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某地小鎮,民風純樸,鄉俗人情濃厚。尤為體現在平常百性的葬禮喪事上。若某家有人離世,亡人之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同學同事及死者親友的各種關系,大都聞訊趕到。布置喪場,守靈過夜,接擺花圈挽帳紙火,迎來賓,敬煙酒,端茶飯,寫挽帳,記情譜,尋用物,抬棺木,裝扮靈車送亡靈上路,放炮撒紙錢,至逝者入土為安止。幫忙者有此來彼往的,偶來拜祭的,始終在場的,按個人情況及對死者及親友的敬重程度而異。凡人對交往者的白(喪)事重于紅(喜)事,凡顧得上,均參加,顧不上則囑人帶情隨禮。到過幾個喪場的人,多數都在喪場遇見過一非尋常人---西郭。
西郭,男,漢族,現年三十五歲左右,政治面貌群眾,初中文化程度,當地相關鎮未同村七井船社農民,家住同社。他身高1.75米以上,身材瘦削,小眼大鼻,臉龐蠟黃經常不洗略臟,頭與鼻子相比顯得小了,頭發微卷色黑,常著西裝西褲。據知情人講,西郭小時侯家境差,人卻聰明伶俐,家人對其抱有很大希望。然六歲時,大病一場,高燒過后神經異常,瘋瘋癲癲,常因罵人招人煩遭人打。入學后學習中下還能跟上,唯獨最愛學中國歷史,是該科女老師年輕漂亮,西郭產生幻想。初三時,因偷看歷史老師入廁被揍,其父怕再丟人使之退學務農。
西郭嫌農活苦,流離社會,入賊幫干些偷雞摸狗之事,積累了原始資本后,又夢想成為賭神,破產欠債無力償還,常被賭徒及放高利貸者尾追毒打,其父被逼賣地還清其賭債。隨西郭被關于自家驢棚,父令其背誦初中歷史課本,西郭背急了時,便吼幾句秦腔。此法居然使西郭變乖,瘋癲病也基本痊愈。后成親不到一年,不知什么原因,媳婦死活與之離婚,西郭不語半年后又瘋。瘋也無惡行,不管是城鄉殯儀館,單位,私家住戶,只要有喪場西郭就奔赴,幫其能幫的忙,出其能出的力,插混打科,吼秦腔或調節氣氛或博人一笑罵,同時混個煙酒茶飯,以此為自謀的職業,人們逐漸習慣,稱之“西郭先生”。喪場不見其,反而少了什么。
每每提及西郭,北坡廟的老和尚笑曰:“西郭施主已修成正果。勝過東郭,南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