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的英國姑娘
1940年,一位叫做多利的英國女孩加入了中國銀行倫敦分行。1944年中國國內的抗日戰爭進入了最關鍵階段,中國國民政府和紅十字會都在中行倫敦分行設立了募捐箱,為抗日戰爭的受害者募捐,而多利發現負責管理中國政府募捐箱的官員經常會盜取捐款。多利就將募捐箱放到了柜臺底下,因為她害怕那里的錢又被裝進那些官員的腰包。多利的舉動激怒了募捐官,他們以私藏政府募捐箱為由要求銀行經理開除多利。雖然經理知道多利是冤枉的,但迫于壓力也只好同意。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中國員工站了出來,他叫劉本昆,1943年來到倫敦分行工作。在劉本昆的全力幫助下,多利終于被銀行留了下來。
多利的正直善良深深地吸引著劉本昆,而劉本昆的騎士風度也打動了姑娘的心。他們相愛了。1949年,多利與劉本昆在倫敦舉行了婚禮。婚后多利給自己起了一個中國名字劉道蕊。
匿名匯款
1949年10月,新中國誕生了,在百廢待興之時,穩定金融市場,保護國家財產成了新政府的一件大事。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主持下,中國銀行成立了總管理處,并立即通電各海外分行,凍結資產等待接收。但倫敦分行的經理不但拒絕接受中行新總處的領導,還準備把中行在歐洲儲存的大量外匯轉移到臺灣。
保衛當時倫敦中行持有的人民政府的財產便成為一項緊要的任務。那時倫敦分行的大部分員工已被遣散,只有不足10人留守。為了保護中國銀行在歐洲的資產,經過反復考慮,劉本昆等5人決定起義。
5人起義小組成功地保護了國家的財產,劉本昆被中行總行任命為襄理。而1957年,劉道蕊終于克服了重重困難,成為一名中國公民。1967年初,在劉本昆的一再申請下,中行總行最終同意讓他們夫婦回國工作。
最終證實
時間到了1997年,劉本昆夫婦已經退休快10年了。1967年到1997年,時間已過去整整30年,將英鎊折合成人民幣并加上利息,這些錢在1997年的價值為467000元。上級領導命令中國銀行繼續執行30年前周總理的指示,找到捐款人,把錢退回去。經過反復調查,最終證實,劉本昆夫婦就是30年前的捐款人。
當中國銀行的代表找到了劉本昆夫婦,問應該怎么處理這筆錢時,他們說,這筆錢已經捐出去了,不能再收回。而劉本昆夫婦并不富裕,在很多老同事的眼中,他們一直過著非常清貧的生活。
上一篇:遲到的幸福
下一篇:潘金蓮的砒霜武松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