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正在審理一起5年前的交通肇事案,逃亡在外的被告終于被押回了法庭,法官問原告:“你們想要被告怎么賠償?”旁聽的人都以為原告會提出許多苛刻的要求,畢竟這場判決已經等了5年。沒想到原告這個50多歲的農婦竟然哭著要求:“法官,賠償我全不要,我只要被告能早點回家,我不想再失去一個兒子了。”
怎么原告成了被告的母親?既然是母親,為什么要將兒子告上法庭?既然上了法庭,為什么又要為他求情?這樣一起交通肇事案的背后到底隱藏了多少故事呢?
驚天噩耗,兩兒子一死一傷
柳可佳和劉裕興的這段母子情很特殊,這要從10多年前說起。
1992年,劉裕興10歲的時候,父母親在一次吵架中,母親失手將父親殺死,結果母親被判16年徒刑。這次變故,讓劉裕興成了沒爹娘照顧的孤兒,原本開朗活潑的他變得沉默了,周圍的孩子也不再和他玩,甚至還排斥他、欺負他。但是,有一個男孩卻一直站在他身邊。打架的時候他會為劉裕興挺身而出,有好吃的就和劉裕興一起分享。這個人就是柳可佳的兒子周覺如。
周覺如比劉裕興大1歲,在同一所學校上小學。有一次,在放學途中,同學們嘲笑劉裕興是個沒人要的孩子,于是劉裕興就和對方打了起來,同行的周覺如毫不猶豫就沖了上去幫忙,結果兩人的衣服都被扯破了。
快到家時,劉裕興害怕回去被爺爺罵,周覺如就把他帶回了自己家。柳可佳見到渾身破爛衣服的劉裕興,頓時觸動了她的母性情懷。她輕輕地把劉裕興拉到身邊,替他將衣服脫下來,說道:“孩子,要是你愿意的話,以后就把嬸嬸當你媽吧?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媽說。”年幼的劉裕興看了看為了自己而和別人打架的大哥周覺如,再看看滿眼慈愛的柳可佳媽媽,很久未曾得到的家庭溫暖的他一下子感動得大哭起來。
在柳可佳的悉心照顧下,劉裕興感覺自己有了第二個家,而柳可佳又多了一個孩子。從此,家里更熱鬧了,周覺如和劉裕興一起上學,一起干活,既是好朋友,又是好兄弟。周圍的鄰居都羨慕柳可佳有兩個好兒子。
初中畢業后,兩個孩子都沒有繼續上學,而是和周圍大多數年青人一樣,去外面打工。2002年10月的一天,劉裕興接到師傅電話,說是過生日請他一起去吃飯。這等好事,他當然不會忘記自己的好兄弟周覺如,于是他騎著摩托車載著周覺如一路飛馳而去。
原來,劉裕興載著周覺如在國道上行駛時,和迎面駛來的一輛小轎車撞了起來。周覺如因為受傷過重當場死亡。劉裕興則在醫院繼續接受治療。
聽說是劉裕興改道行駛才造成了這場車禍,柳可佳悲憤莫名。當時她極力反對兒子們騎車出門,可他們硬是不聽。要是聽她的話,怎么可能發生這樣的事?一想到這些,柳可佳就痛不欲生,恨劉裕興,恨自己,恨老天……
悲憤交加,善良的母親發怒了
辦完了周覺如的后事,柳可佳漸漸冷靜下來,自己唯一的親生兒子死了,后半生要怎么辦?她想到了劉裕興,這個孩子也是她親手帶大的,雖然說他直接造成了周覺如的死亡,但這畢竟是意外,他也不是故意的。
幾天后,柳可佳買了些蘋果和補品,準備去醫院看望劉裕興。這時有消息傳來,說劉裕興從醫院出逃了,現在不知去向。聽到這個消息后,柳可佳驚呆了,剛買的蘋果掉下手來散落一地。柳可佳想不明白:劉裕興怎么就逃了呢?想想以前,她這個養母對待劉裕興不薄啊!劉裕興在外面受了欺負,都是她跑上門去和人家討公道;劉裕興餓著肚子跑到她家里,柳可佳總是第一時間做好滿滿一桌子的菜。而如今,因為劉裕興的錯,她的親生兒子死了。姑且不說自己對劉裕興有恩情,就算是兩個陌生人,發生交通事故后,肇事方也應該登門道歉才對。可劉裕興倒好,一聲不響就跑了。難道這個“兒子”就這么無情無義?難道自己多年的“母愛”就換來這種結果?柳可佳越想越氣。
終于,善良的柳可佳發怒了,她向法院遞交了要求民事賠償的訴訟,要求劉裕興賠付包括喪葬費,受害人家屬生活費等共五萬七千元。
與此同時,因為劉裕興的出逃,交通肇事案升級為交通肇事逃逸案,在多次尋找劉裕興未果的情況下,公安局在網上向全國發出了通緝令。
昔日的兄弟生死相別,多年的母子反目成仇。難道現實真就如此殘酷嗎?
事故發生后,劉裕興也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經過醫務人員的努力,劉裕興脫離了生命危險。第二天,清醒過來的劉裕興第一件事就是問周覺如的情況,當得知大哥已經去世的消息后,他的心情很低落。隨后,交警大隊的事故鑒定書也送到劉裕興手中,鑒定結果:劉裕興占道行駛,應負主要責任。面對這一切,劉裕興懵了:難道自己親手把大哥送上了不歸路?
劉裕興沉浸在深深的自責中。然而,當他還沒從內疚中緩過神來,一次在和病友的交談中,他又聽到了一個更驚恐的消息。按照法律,檢察院將會提起公訴。這種事故,肇事者可能要判五六年的徒刑,還要賠好幾萬的錢。
聽到這個消息,躺到床上的劉裕興感覺自己的前途一片漆黑。“五六年監獄”、“幾萬塊錢賠償”……劉裕興知道這次禍闖大了。“逃吧!”這個念頭在劉裕興腦海里一閃而過,但他馬上就否定了這個想法。逃了,自己一輩子都將良心不安。但是不逃,等待自己的將是漫長的鐵窗生活和沉重的民事賠償。“逃”與“不逃”,這兩個念頭在劉裕興的腦海里不斷交織著。
最后,“逃”的念頭還是占了上峰。當天夜里,劉裕興偷偷從醫院里跑了出來,然后摸黑走到姐姐家。劉裕興不敢告訴姐姐實情,只說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好友周覺如的死亡,所以覺得心里內疚,沒臉見周家人。在姐姐家吃了些東西,問明周覺如安葬的地方后,劉裕興一個人跑到墳頭上哭了起來,邊哭邊說道:“哥,我對不起你,原諒我,我也是迫不得已。”
逃亡之前,劉裕興還有個心愿,就是去看一眼柳可佳,但是他不敢直接找上門去。他想,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周覺如的死亡,現在又因為一己之私就這樣跑了,媽媽肯定對他恨得咬牙切齒。
過了幾天,正是趕集的日子。劉裕興偷偷地站在街角,看到柳可佳也在街上走,他很想走上前去,跪在媽媽面前乞求原諒,可最終還是沒能鼓起勇氣,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媽媽步履蹣跚地走出視線。
那年的農歷新年,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看著別人家的歡樂勁,柳可佳不禁悲從中來。往年春節,劉裕興和周覺如都提前四五天就趕回家了,和她一起出去置辦年貨。路人看到這兩個孩子,都夸柳可佳好福氣。但是現在,兩個好兒子一死一逃,家不像家,想到這,滿心酸痛的柳可佳又是大哭一場。
血淚相連,大義娘親真情鋪就兒歸路
轉眼又過了好幾個月,有一天鄰居走過來,說有電話找柳可佳。“誰打的?”柳可佳習慣地問了一句。“不知道,對方沒說,只說找你。”柳可佳匆匆走過去,拿起電話問:“誰啊?”電話里沒有聲音,柳可佳正想掛電話,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聲音傳來:“媽媽,我是劉裕興,我對不住你,我明天就去廣東了……”一聽是劉裕興,柳可佳“啪”的一下就把電話掛了。
回家后,柳可佳坐在床頭,愣愣地發呆。丈夫走進來,關切地問到底是怎么了?“剛才他來電話了,說明天去廣東。”“他?是劉裕興?”柳可佳點了點頭,慢慢地又重復了一遍:“他一個人去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