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或是事業上,每個人都有做配角的可能。許多人認為配角只能替他人作嫁衣,對自己一點幫助都沒有。其實不然,只要工夫到,撇覺一樣可以成就一番事業。中國女排現任教練陳忠和,1979年從中國男排轉入女排,不過是給一群姑娘做陪練,是個地地道道的配角,這與在男排做隊員可以上場拼殺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可他并沒有因此放低對自己的要求,而是不怕苦和累,模仿強國女排不同的風格,陪著女排姑娘們訓練,為女排奪得世界冠軍立下了汗馬功勞。當他功成名就退役后,得知女排需要他,仍然義無反顧地又回來當配角,做了中國女排的教練。在成為教練后,對于主教練,他還是個配角。為了中國的排球事業,在接到親人相繼去世的噩耗時,他仍然強忍眼淚堅守在訓練第一線。陳忠和做了整整17年配角,但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為中國女排立下功勞的同時也使自己從一名陪練成長為教練,最終執掌女排帥印,他成為主教練僅三年,女排就奪得了奧運會的金牌,他取得了成功。
如果你認為這僅僅是幸運,請繼續看下去。
趙本山一直深受觀眾喜愛,是當之無愧的“小品王”,與他搭檔,無疑只能做配角,被他的光環所掩蓋,被觀眾忽視,但范偉并沒有在意這些,只是一心演好自己的角色,細心琢磨,反復錘煉,讓配角也獲得了同主角一樣的光彩,從而一舉成名,并且因為配角演得出彩,他獲得了在電影《看車人的七月》中扮演主角的機會,并因此榮獲影帝的稱號。從努力做好一名配角,到一舉成名,到成為影帝,范偉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只要努力,配角也可以做得精彩,獲得成功。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身份高低,權力大小,都有可能成為別人的配角。做配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自暴自棄,不思進取。如果能夠變被動適應為主動接受,立足當前,放眼未來,配角同樣能夠取得不平凡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