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溝河縱橫的江海平原上,這里的小溝邊、河岸上到處長著密密麻麻的蘆葦。春天,在金黃的油菜花還沒開放的時候,蘆葦就發芽了。幾乎是一夜之間,成千上萬的“小腦袋”,破土而出,嫩嫩的,尖尖的,多像一支支綠色的鉛筆呀。
端午節到了,蘆葦已經長到一人多高了。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要采蘆葉,裹粽子。那散發著蘆葉清香的粽子,讓我們這些饞嘴的農村孩子一輩子都忘不了。
蘆葉還可以折風車,卷哨子,做小船……給我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秋天,蘆花開了,蘆葦也慢慢地由青變黃了。遠遠望去,灰白色的蘆花隨風搖曳著,好像在訴說一個動人的故事。
蘆葦的作用可大了!蘆稈可以編簾子、搭瓜棚、豎籬笆;蘆花可以扎掃帚、做蘆花靴;蘆根還可以入藥呢。蘆葦的生命力也很強。一場暴風雨過后,玉米、稻子等農作物都已東倒西歪,只有蘆葦依然不屈不撓地挺立在河岸上。
那風吹蘆葦的發出的“嘩--嘩--”聲,多像一首歌,婉轉而悠揚。蘆葦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用不著施肥,更用不著澆水,到第二年春天又會長出新的蘆葦來--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啊,家鄉的蘆葦,你永遠是一道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