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上高二那年,迷上網(wǎng)絡(luò)游戲,總往網(wǎng)吧跑,老師沒有辦法,讓人把他的父母叫到學(xué)校。
正是農(nóng)忙時節(jié)。父親干完地里的活,騎車帶著母親,走了十多公里山路,中午才趕到學(xué)校。
母親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用怯怯的眼神看著老師,賠著笑,說:“孩子讓老師費心了。”
父親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他忐忑不安地從身后提出一個蛇皮袋,里面是從地里摘的豆角、黃瓜,他取出來,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在每個教師的桌上放一份,謙恭地說:“自家種的,值不了幾個錢。”
劉禹被叫到辦公室,他是一個帥氣的男孩子,個頭已經(jīng)超過了父母。他看見父親,沒說話,徑直走到老師面前。
母親問:“你又惹老師生氣了?”
劉禹仰著頭,看著別處,不說話。
老師把記錄簿攤開,列數(shù)劉禹一條條“罪狀”:某日白天,逃課去網(wǎng)吧;某日夜里,翻學(xué)校圍墻,出去打游戲……
母親在一邊聽了,臉色漸漸變得蒼白。
“小時侯,你多乖呀,每天放學(xué),搬一個小凳,坐在小院里看書。”母親的淚水一滴一滴落下來,“我和你爸在地里干活,做得那么苦,舍不得花一分錢,是想省錢供你讀書,是想讓你有出息,你卻不好好學(xué)……”
父親把劉禹拉過來,拳頭高高舉起,落下去時卻拐了彎,捶在自己胸口上。父親抱著頭,蹲在一邊,淚水掉下來,一滴一滴……
劉禹站了一會兒,頭慢慢地低下來,一言不發(fā),就往門外去。
母親叫住劉禹,問:“你去哪兒?”
他甕聲甕氣地答到:“回教室。”
母親一愣,眼中閃過一絲亮光,緊接著,她把帶來的大包小包遞給劉禹,那是吃的和換的衣服。
“雞蛋要趁早吃,時間長了會壞的;天晴的時候,要記得把球鞋墊放在太陽下曬曬。”她叮囑到。
母親理理孩子的衣領(lǐng),淚水在臉上無聲地流淌。
一年后,劉禹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大學(xué)。父母把教過他的老師請到家里,擺了一大桌酒席。
飯至中途,劉禹站起來,恭恭敬敬地敬父親一杯酒,再敬母親一杯酒。他們接過來,一仰脖喝了,又笑出了兩行淚。
劉禹說了一句話,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當(dāng)我的父母無助的時候,他們只能用淚水來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