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楚國有一個大戶人家舉行了一次祭祀祖先的活動。 之后,這家人想把用過的一壺酒賞給手下人喝。可是,手下的人這么多,一壺酒怎么能夠喝呢?如果給一個人喝,還能喝得痛快。那么,這壺酒到底給誰呢?有人提議:“我們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最快,誰畫得最像,這壺酒就給誰喝。”大家認為這個辦法很好,于是就各自在地上畫起蛇來。有一個人畫得很快,一轉眼的功夫就把蛇畫好了,這壺酒應該屬于他。他得意地拿起酒壺正要喝酒,看到別人都還在畫,而且畫得很慢,就想顯示一下自己。于是,他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口中還說:“你們畫得太慢了,我再來給蛇添幾只腳,等等你們吧!正在他得意洋洋給蛇添腳的時候,另一個人已經把蛇畫好了。那個人一把奪過酒壺,把酒喝了個精光。先畫好蛇的人很氣憤地叫嚷著:“我先畫好了蛇,你怎么把酒喝光了呢?”那個喝光酒的人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為什么給它添上腳呢?既然畫上了腳,就不再是蛇了,你雖然先畫完,但你畫的不像蛇,所以,我才是第一個畫好蛇的人,酒當然屬于我。”給蛇添足的人無話可說,他懊悔地看了看大家,垂頭喪氣地走了。
小朋友,做事情要恰到好處,千萬不可自作聰明,做一些不必要的補充,反而會把事情弄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