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有道理啊,麻雀是沒有我的手掌大啊!但是……你用x光線照一照,會發現麻雀的五臟六腑非常齊全,簡直跟我們人類一模一樣!什么胃啊,心啊,腎臟啊,小腸大腸啊……人類有的它都有!
麻雀是與人類伴生的鳥類,棲息于居民點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覓食,活動范圍在2。5~3千米以內。在地面活動時雙腳跳躍前進。翅短圓,不耐遠飛。鳴聲喧噪。主要以谷物為食。當谷物成熟時,多結成大群飛向農田掠食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蟲,并以昆蟲育雛。繁殖力強。在北方,3~4月開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窩。在南方,幾乎每月都可見麻雀繁殖雛鳥。巢簡陋,以草莖、羽毛等構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墻洞中。每窩產卵4~6枚。卵灰白色,滿布褐色斑點。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雛鳥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飛自行尋食。
麻雀,一個多么樸素的名字啊!然而,麻雀在育雛時往往會表現得非常勇敢,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說《麻雀》中記載過一只親鳥為保護不慎墜地的幼鳥以其弱小的身體面對一只大狗而不退縮的感人場面。(語文課本里有哦,自己去看吧!)
還有,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受傷掉到小區院壩里,居民丁婆婆救下帶回家里養在陽臺上。小麻雀不會進食,哀鳴聲引來麻雀爸媽。近半個月來,這對老麻雀天天輪流銜食喂養小麻雀,一直在小麻雀附近飛來飛去。
這可不是正事,今天啊,我親自觀察了麻雀,好可愛啊!這只麻雀體長為14厘米左右,咦?真奇怪,它的羽翼好像比身子上的橄欖色透明許多噢!
我回家查了查電腦,才知道: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呈圓錐狀;跗跖為淺褐色;頭、頸處栗色較深,背部栗色較淺,飾以黑色條紋。臉頰部左右各一塊黑色大斑,這是麻雀最易辨認的特征之一,肩羽有兩條白色的帶狀紋。尾呈小叉狀,淺褐色。幼鳥喉部為灰色,隨著鳥齡的增大此處顏色會越來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鳥雌雄極不易辨認,成鳥則可通過肩羽來加以辨別,雄鳥此處為褐紅,雌鳥則為橄欖褐色。那么說,我碰到的是雌鳥嘍?
是啊,多觀察總是有好處的!讓我們一起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