,夜以繼日、攻堅克難的科研工作者,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企業家、愛心人士,以及14億勠力同心抗擊疫情的中華兒女。特別是為抗擊疫情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和在疫情中不幸罹難的同胞,讓我們向他們表達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
“我們不可能全都做英雄,總得有人坐在路邊,當英雄經過時為他們鼓掌。”正是這一次的挺身而出,賦予了他們英雄的氣質和高貴,讓英雄誕生,讓我們銘記并秉持抗疫精神,善待他們、愛戴他們、擁護他們,在新時代征程上書寫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新的輝煌。
學榜樣5心得體會200字篇二
3月22日,《榜樣5》專題節目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這部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專題節目詮釋了偉大的抗疫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共鳴。
2023年伊始,庚子鼠年如約到來。因為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突然出現,這注定是中國人最黯淡的一個春節,全國上下人心惶惶。但這突如其來的疫情,使中國新年又成為了一個最充滿熱血與斗志的歷史時刻,全國同胞眾志成城,心心相印。
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敢于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每當危急關頭,從來不會缺少一大批逆風而行者。“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闔家團聚時刻,瞞著親人沖上一線的醫務人員;迅速集結,第一時間趕赴前線的醫療隊員;直面病毒,堅守在戰“疫”最前沿的“白衣天使”……這些與時間賽跑、跟病毒搏擊的勇士,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線,讓我們深深懂得什么叫做無畏、堅韌和奉獻。
“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與死神搶人罷了。”在這幾天的新聞上看到你們醫護人員辛苦而憔悴的身影,還有那被防護口罩勒腫的臉頰,聽見你們嘶啞的聲音,淚水悄悄地在我眼眶里打轉。你們是英雄,是白衣戰士,我相信病毒一定會很快被你們打敗,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過程中,勇敢“逆行”的醫務人員牽動人心,他們的感人事跡在社會上廣為傳頌。“無雙國士”鐘南山、“鄰家奶奶”李蘭娟、“鐵人院長”張定宇、“硬核男神”張文宏……人們不吝用各種溫情、贊美之詞,來表達對他們的敬意。有些名字在此次疫情之前就已廣為人知,比如在十幾年前抗擊非典時有非凡表現的鐘南山院士。但更多的名字我們不熟悉,他們在國內外業界已久負盛名,但對于“歲月靜好”的我們而言,他們就是“隔行如隔山”的陌生人。殊不知,他們其實是默默守衛我們健康的恩人。疫情當前,我們需要力量,我們需要榜樣。我們應當生動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展現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凝聚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無雙國士”“鄰家奶奶”“鐵人院長”“硬核男神”,他們就是現成的“中國故事”,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中國榜樣”。
而在眾多的“中國英雄”,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無雙國士”鐘南山。“生活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鐘南山是我國著名的抗病毒院士,一個84歲的老人,為了人民的健康,竟然坐火車深夜到武漢,他那舍己為人,懸壺濟世的愛心和責任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榜樣。鐘南山院士的中學老師告訴他的幾句話,他記了一輩子:人不該單純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沒有理想,會將身邊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懷;但如果有理想,身邊即使有不愉快,與自己的抱負相比,也會變得很小。而現在的鐘南山院士趕赴抗疫第一線。為國家,為人民做貢獻。去解救身處水深火熱的中國人民,我相信:在這么多白衣天使的不懈努力下,中國人民一定會挺過難關。
而“鄰家奶奶”李蘭娟奶奶為國奉獻的精神也在感動著萬千中國人。2月4日是李蘭娟奶奶抵達武漢的第3天,在收治危重患者的定點醫院她不分晝夜的忘我工作。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是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危重患者的定點醫院。這里收治了16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危重患者,李蘭娟院士帶領她的團隊,與來自浙江、四川、遼寧等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一起,共同商討診療方案。醫院副院長湯靈玲告訴記者,70多歲的李蘭娟院士工作忘我,每天只睡3小時。副院長江應安說:“70多歲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晝夜,她凌晨4點下火車,吃過早餐就接著開會。各個醫院的專家、基層的管理者都要見面,把她對疾病的認識告訴我們。我感覺,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正是因為有了李蘭娟這樣的一線醫務工作者,我們對這場戰役充滿信心。
無私的天使,你用溫柔的手掌,撫摩著每一個受傷的孩子;你用內心的陽光,溫暖著每一顆恐懼的心靈。一雙雙憂傷的眼睛,在你的恬淡中變得安詳平靜;一張張恐慌的面孔,在你的仁愛中變得堅強無懼。正因為有你們,才讓我們無所畏懼。
學榜樣5心得體會200字篇三
【激蕩“抗疫精神”的正能量】
我觀看了《榜樣5》,深受啟發。
2023年,有媒體推出長達1480cm的《中國抗疫圖譜(完整版)》,在原長圖基礎上加上了“山河無恙”“英雄回家”“舉國哀悼”“武漢重啟”四幕場景,或暖心、或悲壯、或期待、或振奮。這是由華夏兒女戮力同心,用汗水、熱血和生命淬煉出的一部無比壯麗的英雄史詩,堪稱一座開掘不盡的精神富礦。
其中蘊含著炎黃子孫“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守助大愛。
大疫有大義、大災見大愛。從城市到鄉村,從機關到企業,從社區到校園,從軍隊到地方,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緊急行動并組織起來,群策群力、守望相助。醫護人員沖鋒一線,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積極支援各地疫情防控;各地社會力量捐款捐物,凝聚成強大的戰疫合力……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河南深度貧困縣嵩縣竹園溝村的村民在沒有機械的情況下,硬是手刨10萬斤大蔥捐贈武漢;從事餐飲行業的川妹子“雨衣妹妹”帶著廚師和食材逆行10多個小時,免費為武漢的醫護人員做飯、送餐;云南河口瑤族自治縣貧困村——石板寨村的群眾開著摩托車,把22噸自產香蕉轉運湖北。一幕幕感人瞬間、暖心場景的背后,激蕩著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的深沉大愛。
其中蘊含著共產黨人“我先上”“跟我上”的英雄氣概。
疫魔來襲,武漢遭難。“我報名!”“我參加!”“我請戰!”危情時刻,共產黨員的誓言激蕩在武漢上空,成為抗擊疫情的最強音:這是蘊藏在共產黨人心底里的中國本色和中國精神。一名共產黨員合格與否,這就是一次最現實的考量。火線上的共產黨員,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和帶頭作用,為打贏這場硬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支部委員,先安排我!”“我不上誰上?”此類硬核表達不絕于耳。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火線上的千千萬萬共產黨員沖在一線,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在大考中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書寫出了合格答卷,為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疫注入了紅色力量和強大信心。
其中蘊含著青年一代“我年輕”“讓我上”的青春擔當。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有1.2萬名“90后”白衣戰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退無可退的戰場上沖鋒、拼搏、奉獻,誓死捍衛醫者榮光。“我們已經長大了,該我們挺身而出了。”“我們雖然年輕,但我們可以讓國家放心!”年輕醫者剪掉秀美的長發,甚至剃成光頭;滲著血跡的“口罩勒痕”和護目鏡壓痕,令人心疼不已;“比星星還亮”的眼神向患者傳遞著溫暖信心與力量。我們欣喜地看到全國各地眾多的“90后”無懼生死地沖鋒在前,扛起大梁充當生力軍,把理想抱負踐行在抗擊疫情一波波最硬核的操作中,并得以拔節成長,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梁。他們用行動證明:雖然在順境中成長,但一樣能在逆行的擔當中破繭成蝶、淬煉成鋼,一樣能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其中蘊含著華夏兒女“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堅韌品格。
疫情突如其來。武漢告急!湖北告急!確診數不斷攀升、床位緊張、醫護人員緊缺、物資難以為繼……但這沒有嚇倒英雄的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最緊張、最艱難的時刻,黨中央果斷實施“一省包一市”對口援助等策略,拉開了馳援武漢、馳援湖北的大幕。星夜馳援,車輪滾滾。各地醫護骨干緊急集結奔赴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抗疫醫護物資緊急輸送到最前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和16所方艙醫院以驚人的速度高標準建成投入使用。白衣戰士“連軸轉”,施工人員“三班倒”,車間工人“白加黑”,定格成震撼心靈的生動畫面。“殷憂啟圣,多難興邦。”這種泰山壓頂腰不彎的大無畏精神,越是在危難時刻、越是在緊要關頭,就越是被激發出來,從而煥發出強大凝聚力。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涌。但我們不懼風雨,不畏險阻,總是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重大關頭誕生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滋養偉大的時代,我們堅信:中國精神熔鑄而成的戰疫之魂和抗疫精神,必將煥發出磅礴的精神偉力,推動“復興號”巨輪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學榜樣5心得體會200字篇四
同心戰“疫”解碼“喚燃億心”的抗疫精神
近日,《榜樣5》專題節目播出,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斗爭畫面,展現了中華兒女在磨難中奮起、在鏖戰中淬煉,風雨同舟、齊心協力戰勝一切困難的智慧和力量,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同心戰“疫”是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使命擔當,也是14億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
翻開中華民族的歷史畫卷,苦難和奮斗伴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從未因困難和災難停下奮斗的腳步。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執“團結”之筆,飽蘸“奮進”之墨,書寫了氣貫長虹的抗疫史詩,我們要從中汲取“煥然億心”的中國力量,賡續奮斗精神,砥礪前行。
從“令出如山”的堅毅中,“喚”醒戰勝一切困難的“逆行”之力。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時刻關注疫情形勢,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面對疫情, 逆行者毅然踏上征途,第一批增援的軍隊和地方醫療隊,除夕夜向武漢挺進,黨員干部寫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義無反顧走向抗“疫”的最前沿。在湖北人民最需要的時候,耄耋之年的鐘南山,“必須要跑得更快”的漸凍癥醫者張定宇毅然向前,醫護人員白衣執甲,機關干部下沉一線,公安民警守望相助,社區工作者、外面小哥、社會志愿者、社會企業家……用他們那堅毅的眼神告訴世人,告訴世界,有我在,請黨放心,請祖國放心,請人民放心,這場戰疫人民必勝、中國必勝。
從“生死阻擊”的執著中,“燃”起磅礴奮斗青春的“希望”之力。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上上下下的感覺就是打仗,沒什么話好說的。當時就覺得沖上去了,炮火連天的聲音。”像這樣的場景在抗疫中只是常態,更是常規。口罩血痕臉成為青春臉龐的軍功章,夜行百里馳援武漢的自行車成為青春承載架,無數默默無聞的白衣英雄,展現醫者仁心,大愛無疆。4.2萬醫護人員馳援武漢,超過二分之一是90后、00后,“2003年你們保護我們,現在輪到我們保護你們了”。活躍在生死阻擊線上,都是青春奮斗的身影,“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中國青年用行動和擔當為群眾立起“生”的希望,正是這樣的青春,奏響救死扶傷的英雄交響,唱出阻擊病毒的慷慨戰歌。
從“眾志成城”的巍然中,激發“億”萬人民同心的“團結”之力。疫情來勢洶洶,防控刻不容緩,人員流動和聚集踩下“急剎車”,公共交通、餐飲娛樂、電影院線、旅游景區緊急關閉,學校延遲開學。從城市到農村,從社區、醫院到大街小巷,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恪盡職守堅守在防控的第一線,人民群眾堅決聽從指揮“宅家”奉獻,“紅色代購”為群眾打通生活的通道;群防群控按下“快進鍵”,口罩防護器材緊缺,用殲-20技術生產醫用物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時間蔬菜、瓜果、肉蛋奶、大米……源源不斷向湖北、武漢集中,31個省市自治區紛紛送出溫暖的“愛心”,億萬愛心匯聚成鋼鐵洪流,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從“命運與共”的慷慨中,聯接“心”系人類命運的“大愛”之力。命運與共,大道不孤。疫情防控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恐懼和災難,唯有共同戰疫才能取得勝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第一時間為全球戰疫分享經驗,為疫情防控注入源動力。疫情是塊“試金石”,在最危難的時刻,國際社會、外籍華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在我們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時,主動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援助防護物資,展現了全球戰疫的中國力量、中國擔當。“這些東西都是完全公開的,因為疾病這東西沒有國界,你沒有可保留的。”這樣的分享、援助讓全球戰疫的“中國策”在世界舞臺上春風化雨、潤化人心,中國正與世界一起共克時艱,一往無前。
寸風難撼百丈林,越是艱難越向前。讓我們從同心戰“疫”中汲取磅礴的中國力量,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勢,始終堅定信仰跟黨走,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弘揚偉大的抗疫斗爭精神,慎終如始奮斗不停歇,在攻堅克難中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學榜樣5心得體會200字篇五
解讀抗疫精神“20字”初心密碼
3月22日晚8時,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榜樣5》專題節目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首播。該節目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等形式,詮釋了偉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這“20字”偉大抗疫精神的精準定義和高度凝練,代表了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子弟兵、社區工作者、基層干部、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的隊伍形象,是對人民抗疫、中國抗疫、國際抗疫卓越成績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褒獎。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為廣大黨員干部提供科學行動指南和高效實現路徑,沐浴偉大抗疫精神的榮光下,無悔、無私、無畏,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見證著“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
“20字”深情承載著“旗幟領航、使命無悔”的核心密碼,凝聚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以非常之力托舉崇高使命。“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一聲令下,“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煥發多彩偉力,靠前站位、主動作為,一面面黨旗高高飄揚,風雨不動、屹立不倒;一名名黨員劈波斬浪,挺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民族脊梁;一排排工棚網格排列,堅守“紅色陣地”,同時間賽跑;一條條光帶明耀民心,照亮村民復工復產之路;一幀幀畫面躍然紙上,成為人民最深的期盼和永恒的記憶。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擺在首位,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深入推進大會戰、大排查、大防控、大救治,不計成本醫療兜底、中西結合科研攻關、用心用情宣傳引導、復工復產暖心回訪……這支馬克思主義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謀幸福、謀復興”的使命擔當在這場抗疫中得到充分彰顯和沉淀升華。
“20字”高度凝結著“萬眾一心、大公無私”的精神密碼,營造大愛無疆、和平發展良好態勢。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數百萬醫務人員在“大國”與“小家”間毅然抉擇,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日夜堅守、枕戈待旦,2.5萬余名優秀分子初心熠熠、“火線”入黨,14億中華兒女同心同向、同甘共苦,特別是涌現的“90后”“00后”隊伍堪當國家重任、為民奉獻青春,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唱響團結就是力量的抗疫大合唱。把“為有犧牲多壯志”的大國責任扛在肩上,把“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大國擔當落在腳下,“小我”融入“大我”、“小情”匯成“大愛”,指引著中華兒女矢志奮斗、慷慨前行。“大道不孤,大愛無疆”的公心飽含著“召必來、戰必勝”的道義擔當,“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孕育著為全世界公共衛生事業奉獻一生的光明大道,默默堅守陣地,澎湃團結偉力,矢志不渝化危機、轉變局。
“20字”聚力譜寫著“攻堅克難、果敢無畏”的行動密碼,擘畫攜手并肩、協和萬邦美好藍圖。
1499名全國抗疫先進個人、500個全國抗疫先進集體、無數“你、我、他”……在巨大身心壓力面前依然毫不畏懼、向險而行,向科學要方法決策指揮、向真理要答案技術攻關,共同塑造了尊重科學、無畏生死的“中國面孔”。崇尚、愛護、學習英雄,是廣大黨員干部在復興路上淬火試金的堅實底氣,是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的行動指南,是筑牢抗疫“銅墻鐵壁”、勇于開拓創新、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不二法門。在關鍵時刻豁得出、沖得上,就要鍛造識變應變求變實戰本領,堅持平戰結合,因時因勢調整作戰攻略,才能在黨和人民所需所求所盼時精準施策、克難致勝。中國人民沒有被病魔嚇倒過,沒有被困難壓垮過,始終在中國共產黨的強大指引下正視問題、抵御風險,在應對挑戰、總結經驗中持續作戰、奮勇搏擊,在為群眾保駕護航、為世界謀大同的前進道路上聚力總攻、一往無前。
上下同欲者勝。為了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全面勝利,中華兒女付出了巨大努力和奉獻,解讀抗疫精神“20字”初心密碼,融合五種表現形態,讓我們在廣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勇立復興之路上的時代豐碑,奮力書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合格答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