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大的夢想,都可以用現實里的奮斗來換算。反過來說,現實里的奮斗,都是可以拿來換夢想的?!}記我倚在沙發上,看著新發的閱讀年選一頭扎了進去,突然一個題目為《一只口琴五百斤柴》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文章講的是一個孩子夢想著能賣一個口琴,口琴要三元,三元對于農村人家可以說是巨款了。和大人要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靠自己了。
這個孩子出生在山鄉,山鄉山多,柴也多。打一百斤柴去賣,可以換回八角錢。一只口琴,等于五百斤柴,這個賬,他也是算得過來的。那時候他一次只能挑五六十斤柴,但積少成多,在打夠五百斤柴之后,他把口琴買回來了。幾年之后,他又有了想買一個收音機的夢想。但最便宜的收音機,也要二十七塊錢。那時候,一百斤柴,已經能賣一塊錢了。這個賬好算,打二千七百斤柴,就能把收音機買回來。有了收音機,他的視野,他的知識面,就連許多大人,也是沒法跟他比的了。以后有什么夢想了他沒有像大人要一分錢,都是用一斤一斤的柴換來的為了換一個小提琴他打了六千斤柴。
這是怎樣的一種毅力呀!正是這種對夢想矢志不渝的追求,他雖然沒有成為口琴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但他卻成了通山縣頗有名氣的作家、硬筆書法家和攝影藝術家。看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個對媽媽死纏爛打了六個月還沒買到的滑板,五十元,或許我幫媽媽干干家務事,整理一下廢報紙賣掉最多幾天就能攢夠了??晌揖褪菦]有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如果我去追求這個擁有滑板的夢想,用得著如此嗎?
有這個纏爛打磨的時間十個滑板說不定都買到了。所有的夢想,只有用現實里的種種奮斗才能換回。
上一篇:讀《你是我不能帶走的陽光》有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