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學習了朱自清的《匆匆》一文。對朱自清在文中細膩刻畫的時間流逝的蹤跡,心中深有感觸。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是呀!一切事物逝去了,都還有回來的時候,然而人的生命要是逝去了,結束了,用完了自己有限的時間,就再也沒有復活和挽救的機會了。俗話說好: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時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是由過去、現在、將來構成的連綿不斷的系統。時間流逝時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蹤跡。正如朱自清在文中所說的那樣,時間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悄悄溜走;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中過去……
人們常說:世界上最公平的是時間,他給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那為什么在相等的時間里,有的人就成了功成名就的偉人,有的人卻成了一事無成的懶人呢?就是因為前者每時每刻都在珍惜時間,充分利用它做一些有益之事;而后者則不懂得怎么合理地支配時間,不懂得把握時間,主宰時間。到頭來,只會讓時間從自己身邊悄悄溜走。
記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這一天時間給勤勞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惰之人帶來一片悔恨。是呀!一個人要想成就輝煌,就必須珍惜每分每秒。不能抱著得過且過的思想,浪費時間,消磨時間。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也許你現在認為時間是漫長而無畏的,但當你回頭之后,你就會發現時間如流水——一去不返,就回發現時間的可貴。
時間的匆匆給作者留下一片惋惜和無奈。只有珍惜了時間,做出了一些有益之事,才不算是虛度此生,每一天才都算是充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