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一個象征團圓的日子在人們的企盼中悄悄降臨了。
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拎著大包小包,給外公、爺爺、奶奶和親戚們送去各式各樣的禮品與真誠美好的祝福。中午,我們在外公家吃了午飯,到下午才飛速趕往爺爺奶奶家。
夜幕降臨時,爺爺招呼大家:“月亮出來了,可以敬月亮了。”全家立刻行動起來,奶奶端上各種供品:有火紅的柿子、金黃的桔子、有笑破肚皮的石榴、香甜的月餅,還有寓意很深的蓮藕……
爺爺點上了斗香,爸爸放響了煙花,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好濃的中秋氣味!忙里偷閑看了一眼剛出來的月亮,此時的月亮散發著淡橘色的柔和光芒,像害羞的小姑娘用面紗遮住了臉龐,真美!
吃完團團圓圓的湯圓,我們一家人坐在陽臺上賞月,媽媽詩興大發:“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爸爸也情不自禁地吟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爺爺不甘落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也搖頭晃腦地背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不識字的奶奶在一旁笑道:“我不會說古詩,不過今天的月亮真圓!”我再次凝視高高的月亮,它越來越亮,越來越圓。看著月亮上那隱隱約約的黑影,我在心里說:“美麗的嫦娥,你是否在抱著心愛的小玉兔,看著人間?可憐的吳剛,你是否在為那砍不完的桂花樹而煩惱……”
又是一年中秋夜,我對著夜空中美麗的圓月,輕輕地在心里許下一個愿望: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