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以鄧小平“三個面向”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上頭各級領導的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等有關文件精神,更新觀念,轉變思想,與時具進,銳意創(chuàng)新,不斷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加強我校常規(guī)教學的管理,進一步加大教學教研領域改革的力度,進一步提高教研水平,扎扎實實做好課改實驗工作,為開創(chuàng)我校課改實驗工作新局面和大面積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而努力奮斗。 奮斗目標
1、以課改實驗工作為中心,銳意改革,努力探索,勇于實踐,不斷開創(chuàng)我校教育改革新局面。
2、以學校常規(guī)教學工作為重點,努力促進我校各個年級基礎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3、以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huán)境育人為重點,加強師德教育,提高教師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等師德素質,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運用新型的育人方法培育學生。
4、以骨干教師為主導,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提高備課質量,培養(yǎng)一批思想過硬、業(yè)務精良的學科帶頭人。
5、加強學校安全防范工作,做到安全工作時鐘常鳴,讓學生在安全、健康、和諧的環(huán)境下茁壯成長。 工作措施
一、 加強*學習。 我們要繼續(xù)學習新的教育方針,堅持“三個面向”的指導思想,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素質,結合當前的教育形勢,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抓好普及義務教育工作,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位老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始終和上級保持一致,按學校安排,積極參加*學習,寫好學習心得體會,并主動進行思想交流,以達到共識和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 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教師的高素質是保證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師能勝任本職工作基本條件,因此,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我們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事業(yè)心,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為人師表。
2、教師要豐富自己的見識。為了適應新的教育形勢的需要,還沒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中青年教師要積極參加有關本科、大專函授學習,走自學成才之路,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并且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
3、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為了不斷提高教師的表達、組織和管理能力,學校依據(jù)學區(qū)的要求,將繼續(xù)組織教師學習新《課標》,了解新課程,增強課改實驗意識。
4、切實加強師德教育、法制教育。學習“四法一綱”,使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展教書育人,管理育、服務育人的“三育”活動,常抓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處世美德的“三德”德育。
5、在師生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三主義”教育和法制觀念教育以及安全教育。樹立“三個觀”(即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榜樣,發(fā)揚“三個精神”即敬業(yè)精神、開拓進取精神、拼搏奉獻精神。
6、不斷完善各種規(guī)章制度。學校將繼續(xù)實施各種量化管理制度,從而科學地、合理地、公平地對教師的德、能、勤、績等方面進行考評、獎懲、晉升、調配。
7、轉變工作作風,建立社會、學校、家庭的教育工作網(wǎng)絡。學校、教師要與家長、社會相配合,共同教育學生,本學期要以不同的形式召開家長會議,征求教學意見,采納教育良策。
班主任(輔導員)要善于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正面教育為主,要講究方法,要多進行家訪,要上好每一節(jié)品德課。各學科在備課時,要制訂德育教學目標,德育教育要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從而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三、 加強教研工作。
1、新學年度,各位教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