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幾乎成為中學生活最后一年的主旋律,但緊張的旋律中也有不少精彩的瞬間,給單調乏味的學習生活添味加料。
鏡頭一:又要默寫
教室里歡聲笑語,同學們打成一片。此時,數學老師板著臉走進來說:“現在默寫平面圖形的公式,見錯必究,見假必收!”
某學生站起來,大義凜然地說:“就是滅了玉帝老爺我也寫不出!”
數學老師見狀,斬釘截鐵地回答:“等會通知家長,三分鐘把你搞定。”
這位同學只能擺出一張苦瓜臉,大家哄堂大笑。
鏡頭二:特殊嗜好
某日,政治老師心血來潮,告訴我們:“‘某某’(具體的名字我不記得了)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但價格非常昂貴……”
一位很愛顯擺的女生驕傲地說:“我就是經常吃‘某某’,很好吃啊!”語罷。老師接著說:“所以現在這種食品一般用做金絲猴的‘補品’……”
整個教室先是沉默,既而哄堂大笑。
鏡頭三:慷慨激昂的朗讀
我們班有一位同學在讀書時,總是扯著嗓子喊,那聲音聽起來陰陽怪氣的,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就像一頭老牛拉著一輛滿載鴨子的破車。
只要他一讀書,我們班同學的心里都亂糟糟的。終于,同學們忍無可忍了,紛紛向班主任反映。
班主任也沒辦法,最后特許他不去上早自習,留在宿舍讀書。
這下可好!住校的同學再也沒有一個睡懶覺了。為此,學校還特地為他頒發了“報效獎”。
這三組鏡頭如何?有點“青少年特色”吧?不過,看后千萬不要外傳,畢竟“家丑”不外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