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檔饕餮完,我找服務員要塑料袋給如意打包,如意按著我手說不用,她包里帶著不銹鋼飯桶,好幾層的,葷的素的主食都能區分開,特方便。在眾食客驚訝的眼神里,打包完畢,如意拎著飯桶悠然上車絕塵而去。
如意就是這樣。買啥都自己帶家伙什,不用包裝,她把這叫“裸裝”。
買衣服,不要包裝,自家無紡布的袋子提上就走。傍晚要喝的鮮奶,塑料袋裝好的她不要,舉著老輩子茶缸,“來一斤半”,老板打一斤半,最后添一丁點,如意說這是自帶家伙的福利。
那天,如意去鄉下摘草莓,不銹鋼盆沒帶,路過胖燕的小菜館愣是踅摸了個酒壇子,口小,草莓好進,出來可難了,掏,一個一個掏,著急抓一把手得卡壇子口。那天,我們吃了一頓醉草莓,回家都不敢開車了。
我們小時候,很少用塑料包裝,大多用紙,買油條,買布,買瓜子,買茶葉,買白糖,都用紙。不用紙就自己帶家伙,有時攥一個網兜或挎個籃子,籃子是荊條或者打包帶編織的,誰家要是看到塑料袋,羨慕得不得了,那簡直太先進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塑料袋成了主要包裝,隔水,隔塵,不串味,離開塑料袋的日子簡直活不了。
如意活得了,她后備箱都是干凈的器皿或者筐。沒塑料袋的生活如意也別扭,網上買東西包裝都是塑料袋,她就跟客服談,不用塑料袋行不,人家說路上磕碰損壞不賠,某次買的書到家都成了紙漿。從此,如意盡量去實體店,我說她越活越倒退。
大概每隔一個星期,你都會看到大街上,如意手攥著個瓶子,疾步去槐茂醬菜廠買醬油。我覺得她費事,但如意樂意,說:“有賣散貨的,就有自帶包裝的,怎么啦?”
都說如意這“裸裝”的大神一輩子也不會找到對象,可人家偏偏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就是在槐茂打醬油的時候,有個男人,是一家企業的工程師,來打醋。倆人都攥著同一個牌子的酒瓶子,服務員醬油打好,醋打好,放柜臺上,倆人自己取,出了門才發現顏色不對,拿錯了,互換,搭話,認識,熟絡,工程師也是“裸裝”擁護者。這樣的兩個人能吃到一個鍋里,愛情萌芽……
我裸妝,如意總挑我毛病。我們的愛好同音不同字,憑啥她看不上我。如意說:“裸裝是少制造污染,裸妝是影響市容。”我說我不裸裝還拉動內需呢,可怎么說出來感覺也不如她底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