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看《老人與海》有感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沒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仰。文學名著永遠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是值得全世界人民繼承和發揚的精神財富。我今天就看完了一本名著——《老人與海》。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云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小說的素材來自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老人獨自在海上打魚。他釣到了一條大魚,把魚頭和上半身綁在小船邊上。但是他遇上了鯊魚,老人使出了渾身解數和鯊魚搏斗,鯊魚把能吃到的魚肉都吃了,結果這條大魚只剩下不到一半,卻還有800磅左右。
海明威在這個故事原型的基礎上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和刻畫,塑造了桑提阿果爺爺這樣一位普通而又可敬的勞動者的形象。他不被任何困難所壓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斗爭。他說:“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這種永不言敗的硬骨頭精神貫穿在《老人與海》故事的始終。最后,小說以一個少年看到老漁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長的大馬林魚,再次描寫了這條魚的巨大,說明老漁夫所克服的困難之大,非比尋常。
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小說歌頌了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斗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不能滿足于現狀,應該積極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決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