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聰明的植物
蘭花智商很高,從種子傳播、生長到開花結實,都顯示出驚人的智慧,被譽為“地球上最聰明的植物”。
在聰明的蘭花中,最狡猾的要數兜蘭。
兜蘭在進化中最為奇特。蘭花的共同特點是“雌雄同蕊”,這樣比較利于雌蕊受精。唯獨兜蘭的雌蕊和雄蕊是分開的,雄蕊長在花的前面,雌蕊長在花的后面。雌蕊要得到雄蕊的花粉,除非人為地將雄蕊的花粉搬到雌蕊上面,否則,100年也休想受精。
但這難不倒兜蘭,它利用昆蟲解決這一大難題。它把蘭科植物特有的唇瓣,進化成為一個大口袋,就像人們穿的形態各異的拖鞋,因此也叫拖鞋蘭。兜蘭設計的這個美麗的大口袋,當然不是供人們欣賞的,而是囚陷那些可憐的昆蟲的。兜蘭引誘昆蟲到雄蕊上吸食花蜜,花粉團立刻粘在昆蟲身上。雄蕊很滑,昆蟲一不小心就掉到口袋里去了。上當受騙的昆蟲爬呀爬,怎么也爬不出來。但口袋后部長滿絨毛,就像一架梯子。昆蟲就攀著這架“梯子”爬到上面。“梯子”出口是一條隧道。對不起,你要逃命,還得從這條隧道鉆出去。昆蟲昏頭昏腦地穿過隧道,終于看到光明了。前面是左右兩條大路,隨你走哪一條。殊不知,兜蘭早已在大路旁邊各“安放”了一個雌蕊,昆蟲無論走哪條路,都會碰到雌蕊。雌蕊吸著力很強,一下子就把昆蟲身上的花粉團吸過來了。
兜蘭設計的這個昆蟲授粉程式,可謂機關算盡,狡猾至極,就是用今天的電子計算機設計,恐怕也望塵莫及。那么,兜蘭又是如何引誘昆蟲前來吸食花蜜的呢?
其實,大多數兜蘭根本就沒有花蜜,它們是靠“騙術”吸引昆蟲的。
同其他蘭花一樣,兜蘭的騙術五花八門。它們會散發出一些昆蟲喜歡聞的香氣,或者模仿其他花兒的氣味,吸引昆蟲聞香而來。兜蘭上方的萼片及兩側的兩枚花瓣,簡直就是變幻無窮的畫板。為吸引昆蟲,“畫板”上會繪上艷麗的花紋、密密麻麻的斑點、稀奇古怪的圖案,或者描畫成某類昆蟲的天敵,吸引這類昆蟲前來攻擊它的敵人。更讓人驚嘆的是,有的兜蘭竟玩起了“性欺騙”,把自己裝扮成雌性昆蟲,引誘雄性昆蟲前來交配!
我們在市場上買的兜蘭,細心觀察可以發現,有的兜蘭在花瓣基部或邊緣長了許多瘤狀物,這些瘤狀物很像蚜蟲。這是用來誘騙食蚜蠅的。兜蘭的主要傳粉者之一食蚜蠅,其幼蟲以蚜蟲為食物來源,食蚜蠅通常要找有蚜蟲的地方產卵。兜蘭利用食蚜蠅這一特性,將食蚜蠅騙到花上產卵,讓它為自己傳粉。殊不知,食蚜蠅這些可憐的孩子出生后,卻會因為找不到食物而統統餓死!
有一種叫長瓣兜蘭的,兩枚花瓣進化得非常長,就像少女頭上的兩條長辮子,十分可愛。長瓣兜蘭的這兩條長辮子,同樣是為了招惹昆蟲而設計。風一吹,兩條長瓣飄來飄去,仿佛在說:“來吧,來吧,我這里有上好的花蜜。”有的兜蘭的瓣越長越長,竟然拖到地上。這些拖到地上的長瓣,正好成了一些不會飛的昆蟲的“天梯”。這些昆蟲循著兜蘭發出的氣味,沿著“天梯”往上爬,重復著會飛的昆蟲的采蜜結局,上演著一出出上當受騙的好戲。
兜蘭的雌雄兩蕊前后相隔,不知是進化緩慢,還是先天不足。但兜蘭沒有自暴自棄,與大自然頑強抗爭,在進化中不斷改造和完善自己,努力彌補自身不足,以至于在生物鏈上不但未被淘汰,反而變得越來越聰明。這就是兜蘭值得贊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