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他因家中貧困,很多事兒皆不如人。最讓他耿耿于懷的是九歲了,家里還沒錢送他去上學。為獲取心理平衡,他心中不免生些惡意,比如晚上有小孩在做作業,他便偷偷走過去,冷不防吹熄別人照明的煤油燈。又比如,年三十夜晚,有人將點亮的燈籠掛在自家門前的曬衣竿上,他會趁人不備,搖晃那燈籠,傾刻間,燈籠便化作了一片灰燼……
久而久之,他成了村上出了名的“不受歡迎的人”。大人小孩就像避瘟神一樣地避著他。人們也免不了向他家人告狀,他父親軟硬兼施,又是教育,又是開導,可全然不頂用,他依然我行我素。
十三歲那年暑假,他每天一刻不停地瘋鬧,今天摘了四婆的毛桃子,明天又扒了他二嬸的籬笆進園捉知了……鬧得四鄰雞飛狗跳的。終于,毒毒的日頭曬得他得了眼疾,眼前總是一片模糊,滴了好些眼藥水也絲毫不起作用。一直捱到了秋天,父親怕他的眼睛瞎了,請了鄰村的一位老中醫。老中醫詳細檢查了他的眼睛,又給他把了一會脈,說:“這個不難辦,是因天熱害了肝,去野外摘一些枸杞子來,拿涼開水泡了,一天飲用幾大碗,很快就會好的!”
枸杞子在家鄉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溪澗邊,亂墳頭,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不一會兒,他父親便為他摘來了大半畚箕紅瑪瑙般的枸杞子。那甜中略帶點酸的味道著實不錯,他牛飲馬喝,不上一個月,世界就在他的眼前恢復了以往的明麗。
眼病好后,他似乎變得深沉安靜了許多,他并非害怕太陽曬得他再次鬧眼病,而是因為老中醫的一番話總在他耳邊回旋—
—
“如此貧瘠荒涼的地方生長出的枸杞樹,那上面結出的果實還真能為人治眼病?”那天,他問老中醫,未等老中醫回答,他又搶著說“我認為它長出紅通通的果實只是為了倔強地證明自己的存在,用渾身長滿的尖利的刺時刻準備著去扎人才是它的頑劣本質!”
老中醫粲然一笑:“枸杞屬于茄科,它的果實枸杞子不僅能養肝明目,它的根皮,即中醫學上叫地骨皮的還能清虛熱,涼血。因為長不高,所以才長一些刺,這樣才不至于被豬羊牛馬等牲畜糟蹋傷害。長刺可不是為了去傷人,它是為了保護自己,好將自己的藥用價值最完整地奉獻給人類。盡管造物主只給它一塊貧瘠荒蕪之地,它卻能結出累累枸杞子,長出繁茂的根須——雖然它們只是一些小灌木,可在人們的心中無異是樹木中的偉丈夫!”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后,他明白了,無論老天爺對他如何不公,他都應該做一個善良的對社會有用的人。他決心做一棵對他人有用的枸杞樹!
一次,村里修公路,埋水泥管道,公路挖斷尚未恢復,晌午了,施工人員回家吃午飯,不巧這時來了一個盲人老大媽。要是在以往,他會看著她過不去,在她掉頭無奈地往回走的時候,幸災樂禍地哈哈大笑。可這一次,他把路邊的坡給鏟平了,而后,扶著那位盲人大媽繞了過去。當他把那位大媽送到公路的另一側時,老人感動地向他道謝說:“我女兒病了,這下我可以去照料女兒了。你真是我和我女兒的貴人啊!好人一定會有好報的,你將來一定會福星高照!”
這件事,讓他幸福了好多天。他沒想到自己只是隨手幫了一個人,居然得到了這么多的祝福和感謝,做一個有益于他人的人是多么快樂的事情啊!從此,他克服了傷害人的惡習,將善作為自己做人的信條和準則。
他就是我的表兄,一個如今在當地頗知名的企業家和慈善家。
做一個不屈于環境努力奉獻的枸杞樹,無論你所處的條件如何惡劣,你都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并最終獲取人生成功的智慧和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