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聊城,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古城便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
聊城古城占地一平方公里,座落在現東昌府區城區中部,規劃整齊,錯落有致,房屋鱗次櫛比,道路平坦開闊。
提起古城,人們往往想起的標志性建筑:光岳樓和山陜會館。
光岳樓俗稱古樓,它充滿了傳奇色彩:它是明代聊城官員陳鏞為抵御元軍的進攻而建造的。你知道它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何處嗎?傳說建樓時,一位老人用木料擺成了一座精致的建筑,人們便依據它的構造設計了古樓。這個傳說中的老人便是魯班。還有關于他的另一個故事呢:光岳樓需要四十根大柱子,卻只運來了三十九根,這老人便又將五車木屑和兩車膠水制成了一根大柱子,這根柱子非常結實,連火都燒不爛呢!現在樓中還有神龕供俸著魯班的牌位呢!
山陜會館我是去過的。登上山陜會館,望著眼前的運河,我仿佛又回到了幾百年前,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景象映入腦海???!那艘船在卸載貨物呢,在貨物中還有我最喜愛的玉器呢!我不由自主地往河邊跑去,想把一件件"珍寶"攬入懷中。"咣當"我摔倒了,剛才腦里的景象都迅速消失了。哦,原來一切都是假的,一股莫名的惆悵涌上心頭……
那天,我離開山陜會館,走進了古城小巷,踏著青石板鋪成的路,聽著發出的啪啪聲,啊!還有清脆的,乒乓作響的聲音呢!原來那是屋檐下的雨滴砸在青石板上發出的。小巷兩旁的房屋里閃著柔和的燈光,讓我的思緒旋轉,升騰……仿佛感到了撲面而來的古樸民風!
哦,對了,還有角樓。
那是一個六月的日子,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登上角樓,站在角樓上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首先是無邊無垠的東昌湖,大朵大朵的陽光跳躍在水面的波紋上,
真是"浮光躍金"?。r不時地,還有魚兒泛出水面透透氣。湖岸邊種著楊柳和小草,郁郁青青。湛藍的天空中舞動著幾點鮮亮的白色,定睛一看,原來是鳥兒!我被眼前這天水一色的美景陶醉了!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剛才還是晴空萬里,這時的天空就昏暗了。天上掉下了雨滴,漸漸的,湖、樹、角樓、人……一切都隱沒在這水幕里了。時隱時現,儼然是一幅意境優美的水墨畫呀!
這就是我心中的古城,古城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