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我把作業做好了,就到竹林里去玩。
我看見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把一棵黃角樹的皮剝掉了很多,只見被剝掉皮的地方正在“流淚”呢,我當時就在心里想:這是什么呢?第二天我又來看的時候,發現被剝掉皮的地方變成了黃色!我感到很奇怪:昨天還是白色的,今天怎么會變成黃色呢?
回到家我問了媽媽,媽媽說:“樹也跟人一樣,剝掉它的皮,就像別人把我們的皮剝掉一樣,又要長出新的皮來保護里邊的樹干。”我在心里邊不信,就在想:它為什么會流淚呢?是不是所有的書都是這樣呢?于是,我又去剝掉了桉樹和柏樹的一小塊皮來觀察,結果和黃角樹一樣,都“流淚”了!我就有了一個疑問:樹皮的作用真的象媽媽說的那樣只是保護樹干嗎?為什么剝掉樹皮后它會“流淚”?那“淚”究竟是什么呢?忽然,我想到了無聲的老師——書!
從書中我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植物都有一層皮。有的堅厚,有的嫩薄各種各樣的植物都有一層皮。有的堅厚,有的嫩薄;有的粗糙,有的光滑。這層樹皮是干什么用的呢?科學家研究后發現,樹皮的作用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蟲害之外,主要是為了運送養料。在植物的皮里有一層叫做韌皮部的組織,韌皮部里排列著一一條的管道,葉子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養料,就是通過它運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中去的。原來:樹皮被剝掉之后流的“淚”就是樹的營養液!有些樹木中間已經空心,可是仍有勃勃生機,就是因為邊緣的韌皮部存在,能夠輸送養料的緣故。如果韌皮部收損,樹皮被大面積剝掉,新的韌皮部來不及長出,樹根就會由于得不到有機養分而死亡。俗話說:“人怕傷心,樹怕剝皮”,道理就在這里。知道了這些,我們見到有人在樹上亂刻亂畫,特別是去剝樹皮時,應該進行勸阻,自己當然就更不應該那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