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勤勞奮發的年青人,我們一起走進新時代……。?!毕嘈糯蠹叶悸犨^這首歌吧,這首歌唱出了我們新一代人的心聲,終于走進了新時代,看吧!我們家鄉的變化真大?。?/p>
我的家鄉——贛榆縣,贛榆縣素有“黃海明珠”之美名,位于全國八大漁場之一的海州灣畔,東臨黃海,西枕沂蒙,北通日照,南襟連云港,是江蘇的“北大門”,與日本、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我愿擁有天籟之音,站在舞臺上縱情歌唱唱出家鄉的美麗,唱出贛榆的自豪,讓美妙的旋律傳向遠方。
改革意味著飛躍,開放預示著富強,沐浴著改革的春風,只不過短短的幾年時光,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我的家鄉也奇跡般地改變著。也許有人會說,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能有什么變化?是的,照比全國有名的華西村、大邱莊,我的家鄉實在是微不足道,然而,若是和過去相比,你就會發現,我的家鄉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回眸家鄉那苦澀日子——鄭和帆影白云染
昔日,我的家鄉只不過是一個小村莊。道路全部是泥路,坑坑洼洼的,殘留在我腦海里的家鄉,到處都是平房,所見的平房屈指可數,而且大多數都是瓦屋,刮風下雨時,嚴重的倒屋,輕則水會進屋。屋前的道路冷冷清清,沒工廠,沒商店,更不要說路燈了。一條街道簡直是封閉的。
在過去,人們為了節省一角錢,寧可花上半天時間去趕集;上班的人若能騎上一輛新自行車,就已能吸引無數渴慕的眼球;農家院養的雞鴨豬鵝不值錢,山里的野貨也不值錢……
二、聆聽家鄉新變化——春風又綠江南岸
在家鄉的每一天,我都被家鄉的新變化感動著,內心有說不出來的激動。
你瞧,農村里一個個農民新村相繼建成:我們家鄉以前的房子都是平房,而現在,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聳立在我們面前。要是走進各家各戶看一看,瞧一瞧,更讓人耳目一新,房間寬敞,環境舒適,而且各種家具電器一應俱全。以前的路都是碎石路,我還記得在我上小學到初中的時候,只要是一下雨,路面就會很滑。走路走到學校,鞋就變成了泥鞋,褲子也是一樣。而現在,自從實行了村村通公路,我們家鄉的碎石路夢幻般的變成了一條條水泥路,村村通公路已不足為奇了。農村城市化已成為現實,寬敞的水泥路兩旁整齊地矗立著一盞盞玉蘭花柱型的路燈。路旁到處是標準型廠房,現代化的大中型企業替代了家庭作坊,大型超市和農貿市場成了農民新村的一大亮點。具有現代化氣息的中心小學和幼兒園,則是農民新村的又大大亮點。小朋友們背著書包,迎著初升的朝陽,在家長的護送下高高興興地上學。家鄉的綠化搞得特別好,別人都說:“紅花陪綠葉是最好不過了?!爆F在我終于看見了,真的好漂亮,每次回家的時候,路過那里心里真是爽快。那些花飄出誘人的花香,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啦,還有綠化帶里長滿了綠草,綠草里面還放滿了鮮花。那些鮮花一周換一次,每周放的鮮花都不同。現在我們家鄉有這些綠草、樹林、鮮花點綴著我們家鄉,讓我們家鄉變得更美麗、漂亮?!@些,都是時代發展的足跡。
漫游在縣城的大街小巷更是別有一番風趣,如同走進了童話般的世界。街道兩旁鮮花盛開,一幢幢高樓美麗又氣派,商店里的物品琳瑯滿目,購物的人群川流不息。于2003年政府投資建成的步行街,是人們節假日出來逛街悠閑的好地方。城中心的和平公園仿佛使人來到了另一個年代,那公園中心的噴泉更為壯觀。晚上的贛榆新城更美麗了,五彩繽紛的霓紅燈交相輝映,燈光映著噴泉,徐徐微風吹來,享受著這美麗的夜景,別提有多愜意了。
三、遙望家鄉窗口鎮——萬綠叢中一點紅
柘汪鎮是我縣的窗口鎮,位于江蘇省東北部,北、西兩面分別與山東省日照市、臨沂市接壤。全鎮擁有漁船余艘,年捕撈海產品5萬余噸,海水養殖塘口1萬畝,潮間帶養殖區達到20000畝,年產貝類、鮮紫菜分別達到20000噸、8000噸。有萬畝無公害農業生產基地、市級花生良種基地。特種養殖品種有水貂、藍狐、狼貉等,全鎮養殖毛皮動物達40萬只。東部沿海地區盛產太平洋牡蠣、鋸緣青蟹、青蛤、九節蟶、梭子蟹和紫菜等海產品,其中紫菜、太平洋牡蠣、青蛤已申報注冊商標,被市政府命名為貝類養殖之鄉。全鎮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一體兩翼”發展戰略,科學規劃了“連云港臨港產業區(柘汪)”。已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200萬元,修筑、硬化“三橫兩縱”園區道路13公里,基本達到“九通兩化”標準。發展思路和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強工業載體建設,構建重工業發展新平臺。以此為發展平臺,大力引進石化、機械、鋼鐵類重化工業項目,把連云港臨港產業區(柘汪)建設成為配套完善、規劃科學、環境優美、物流通暢的蘇魯邊界一流的現代化重工業園區。
朋友,用不著多舉例,你肯定已經感覺到我們家鄉的新變化,是不是正為我們贛榆新城叫好呢!如今,家鄉又傳喜訊,家鄉的工業和旅游又與外商簽定了合同,將帶動我們贛榆經濟邁上一個新臺階。到那時,你再看家鄉:變化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