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你失去了金錢,并不算失敗,因為人生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底的失敗,因為你失去了做人的真諦。文明是什么?它是一種行為、一種品質、一種美德。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候,是自覺將垃圾放進垃圾桶的舉動……
說到文明美德,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列寧在一個狹窄的樓梯口,正要下樓時,碰到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正要上樓。女工見到是列寧,急忙要讓路,列寧急忙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而我卻兩手空空,請你先走。”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文明美德在一位偉人的身上彰顯的淋漓盡致。從大處著眼,文明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處著眼,文明美德也是我們小學生必備的素質。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不文明的事例:校園中,有與我們美麗校園不和諧的紙屑;操場、樓道有奔跑打鬧的同學;還有的同學口出臟字,說同學壞話;不愛護公共財物……
還記得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我們在一陣悅耳的下課鈴聲里走出教室,我也跟隨著人流一起往外走,在樓道里,一個紙團不知被誰扔到了地上,扎眼的躺在那,抬著頭看著一個個從它面前走過的同學,仿佛在說:“沒有一個同學看到我嗎?誰來把我送到我該去的地方?”我趕緊走過去,彎腰拾起來,把它扔到了媽媽教室的垃圾桶里。我想對同學說:“你丟下的是垃圾,我拾起的是美德,積極上前一小步,文明美德一大步。”同學們,我們應該養成文明習慣,培養文明美德,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社會更美好,讓校園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