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到十歲,都是處于依偎在父母的關愛之下。無憂無慮的生活。十到二十歲這是逐漸從懵懂的年代到開始懂事的時期。慢慢的,有些地方有些孩子或許是因為自身原因或者家庭原因,很多人大概在十三到十五歲這段年齡就開始輟學。其實這種現況普遍的多。歸根結底,家庭社會風氣都有密切相關的關系。
我是生長在一個小縣城的。七歲就開始讀書。后來由于中考考的不是很好,沒有繼續讀高中,而是選擇讀中專。師范專業的,18歲那年出來實習。來到附近一個小鎮的小村里實習了一年。也算是我人生之中的第一份工作。這個學校總共有六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大概班上最多也是二十人,普遍都是十來個。老師人員不多。很多老師都是身兼多職。實習一年,我就兼了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這幾課。這個村的孩子都是很淳樸的。在校其他的老師都說教了很久,都是沒有見到過任何一個學生的父母。有也都是爺爺奶奶來接送。當今社會,很多年輕人都是除外謀生。留下小孩和老人守在家里。自然而然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從小帶大。很多孩子從小就開始有一種意念,就是讀不好書就去打工。當時我聽到有些學生開始有這種想法萌生。我會各種想盡辦法開導他們。并不是讀書不好你就要早早出去謀生。小學畢業也就十二三歲。這樣出去除了進去那種廠里面就是去幫人賣衣服。字都不能完全認識。出了社會吃虧的還是自己。現在二十一世紀,國家也開始實施學生減免學費甚至免費。為何還有頻頻這些學生會有這種不好念頭。我覺得最大的原因都是源自于家庭。不管你家庭是否拮據。都不應該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
實習一年的教書生涯,我又回到學校重新上課。這一年的實習讓我看到了很多很多關于這個社會的百態。感慨很多很多。在后來的某一天,遇見一學生給我打電話,就過來我家坐坐。除了許久不見的問候,也提及到了他現在的生活,同樣也是小學畢業就出去打工。在一家工廠給人做包裝工。這學生開始感慨當年為何不多讀些書,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好。可以不用被學習束縛著,可以自己賺錢自己花。等到自己出了社會,才知道,多認識字是多么重要。雖說現在的手機都是觸屏手機,可以自己手寫。可是還是有很多字無法拼音拼出來。更別說手寫。有時候不懂的字念錯總是會被人嘲笑。聽到這學生這樣的描述,心中沉重不已。多想告訴天底下的孩子們,千萬不能認為學習讀書是一件多么繁重的事情。書到用時方恨少。
有人會說,現在都21世紀,許多家庭都不是那種供不起孩子讀書的。況且還有減免學費。這種現象很少。我想,沒有真正遇到過的人也許會這樣說。少并不代表沒有。這種事應該從身邊做起,杜絕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