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想知道三十年前我的家鄉是什么樣的嗎?
我聽爺爺說過,三十年前,都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只要一陰天下雨,就變成了“水泥路”,非常不好走。如果在土路上趕馬車,可一定得小心,道特別滑,不然,一定會滑到道兩旁的深溝里去。
爺爺告訴我,那時候人們吃高粱米飯,沒有大米白面,也沒有菜,只能就水吃飯。以前,人們住在一個很小很簡陋的房子里,屋子里面沒有像樣的家具,也沒有各種家用電器,只用一個大火炕,和一口鍋,幾個小板凳,人們穿戴的也不好,頭上帶著一頂破皮帽,身穿一件帶補丁的衣服,腳穿解放膠鞋。那時候,小孩上學都要走十幾里路去上學,許多孩子都是因為這些輟學的。
現在,可不一樣了,人們出門有汽車,路非常平坦,人們吃的都是大米白面,住在又高又大的房子里,一排排寬敞明亮磚房,也是農村一道美麗的亮景。有許多名牌家具,穿著各種漂亮的衣服,小孩子上學坐公共汽車,或是騎自行車了,沒有一個輟學的。
改革開放以后,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啊!我愛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