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萬物復蘇的季節,青草的芬芳讓我不由得想念那道竹籬笆,想念爬在竹籬笆上的牽牛花、扁豆,想念那些熟悉的鄰居、純樸的鄉人。
竹籬笆是家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爺爺是扎竹籬笆墻的高手,記得小時候,每到春天,爺爺總會把爸爸買來的毛竹劈成扁扁的竹條,斜插在泥上并扎成一個個菱形,一道籬笆很快就在爺爺的手底下成形了。那時我還納悶,怎么所有的洞都一樣大,剛好夠我一只小拳頭進出!后來才知道,那是因為爺爺有一雙巧手。
那時的院門也是用竹爿兒做成的。開門的時候,總能聽到“吱呀”一聲。那聲音,清脆、綿延,在我耳邊縈繞……
一到春天,我們這群小孩子,就會在籬笆墻邊種下牽牛花、扁豆、絲瓜……然后每天瞪大眼睛盯著那些小東西出土的身影。
四五月份,那些綠色的小生命就爬滿了整個竹籬笆。你家的,我家的,他家的,都纏在一起。綠油油,怪好看的。待到紅的、黃的、白的花一開,自然更好看了!那翩翩起舞的蝴蝶,那辛勤勞動的小蜜蜂,那嘰嘰喳喳的小鳥,還有那籬笆邊撅著屁股玩耍的孩子,好一幅純樸的鄉村圖!
夏天,扁豆、絲瓜相繼成熟。于是,我們提著小籃子在綠色的生命墻上采摘,從不分彼此。此時,竹籬笆身上也多出了不少傷痕——那是頑皮的我們為了方便進出,特意掰開的。從此,那籬笆上的小洞就成了我們自由出入別家小院的“門兒”,小雞、小鴨、小狗也跟在我們后邊跑來跑去!
竹籬笆隔不開那一縷純樸和睦的鄉風!懷念竹籬笆,懷念家鄉的親人,更懷念那種自然、樸素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