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是靈地一個極為尋常的村莊——楊元村。這里群山疊翠,一條潺潺而流的溪水,在青山綠水之間環繞流淌。還有一座座極為平常的涼亭給家鄉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家鄉的涼亭隨處可見。大多是建在依山傍水的路邊,有的在田野中,有的是建在山嶺上。每一座涼亭是一幢小屋,磚木結構,三面砌墻。左右兩邊的墻上各有一個圓圓的洞作窗戶用。三面墻的地角砌成一條長凳供人歇息,可坐,可躺;有的亭子里安置了石桌、石凳,有的亭中還有神龕,寫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等吉言,表達了人民的善良愿望。有的還配上通俗的解人心寬的亭聯,如長灌路上的“覺路亭”上寫“覺有先后其知一也,路無遠近小坐何妨?!币Ψ宦飞系纳掀峦憽八蓾囮嚵艨妥?,溪水潺潺送君行?!?/p>
涼亭沒有豪華的裝飾,是那樣的樸實,但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是說也說不完的。當我們在田野勞動,暑熱難耐時,它給我們陰涼。筋疲力盡時,靠著墻或柱子打個瞌睡;;當暴風雨來臨時,它讓我們避雨;挑擔、行路疲乏時,它讓我們歇腳;當乞丐們無處安身時,這里是他們的臨時避所。
家鄉的亭子,有的是村里群眾集資修建的,有的是好心人獨資捐建的,它勾畫出靈地人熱心公益、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