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想起這首詩時,總覺得清明的腳步走近了。。。。。。
———題記
白姑娘披上雪白雪白的大衣走了。這會兒該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時候了。。。。。。一想到春天來了,那么清明節(jié)離我們也不遠了——“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牧童遙指杏花村。”每年這時,母親就會替我準備軍色的春裝,拿著紙錢,上墳去。
我每年都要去好多個地方上墳,我阿太的尸骨埋在妙西山上,那里的墳都長一個樣,而且一個挨著一個,很有次序,也很有規(guī)律。那里的墳都一個個相繼著,我想每天晚上他們的靈魂都會飄出來,因為人多,所以不會感到寂寞。“阿太,你在那里快活嗎?”我一邊抽噎一邊說著。我的太公我從生出來就沒有看到過——聽母親說,他是在我出生后,沒幾天,就離去了。媽媽在住院,就沒來得及陪太公“上西天”,媽媽連哭了好多天。而那時我還是一個放在保溫箱里的嬰兒。太公就埋在太婆的旁邊——在天愿做比翼鳥。
回望過去,我現(xiàn)在就快是一個小學的“畢業(yè)生”了。
清明,是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是一個人間和陰間相會親人的日子;是一個交易的日子——我們燒錢給地下的人用,他們會保佑我們。
這聽上去多么的溫馨,可我小時候總以為,這是一個多么痛苦的日子。因為老是看到許多人在哭泣,他們臉上的表情,是那樣傷心。等我慢慢的長大,慢慢的成熟,我才恍然大悟。這是人們在寄托他們的哀思。實際上他們的心里是幸福的——因為他們能和久違的親人見上一面——哪怕是一眼也如愿以償啊!
今年的清明又快到了,爸爸媽媽答應我到烈士墓前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