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風云變幻,猶如一幕幕短片。
第一幕
背景:“闖王”李自成攻破明都。起義的大軍在農民的歡呼聲下徐徐進城。
李自成(向謀士):看!我有驚天的豐功偉績,農民又如此擁護我。我稱帝怎么樣?
謀士(大驚):萬萬使不得。您知這明亡是何故?稱帝虐民啊!闖王萬不可復明之轍,請您三思!
李自成(不屑):我怎能與明帝一樣,我會有分寸的。
結局:李自成大失民心,被滅。
這說明什么?短淺的目光決定了其失敗的位置。
第二幕
背景:清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歐洲商人來華,欲與清通商。
榮祿:皇太后,與夷人通商之事,您意下如何?
慈禧:笑話!我大清萬里疆域,物產豐饒,物用充足,何用求于外人!
榮祿:正是,正是。可是江南的商戶每年也給咱大清納了不少的銀兩,前些日子,他們正吵著要上書皇太后,請求與夷人通商。您是否再斟酌斟酌?
慈禧(面有慍色):榮大人,你說我缺這點錢嗎?不必再說,決不開埠。
結局:西方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而“物用充足”的大清卻因閉關鎖國,一步步走向覆滅。
這又說明了什么?安逸的位置讓其不可能有長遠的目光。
第三幕
背景:抗日戰爭,國共之爭。共產黨直逼南京。國共舉行和談。
毛澤東:一山不容二虎,況且這是只害國害民的虎。和談可以,只要這只虎能棄惡從明。(共產黨向國民黨提出了和談條件)
蔣介石:讓我的資產收歸國有,真是開天下之大笑話。(暗地指使李宗仁拒絕接受和談條件)
結局:百萬雄師過大江。國民黨退居臺灣。
這又說明了什么?
扣問歷史蒼穹,它用滄桑的語調回答:目光與位置猶如天之于鳥,天有多高,鳥就可以飛多高;又如海之于魚,海有多深,魚就只能游多深。
上一篇:向爸爸媽媽說說心里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