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的8項修煉中,把實習放在了頭一位。一個大學生考試不及格不代表就沒有考試以外的其他能力,而對于職場來說不實習的大學生基本上就等于是個廢物。對于今天的大學生來說實習尤其重要:
1. 只有實習才能感受一個真實工作的需要,才能確定你是喜歡做研究還是喜歡去單位工作,選擇考研還是工作就有實際的經驗依據;
2. 只有實習才能辨別你對于一個工作是虛擬的幻想還是真實的喜歡,便于幫助進行職業方向的選擇,也可以在幾個實習體驗之后選擇相對比較喜歡的職業崗位;
3. 只有實習才能模擬體會在真實的職業崗位上其他人對于你做人做事的要求,才能培養基礎的人情世故,才能得到一些非常有價值的行為矯正;
4. 只有實習才能知道知識的用處與知識的缺乏,才能在學校選課、課程聽講與理解方面有新的角度,學習的覺悟性才會有相當的提高;
5. 只有實習才能發展初具規模的校園以外的人際關系,這些人際關系對于幫助你懂得社會知識、接觸社會機會包括職業機會提供的幫助非同小可;
6. 只有實習才能讓你對于老師、同學提供的知識與其他書面的知識有辨別與辯證的能力,才有了質疑的底氣,也可能有了形成自己主見的依據,甚至直接幫助你比其他不實習的同學更快成熟。
對于大部分大學生來說,最實在的實習時機可以在暑假,那是比較長的實習時間,也可以選擇在平時的同城周末或兼職實習機會。每一次實習盡量選擇不同單位、不同崗位、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國家,充分借助于實習擴大接觸面與體驗多種不同的職業機會,也因此使得自己的人脈關系類型多樣化。通常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實習具有顯著的累積效應:開始的時候連單位的門也摸不到,但是第二次實習能明顯地在第一次實習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做得更好,到第三次第四次實習的時候就顯得非常成熟老練,而這個時候在實習過程中被單位留下或者被單位盛情邀請擔當相關職位的幾率也大大提升。通常,實習過的同學在崗位上的適應時間很短,試用期通過率高,新員工晉升機會高,跳槽周期也顯著加長,個人職業信用高,培養機會的獲得能力非常強。即使沒有全職工作經驗,實習是不可多得的模擬工作經驗。簡單地說,實習是就業競爭中的最強經驗依據。而那些在實習中非常有心,認真積累,積極反思,尋求自我突破的同學,往往會讓那些人力資源主管另眼相看,給予特別的機會。
所以,實習吧,同學們,不管你的學校多么有名或者沒名,你的專業多么吃香或者冰冷,你的愛好多么廣泛或者狹窄,你的考試成績多么好還是糟,請開始實習吧。因為那些東西都離真實的職業很遠,而最近的橋梁是你自己可以建造的,那就是實習。最后,我要特別呼吁大家的是:實習,請從大一就開始;實習,即使你是博士生也不例外。
上一篇:應該有些事輸給人家
下一篇:讓演員“開竅”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