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繡花針我情感很復雜,按道理說我應該非常恨它,不光要恨它,還要見一根滅一根。因為子龍是我少時的偶像。偶像你懂嗎?就像初戀,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懂的。小時候我經常可以見到縫衣針,不知道那是否就是繡花針。所以我偶爾有事沒事會折幾根,懂嗎?恨它就折它幾根,多了不行,老爸會打我的,他是裁縫,他要養活我們一大家,剪刀和針都是他的工具。全折了怎么養活我們?所以對繡花針我又非常感激,沒有它就沒有我們家幸福的今天,雖然現在對我來說還沒有到非常幸福。
據說,一代名將趙子龍是死在一根繡花針手下,而且還是死在他最心愛夫人的手里。據說而已,你信嗎?
如果這是真的,那劇情也太狗血了吧,我少時最崇拜的偶像,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常山趙子龍,三國時期第二能打的趙子龍,打得魏國名將死傷無數的趙子龍竟然死在一根繡花針的手里(現在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公)。說出來誰都不相信。可是小時候的我非常相信,因為劉老大夸過偶像:子龍一身是膽。如果子龍全身是膽,被針捅破了,膽汁流出來,沒及時醫治,或者說那時的醫術沒有那么發達,剛好名醫華佗也被曹阿瞞害死了,趙子龍全身是膽,其他醫生還真不知道怎么下手,從何入手,研究來研究去,還真就這樣被貽誤最好的搶救時機,一代名將就這樣窩囊的死了。所以我很恨繡花針,它是害我偶像的兇具,我也非常恨趙夫人,雖然她是開玩笑比劃那么一下,可她還是弒夫的殺人犯。難怪最毒婦人心。
傳說,趙子龍是常勝將軍,身經百戰,全身上下沒有一處傷痕。也是,最能打的呂布輪不上他打,那時關二哥,張三哥虎牢關前鏖戰呂布時,子龍也許還在袁紹處打醬油。那時候如果就在劉大哥手下,三英戰呂布就輪不到劉大哥了,那時的三英應該就改為關云長,張翼德,趙子龍了。劉大哥您就先歇歇吧,有小弟在,您在邊上看著就行。不用自己掄著雙股劍不敢找呂布,專找他的坐騎赤兔馬下手,要說大哥武功還真不行,掄了十幾下雙股劍,愣是赤兔馬皮毛都沒有摸著,要不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好在呂布一看陣勢不對,撂挑子不打扯呼回虎牢關了。如果那一戰是子龍助陣二位哥哥,那小弟早就名揚天下,用不著到處看人家臉色,還在袁紹手下不招待見,還又另外拜了一個無能的公孫瓚大哥。好吧,子龍,你就繼續修煉武功和積攢人品吧,三國注定是你的三國,三國因為你才更熠熠生輝,給后世寫書人說書人更多故事和談資。
按說老二不是非常好的頭銜,隋唐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大殺四方,無人能敵,硬是被一個小毛孩子收拾得服服帖帖,以后見到李元霸都要繞路而行,聽到他的名字估計晚上都要做噩夢。隋唐是隋唐,第一條好漢李元霸武功拉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幾百條街,三國是三國,不過呂布武功貌似也拉老二趙云好幾條街吧,雖然子龍是我的偶像,這個我是得承認的。不扯了,咱們繼續回到我們的故事里吧。
第二能打的趙云反而是活得最長,也過得最滋潤的一個,雖然早期跟錯了老大,吃了一些苦。雖然最后閑著沒事,趙夫人看他一身沒有傷痕,就用繡花針輕輕給他身上比劃那么一下,比劃后的結果就是趙子龍竟然死了,很窩囊的死在繡花針下,那也是六七十歲后面的事情了。三國時期超能打的猛人基本都死于非命:第一能打的呂布死于非命,老早就被曹操收拾了,雖然曹操手下沒人能打贏呂布。但狡猾的老曹頭他用反間計離間了呂布手下,把呂布捆得像頭豬,估計張三哥殺豬那時都不用捆那么緊。第三條好漢典韋死于非命,被張繡手下亂箭射死。第四條好漢關二哥誤中吳國呂蒙奸計,被潘璋和馬忠擒獲,死于孫權刀斧之手。張三哥死于自己人之手,和關二哥一樣取多少上將首級,最后落得自己也身首異處,可悲可嘆。最可惜的河北名將顏良、文丑,連關公的面都還沒有見到,就被他青龍偃月刀斬成兩截,本來兩軍對陣,大將都要報名號的,可是不識禮節的關二哥不報家門,顏良、文丑哥倆還在問候欠身之際,青龍偃月刀就問候下來了。悲乎惜乎,那個還曾跟子龍交手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的一代名將文丑說,咱昨晚還跟你劉大哥喝過酒,你大哥還拍著胸脯說,死個顏良不算啥,咱弟弟關云長勝他幾十上百倍,明兒陣上悠著點,他知道我在你這里,會看在我劉大的面子上消極怠工的。估計文丑臨死都在罵大耳賊,不帶這么坑爹的,消極怠工,消你妹呀消,有這樣消極怠工的打法嗎?死也不讓咱死個明白,顏良大哥,小弟來了,小弟腦子進水,腦子塞滿漿糊了,大耳賊的話也敢相信,你大哥,你大哥,我文丑還你大爺呢……別耍死人嘴皮子了,來吧,文丑小弟,死在關云長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下,也是一種榮光。其他超能打的名將基本早早掛了,所以子龍,自第一能打的呂布死后,三國就是你的天下,雖然你不當老大好多年了,雖然你也許從沒當過老大,雖然關二哥,張三哥每次都橫在你身前,沒關系,超能打就是超能打,光是長坂坡一戰就讓你功垂千古,名揚天下。后續大小戰役更是給你增添無限威名和人品。至于繡花針,那不是一樁血案,也許是一樁懸案,更像是后世無聊的說書人杜撰出來的故事,說它是故事,更像是個事故。
好吧,繡花針,我且繞過你吧,看在你養活我們家那么多口人的份上,看在我偶像英明神武的份上,我就放你一馬。不然死在趙子龍槍下魏國名將們都組團要到天宮告御狀了。按現在的邏輯推理,他們死在趙子龍槍下,子龍死在夫人針下,所以魏國名將們還打不過趙夫人的繡花針,他們死都不瞑目,死都不肯承認,趙夫人,你用繡花針捅我呀,你捅我呀,你就是捅我一千個一萬個小窟窿,也勝過趙子龍他那一槍下來的大窟窿,趙夫人,你千針萬針捅不死我,那么輪到我們來咯,我們來咯……啊救命(趙夫人呼救)……看官打住,看在我偶像子龍的份上,就此打住吧,這樁血案就此結案,趙子龍是老了病逝的,《三國演義》寫的子龍死時一陣大風,把諸葛亮聚會大廳庭前松樹吹折,一代將星就此隕落。被后主劉禪追贈大將軍,謚封順平侯,敕葬于成都錦屏山之東,建立廟堂四時享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