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里,高秀娣一家熱熱鬧鬧,丈夫、兒子、兒媳,還有放寒假回上海的“女兒”袁艷娜圍坐在一起吃飯。袁艷娜是這個家里特殊的一員,她并非高秀娣夫婦的親生女兒,卻曾在這個家里生活了8年,去年考入了北京師范大學。“媽,我最想念的還是您的醬菜,聞到那股醬菜味我就覺得親切,家里有嗎?” 袁艷娜向高秀娣撒著嬌?!吧岛⒆?,過年還想著醬菜。你媽是賣醬菜的,家里怎么能沒醬菜呢?”高秀娣笑得合不攏嘴。誰能想到,如今這一
幕和美的場景,是從高秀娣的三場災難開始的……
有250元的下崗工資,加上老公的700元工資,生活有些拮據。兒子剛剛9歲,以后多得是用錢的地方。高秀娣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倒,她開始四處找工作,不久又找到了一份當營業員的工作。
一個難關度過了,高秀娣沒有想到,還有一個接一個的難關卡在她的面前。1996年,高秀娣有一天洗澡時,無意間發現自己的乳房有塊硬塊,還有些疼痛,她心里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果然,她沒有躲過厄運,她得了乳腺癌。
手術后,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高秀娣被傷口的疼痛折磨得閉不上眼。她的眼淚止不住流下,這是她得知自己患了癌癥后第一次哭。她不是一個愛哭的人,只是這次的打擊對她而言太大了。不僅是她的身體遭受著折磨,她更擔心之后一次又一次的治療是否真的有效。在當時人們的意識中,癌癥就是絕癥。高秀娣生怕一次次的治療把家里的積蓄都耗盡了,也保不住她的命。萬一人財兩空,她的老公和兒子該怎么繼續生活?高秀娣想到了死。如果此刻,她死了,那什么煩惱都沒了,家里的一萬多元積蓄也能保存下來。人在生死邊緣,往往只差那么一步。
正當高秀娣想拔了身上的輸液管,她聽到了兒子的聲音。兒子和老公一起來看她了。兒子撲到她的床前,拉著她的手:“媽媽,你疼嗎?你聽醫生的話一定能好起來的。我會乖乖聽爸爸的話,不讓你擔心的。”高秀娣的眼淚再次流下,她一陣后怕,如果剛才她就這么去了,兒子該怎么辦?她突然意識到了她作為一個母親的責任。她應該堅強地活下去,不管多難,只有她活著,這個家才完整。
高秀娣歷經了長達9個月的化療。因為她一度白血球偏低,化療一而再地延遲,但至少,她闖過了第一步。將來,癌癥是否會復發,她是否能活過癌癥病人的第一道關卡——5年,她完全不知道。人生很多事都是難以預料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后,高秀娣隨母親到弟弟家小住了半個月。弟弟跟他丈人住在一起,因為弟弟的丈人回鄉下老家一段日子,弟弟孩子沒人照顧,高秀娣的母親就過去幫忙。高秀娣是個閑不住的人,她的身體已經大有好轉,就想著幫弟弟家做點事情。
一天,她見弟弟家廚房的柜子里亂七八糟,就整理了起來。她從柜子深處找出一個銹跡斑斑的茶葉罐,打開茶葉罐,里面滿是壞掉的黃豆。高秀娣隨手把茶葉罐當垃圾扔了。此時的她,怎么都想不到,這么一件小事,會改變她今后的人生。
兩周后,高秀娣回到了自己家,她幾乎已經忘了扔茶葉罐這件事。一天,高秀娣和老公正在吃午飯,突然弟弟打電話來了?!敖悖闱岸稳兆诱頇还瘢袥]有看到一個很舊的茶葉罐?”弟弟怎會問起那個破茶葉罐?高秀娣心里徒生不好的預感:“有啊,我看里面都是些壞掉的黃豆,就扔了。里面不會藏了什么東西吧?”“我公公把8萬元不記名債券放在里面。他回鄉下前藏的,我們也不知道,他這會兒回來在找了……”高秀娣差點連電話都摔在了地上,她腦子里一片空白,只說:“我馬上就過來。”老公看她這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忙問她怎么了。她簡略說了一下,卻再也咽不下一口飯。老公沒有一句責備,只說:“吃好飯過去,飯總要吃的?!?/p>
到了弟弟家,就看見弟弟的老丈人癱坐在沙發上,雙眼發愣,高秀娣可以體會老人家的心情,這是老人多年的積蓄。弟弟和弟媳一臉的無奈,他們對高秀娣也覺得抱歉,高秀娣是好心幫他們收拾,誰也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這事,誰也怨不得。高秀娣只覺得,東西是她扔的,她有責任。她對弟弟的丈人說:“別擔心,今天晚上我就把錢一分不少地還給您。”說完這句話,她擔下了這份責任,心里卻一片茫然。家里的一萬多元積蓄已經都花在了她的醫療費上,8萬元簡直是筆巨款,去哪里找,她毫無頭緒。
弟弟安慰她,會有辦法的。她和弟弟立刻開始分頭打電話四處找人借錢。幸好,她的人緣好,別人都相信她的為人,這個借幾千元,那個借幾百元。到了晚上8點,高秀娣居然真的湊齊了8萬元。她大大地呼了一口氣,終于能把錢給老人家了。可是看著記得密密麻麻的賬本,她一下子又癱坐了下來。這些錢,她該怎么還?拿什么還?靠她打工恐怕一輩子也還不出這些錢,何況她是得過癌癥的人,誰知道她還能活多久呢?這筆巨債對高秀娣一家而言,簡直就是滅頂之災。開醬菜店創業還債,無意中與“女兒”結緣必須自謀出路,高秀娣跟老公說她想自己創業,這樣才有可能把債還了。雖然借錢給她的親戚朋友都說不用她急著還,也不用她還利息,但是
她心里難安啊,這筆債就像一塊千斤重的石頭壓在她的心上。她更覺得對不起老公和兒子,為了還債,家里省吃儉用。可這么多錢,哪里是靠省能省下的呀??墒窍騺硎率轮С炙睦瞎?,這次堅決反對。老公的想法也沒錯,高秀娣是得過重病的人,很多癌癥病人過不了五年這道坎,所以老公不希望高秀娣太過操勞。更何況,高秀娣從來沒做過生意,家里也沒人有這方面的經驗,誰也不知道創業是否真的賺錢,萬一虧了,豈不是雪上加霜?高秀娣無法反駁老公,可是她卻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想法,她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要用自己5年的生命,創造出10年的效益,即使她哪一天離開了,也不把這筆重債留給老公和兒子。雖然這件事,老公對她沒有埋怨過一句,但是她的心里對老公和這個家充滿了愧疚,她迫切想要彌補。
高秀娣偷偷地開始籌劃她的生意。她聽說離家不遠處正在建一個規模不小的菜市場,連忙去詢問了情況,一個店鋪租金每個月600多元,高秀娣覺得應該可以承受就立刻向親戚借了1萬元,租下了一間店面。現在回想起那個時候,高秀娣也覺得自己的確夠大膽的,因為她根本還沒想好做什么生意。這或許就是人被逼上絕路后,不得不奮力一搏才會有的魄力。付了訂金已經如箭在弦,不得不發。老公也只能幫她一起出謀劃策。一天,一家人正在吃早飯,兒子看著桌上的醬菜說:“沒想到,醬菜花樣還真多,天天能不一樣?!睘榱耸″X,高秀娣家的早飯已經吃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醬菜配泡飯了,為了翻點新花樣,她每次都買不同的醬菜。一語驚醒夢中人,高秀娣說:“醬菜好,醬菜不錯。”弄得兒子和老公摸不著頭腦。高秀娣說,醬菜配泡飯是很多老一輩上海人的早餐,價格便宜又好吃,醬菜生意應該可以做。
夫婦倆開始奔走各個菜場取經。高秀娣發現各個菜場里的醬菜店生意都不錯。她和老公開始暗自做調查,守在人家的醬菜店旁,記下賣得比較好的一些品種??墒歉咝沔凡恢肋M貨渠道,幾經周折最后只能把電話打到了114問詢中心,問人家有沒有醬菜廠的電話。終于她得知有家揚州醬菜廠在市郊南匯。眼看菜場就將開張,高秀娣心急如焚,時間就是金錢,高秀娣不想浪費一天時間,她打算醬菜店跟菜場同一天開張。與醬菜廠一取得聯系,她就決定去訂貨。偏偏這天,風雨交加,高秀娣換乘了幾輛公交車,歷時3個小時才趕到醬菜廠。功夫不負有心人,高秀娣的醬菜店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下,終于在1998年新春佳節前的一周開張了。
大年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高秀娣舉起酒杯,對著全家人說:“我成功了。開張一周,我已經賺回了一個月的房租錢。”這樣,成本已經有了保證。剩下的三周,所有的利潤都是凈利潤了。全家人都為她祝賀,高秀娣終于看到了希望。
從此,每天清晨5點,高秀娣就到店里開門,中午回家休息一會兒,晚上一直要忙到7點半才打烊。這樣的辛苦付出,讓高秀娣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回報,她一年居然能賺3萬元了,不到兩年半的時間她就還清了所有的債務。而她,也在辛勤勞作下度過了5年危險期。時間轉眼到了2002年,此時的高秀娣可以說是無債一身輕,兒子也考進了大學。一天,她在菜場里看到一個10歲左右的女孩在幫父母賣菜。這點大的孩子不是應該在讀書嗎?出于好奇,中午休息時間,高秀娣跟女孩的父母嘮起了家常。原來,這對夫妻是山東人,他們生活困難,又有三個孩子,所以不想供女兒讀書了??筛咝沔酚X得孩子不讀書可惜了。她問女孩:“你想讀書嗎?”“想,我本來已經讀到三年級了,可……”女孩說著又害怕地看了看父母。高秀娣覺得女孩可憐,就說:“你寫篇作文給我看,如果你寫得好,大媽媽供你讀書。”“好?!迸㈤_心地跳了起來。
這個女孩就是袁艷娜。第二天一早,袁艷娜就把一篇作文交到了高秀娣的醬菜店。高秀娣看著袁艷娜清秀、整潔的字跡,流暢的文字,認定她是個讀書的好苗子。當天,高秀娣就回家跟老公和兒子說,想把袁艷娜接回家,她不忍心看著這么好的苗子成為失學兒童。老公和兒子都了解高秀娣的為人,她最樂意幫助別人,只要她覺得開心,他們完全沒意見。第二天一早,高秀娣就跟袁艷娜的父母說:“從此以后,袁艷娜的讀書費用我來承擔,她的生活費我也包了,你們如果同意,我就接她回家,我保證給她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庇腥藷o償供養自己的女兒,還能讓女兒繼續讀書,袁艷娜的父母簡直不敢相信世上還有這么好的事情。他們開心地連聲說好。袁艷娜更是興奮萬分。
袁艷娜是個乖巧的孩子,自從走進高秀娣家,她就管高秀娣叫媽媽,在她眼里,高秀娣就如同她的再生父母。袁艷娜是外地戶口,照理只能進民工子弟學校。高秀娣覺得那類學校大都師資差,所以立刻聯系了她兒子當年就讀的小學。校長聽說她如此樂于助人,破例收了袁艷娜。學校老師起初擔心袁艷娜基礎不夠好,拖了班級后腿,而且她之前從沒學過英語。沒想到,袁艷娜學習特別刻苦。高秀娣還讓兒子幫袁艷娜補習英語。袁艷娜在第一個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就成為了年級組的佼佼者。高秀娣越發慶幸自己做對了。
厄運再次襲來,擊不垮善良的人家里多了個人,原本兩室的房子顯得有些擁擠。兒子從學?;貋?,高秀娣和袁艷娜睡一屋,兒子和老公睡一屋。高秀娣意識到這不是長久之計,就跟老公商量著換間大點的房子。當時高秀娣剛還清債,并沒有多少積蓄,但她相信憑她的醬菜店,一定能在不久的將來把換房的錢賺回來。高秀娣再次向親戚朋友借了點錢,換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新房的客廳面積很大,可以隔一塊空間給袁艷娜睡覺、學習之用。袁艷娜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別提有多高興了。她真切地感受到高秀娣全家把她當作了這個家的一份子,她也把這個家的每個人當作了自己的親人。高秀娣和袁艷娜這對特殊的母女,成為了菜場里的美談。菜場里很多賣菜的外來務工者沒空也不知道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他們看見袁艷娜每天放學后在高秀娣的醬菜店門口做作業,都羨慕不已,于是也求著高秀娣幫忙管管自己的孩子。高秀娣覺得這些人從外地到上海謀生不容易,而且這些孩子缺乏管教,的確容易學壞,荒廢了學業。從此,高秀娣的醬菜店成了“晚托班”,放學后,菜場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齊集到醬菜店。恰好醬菜店門口有塊空地,高秀娣擺上桌椅,一群孩子大的管小的,學習好的幫助成績差的,大家一起學習。有誰不聽話就要接受高秀娣的單獨教育。
每個孩子見到高秀娣都又敬又怕。高秀娣儼然成了這十多個孩子的另一個“媽媽”。高秀娣的生活每天在忙碌的快樂中度過,她以為厄運已經遠離她。然而意想不到的是,2004年,高秀娣的老公被確診為喉癌。她的生活一下子又坍塌了。當時,兒子臨近大學畢業,正是忙碌的時候。老公住在醫院里,高秀娣每天上午依舊到店里做生意,下午請了一個工人幫忙。而她每天中午騎自行車趕往離家很遠的醫院,看望丈夫。原本三刻鐘的路程,高秀娣常常要騎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騎著車,她的眼淚就會止不住地流下,想到這些年,家里的生活剛剛好轉,卻突然又發生這樣的變故,如果老公……她不敢往下想。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她不得不把車停在一旁,把眼淚
擦干,平復一下心情才能繼續往醫院趕。一路上,她要如此這般停上好幾回。可是一旦到了醫院,她絕不讓自己的眼淚流下,她笑著鼓勵老公,給他信心。
那段艱難的日子,讓高秀娣欣慰的是乖巧的袁艷娜不但沒有影響學習,還把家里的家務都包了,幫高秀娣減輕了不少負擔。人是需要精神動力的,孤軍奮戰和有眾人相幫,動力是完全不同的。在家人和周圍人的支持下,高秀娣和丈夫終于又闖過了一道難關。丈夫出院后,辦了提早退休。
高秀娣的生活重心又回到了她的醬菜店和那群孩子身上,這些都是她快樂的源泉。時間匆匆而過,因為外地學生不能在上海參加高考,所以袁艷娜讀到高二就必須回到老家山東,在那里準備參加全國高考。
2010年,袁艷娜回了山東。臨行前的那天,高秀娣幫袁艷娜收拾。
上一篇:刻著“征婚啟事”的墓碑
下一篇:留下一雙眼睛看你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