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正月,出生在趙國的首都邯鄲,所以當時起名趙正,后來才改名為贏政。贏政繼承王位時年僅13歲。當時所有的政務部都由他的母親(太后)和國相呂不韋掌管。呂不韋權勢更大了,還取得了作為國君長者的“仲父”尊稱。
公元前239年,贏政已經21歲了,按照秦國的制度,下一年就要舉行代表成人的“冠禮”,然后才能親自主持國家政務。然而,就在這一年,宮廷內外發生的兩件事情是贏政思緒難平。第一件是呂不韋公布《呂氏春秋》。企圖在贏政親自執政后繼續以“仲父”的身份來教導他,控制他,不使他“獨裁”、“有為”。另一件是LiaoAi依靠太后勢力,專橫跋扈、干涉朝政,以至“事無大小,皆決于Ai”。構成了與呂不韋集團兩大權勢集團的攻勢。但贏政用智慧和勇氣成功的消滅了呂、Liao兩大集團,為統一中國掃除了障礙,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國向其他六國發出泰山壓頂般的猛攻。這十年中,他先后消滅了生存了幾百年的趙、燕、韓等六國,統一了中國。
秦始皇的一生不僅建造了萬里長城,還采取了一些鞏固統一的措施,但與此同時又濫用民力,摧殘文化,推行暴政,嚴重激化了社會各界的矛盾。因此,他也是一位復雜的、集偉人與暴君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上一篇:小壁虎借尾巴(續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