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字多奇趣,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玩味其中以為樂。如有一種文字游戲叫“拆字”,被廣泛用于作詩、填詞、撰聯(lián),或用于隱語、制謎、酒令等。歷史上曾發(fā)生過大量的“拆字”趣聞,這里選出其中的幾條經(jīng)典趣聞,與各位看官共賞之。
江郎年輕時的急智
南朝時的江淹,是個文學(xué)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江淹年輕時家貧而才思敏捷。一次,一群文友在江邊漫游,遇一蠶婦,當(dāng)時有一頗負(fù)盛名的文人即興出聯(lián)曰:“蠶為天下蟲。”將“蠶”拆為“天”和“蟲”,別出心裁,一時難倒眾多才子。正巧一群鴻雁飛落江邊,江淹靈感觸發(fā),對口:“鴻是江邊鳥。”將“鴻”拆為“江”和“鳥”,與將“蠶”拆為“天”和“蟲”有異曲同工之妙,令眾人為之嘆服。
詩仙解聯(lián)“一、蟲、二”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名傾天下的岳陽樓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
最早稱“巴陵城樓”為“岳陽樓”的人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李白一生曾六登岳陽樓,最后一次到岳陽樓,有個過路人在岳陽樓的墻壁上留下了三個字:“一、蟲、二”。眾人不解其意。等到李白來時,人們就向他請教。李白沉思良久道:“這是仙人留下的一副對聯(lián)。‘一’指水天一色;‘蟲、二’便是風(fēng)月無邊”。人們嘆服,并請李白留下墨寶。李白欣然命筆,寫下“水天一色,風(fēng)月無邊”八個大字。
對聯(lián)戲謔,音容猶在
佛印和尚有一天去拜訪蘇東坡,大吹佛力廣大、佛法無邊。坐在一旁的蘇小妹有意開他的玩笑:“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一聽,也反戲她一聯(lián),“女卑為婢,女又可為奴。”蘇小妹和佛印的妙對,就是利用拆字法巧拼“僧”、佛“、婢”、“奴”四字互相戲虐,妙趣橫生。
“春”字中的玄機(jī)
《岳傳》說,宋高宗趙構(gòu)因岳飛主戰(zhàn)、秦檜主和而被攪得六神無主,微服出街解悶,遇一拆字先生,便據(jù)當(dāng)時的季節(jié)隨手寫一“春”字給他拆解。
拆字先生看罷此字,對趙構(gòu)納頭便拜。趙構(gòu)大驚,問其究竟,拆字先生說,客官你看:一夫下面一輪紅日,豈是等閑之輩。趙構(gòu)聽了,對之深為佩服,便繼續(xù)追問此字玄機(jī)。拆字先生一邊收攤,一邊向趙構(gòu)耳語一句:春字“秦”頭太重,壓“日”無光。說完,拆字先生便溜之大吉。很明顯,這個故事是在諷刺宋高宗時期權(quán)傾天下的奸臣秦檜。
切開西瓜,對出下聯(lián)
明人蔣燾,少時即能詩善對。一天,家中來了客人。此時窗外正下著小雨,客人想考考他,便出聯(lián)云:“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凍”字拆開是“東兩點”,“灑”字拆開是“西三點”,對起來有一定難度。這時,只見蔣燾從屋里抱出個大西瓜,切成兩半,其中一半切了七刀,另一半切了八刀,對客人說:“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客人贊不絕口。“切”字拆開正好是“七”、“刀”,而“分”字拆開是“八”、“刀”。
上一篇:“石門雙樓”恩仇記
下一篇:補(bǔ)課費(f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