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全文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工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請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意思是,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表達了詩人熱愛生活,積極奮發的博大胸襟。從詞中,我首先感覺到的是中秋之夜的明月,體會到的是作者豐富多彩的感情,而不是枯澡說教。"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表達了詩人美好的愿望,同時,這句詞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以它成了千百年人們廣為傳誦的名句。人們常常用這兩句詩來勉勵自己和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