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值得紀念的回憶。有的人的童年是紅色的,紅色代表的是熱情,有的人的童年是白色的,白色代表平淡,有的人的童年是黑色的,黑色代表不開心。那媽媽的童年是什么顏色的呢?今天我終于有了答案。
媽媽小時侯家里很窮,但媽媽非常愛學習,愛上學,天剛擦亮便約好了同伴,手牽著手,斜跨自己制作的小布包,踏著長滿黃色野菊花的機耕路,蹦蹦跳跳的上學去了。學校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學堂,全校只有一百人,但一樣有朗朗讀書聲和歡樂的嬉鬧聲。媽媽的學習用品很簡單,就是一支用剪刀削的凹凸不平的鉛筆,和一張揉皺、焦黃的粗紙。看我手中這只花俏高級的活動鉛筆和這油亮的筆記本,我們確實很幸福。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8歲的媽媽放學一回家,便要幫外出耕作的奶奶爺爺燒飯。在燒得發黑的大灶前,媽媽是那么的渺小,只能用凳子墊起來,才夠的著。可我到了14歲了也不會燒飯!
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媽媽燒好飯后,還要和小伙伴們提著一個比自己身體大好幾倍的籃子和一把鋒利無比的鐮刀,到山上去割豬草給豬吃。看,她們找到了一塊恍若仙境的豬草地,草地一旁是一條涓涓細流,兩邊是一座峰巒并不雄偉的山丘,有“紅”的、“白”的、“綠”的豬草,還時不時的躍出一只只的蚱蜢呢!媽媽手持鐮刀,津津有味的割起來,累了,還要躺在草地上和小伙伴嬉鬧一陣呢!此時,她們是快樂的,可當我們走到山上時,便要叫苦連天了。
到了晚上,就更熱鬧了,全村男女老少都會不約而同的聚到村里的曬谷場一起玩游戲,拉家常,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到了8點,人們便會三三兩兩地回去了。可現在的我們一到晚上就看電視,它不僅會影響我們的視力,還會使我們的成績下降。
說了這么多,原來我和媽媽的童年都是彩色的,只是媽媽多了一種銀色,那就是勤勞。
上一篇:給居民一個安靜的環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