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讀到中華傳統美德格言“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時,心中便久久難已平靜,那一幕又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那是發生在四年級的一件事。那天,老師讓我們訂閱《小學生數學報》。回家后,我便早早地將10塊錢放進了書包里。第二天,同學們都紛紛將錢交給了老師,可我卻怎么也找不著那10塊錢了,我把書包翻了個底朝天,仍是一無所獲。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沒辦法,我只好到處“借款”交給了老師。我真希望哪個好心人拾金不昧。
第二天,在就要下課的時候,蔣鵬忽然站了起來,“蔣鵬,你怎么啦?”老師一臉疑惑,同學們更是一頭霧水。“老師,昨天放學,我在我們班的包干區拾到了10塊錢……”他邊說邊走向了老師。丟的10塊錢終于失而復得了,可真得感謝蔣鵬呀!“這10塊錢是誰丟的?”老師問道。我剛準備舉手認領,只聽見坐在我前面的幾個同學在小聲地議論著:“這年頭,哪有這么好的人呀。”“對呀,這說不定是跟誰密謀好了,想賺個三好生唄,我倒要看看是誰跟他演這出戲……”聽到這兒我猶豫了,這丟失的錢還認領嗎?思前想后,我還是沒有勇氣。
下課后,上課時議論紛紛的那些人圍住了蔣鵬。“蔣鵬,怎么沒人認那10塊錢呀,是不是某些人故意……哈哈……”“是呀,聽說如今拾金不昧能賺個三好生呢……”“哈哈……對了,你同伙怎么不去把10塊錢拿走呢?”聽到這,我火冒三丈,真想去揍他們。這時蔣鵬都快哭了,他說:“夠了,別說了,我沒想賺個三好生,請你們相信我……”
看著委屈的蔣鵬,我感覺自己真對不起他。現在,我后悔及了,蔣鵬,你能原諒我那時的懦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