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開卷有益。“開卷”真的都有益嗎?請先讀兩個小故事。某地近日發生了數起攔路搶劫案。后經公安部門偵破,發現攔路搶劫者竟是當地某中學某班班長和幾個平時表現還不錯的學生。收審詢問作案動機,幾個小家伙竟異口同聲地說:書上說搶劫很刺激,可以給人以撫慰,我們不過想試試而已。
無獨有偶,某重點中學一高中學生,放學回家后,在父母房間的陽臺上放了一封恐嚇信,揚言要其父母在某日某地按信號交付一萬元現金,否則,其子性命難保。做父母的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會這么做。恐慌中,一面準備現金,一面又冒著風險將此事告知了公安部門。當公安部門抓住來取錢的“案犯”時,父母驚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問到作案動機,簡單得不鞥呢再簡單了:書上說的,看看是否靈驗。
該如何處理這樣的案件,我們暫且不去探討,但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深究:那就是對于世界觀尚未完全形成,是非觀念尚不很明確初中生來說,讀什么樣的書,就會做什么樣的人。
開卷未必都有益!
好卷,可以引導人,可以教育人。一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磨練了多少人的意志,增強了多少人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壞卷,則能誘使人墮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一本低俗的言情小說毀了多少青年的大好前程,葬送了多少青少年的青春年華。
好卷,壞卷,益害分明。不分好卷,壞卷,一味強調開卷有益,確實有失偏頗。近年來,黨和政府一再提倡,要讓青少年多讀書,讀好書,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掃黃”運動,不也是對壞卷的清剿嗎?
開卷并非都有益,只有對開卷有益認識正確的人,才能夠做書的主人,從中受益!